恶心干呕
概述
上腹不适,胃或小肠内容物想要通过食管从口腔迅速排出体外的现象
多样病因引起的神经反射动作
频繁恶心干呕或伴呕吐时请及时就医
针对病因治疗,维生素B6、止吐药、促进胃动力药可以缓解症状
定义
恶心、干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呕吐的感觉,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头晕、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
干呕为有了呕吐的声音、动作,但没有吐出物的阶段,呕吐为有胃内容物经口排出的阶段。
发生机制
恶心、呕吐是大脑参与的复杂的反射动作。
来自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药物、自身代谢产物等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呕吐中枢。
呕吐中枢被激活后,通过传出神经,将信号传至食管、胃、膈肌这些靶器官肌肉,从而完成了神经动作的全过程。
上述过程涉及多种神经受体,如五羟色胺受体、多巴胺受体、组胺H1受体、毒蕈碱受体等,阻断这些受体可以起到对症止吐的作用。
表现
恶心干呕常常是呕吐的前驱症状,恶心、呕吐、干呕可以伴随出现,也可以独立发生。
症状特征
不同病因导致恶心的发作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好发年龄等不同,以下特征对病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恶心伴腹痛: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肝炎等。
清晨空腹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黏液,可能是早孕、药物、糖尿病引起的。早期妊娠呕吐一般在第9周左右最严重。
青春期:先有视觉变化、嗜睡,后有一侧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冷汗,周期性发作,多为偏头痛。
青壮年:伴有眩晕、耳鸣、耳胀,可能为晕动症。
老年人:伴有眩晕、视物不清、行走不利、头晕、意识丧失,可能为脑供血不足。
伴随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饮食不当、食物中毒、胃肠道疾病等可能导致恶心呕吐。
腹痛:常见于腹腔内炎症、梗阻、缺血等病变;若腹痛可在呕吐之后可缓解,提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高位肠梗阻;若不可缓解,提示为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黄疸:常见于肝炎、胆囊炎、胰腺炎。
腹胀:常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
神经系统症状
眩晕: 脑部神经、血管、迷路的病变可以导致恶心、干呕、眩晕。
头晕:考虑脑梗死、脑出血等颅内压力升高的疾病。
循环系统症状
胸痛: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
原因
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原位或转移性脑肿瘤、脑脓肿、寄生虫性脑病、脑结核球、脑膜炎脑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均可引起颅内压升高而发生恶心干呕,也可发生眩晕及呕吐。
代谢性疾病
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早期妊娠、尿毒症、肝性昏迷、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低血钠、低血氯、代谢性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稀释性低钠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症等都可导致恶心干呕。
循环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感染或化学刺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大量出血、胃黏膜脱垂急性胃扩张胃扭转、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十二指肠淤滞、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胃潴留、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等可引起恶心干呕。
小肠与结肠疾病
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疝、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Crohn病、Meckel憩室炎、腹型过敏性紫癜缺血性结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等可引起恶心干呕。
肝胆胰疾病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淤血、肝硬化、肝脓肿、肝癌破裂、急性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等可引起恶心干呕。
腹膜与肠系膜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肾周围脓肿、肾破裂、急性盆腔炎、急性输卵管炎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均可引起恶心、干呕。
其他
休克与缺氧:出血性、中毒性、心源性、过敏性休克及高山病、急性溶血、紫质病、中暑高热、日射病、放射反应等可引起恶心干呕。
内耳前庭疾病、青光眼、晕动症等疾病可引起恶心干呕。
非疾病因素
妊娠期恶心、呕吐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一般9周左右达峰,很少超过22周左右。
药物毒物因素
部分气味不好或腐败的食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干呕。
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左旋多巴)、强心苷类药物(如西地兰和地高辛)、吗啡等麻醉剂、抗肿瘤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口服某些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等)及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氨基吡林等可以引起恶心干呕。
中毒:乙醇硫酸铜、铅、砷、砒、苯、苯胺、一氧化碳、有机磷、磷化锌、有机氯、毒蕈、白果、棉子等中毒等可引起恶心干呕。
精神心理因素
除外上述因素外,部分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因素, 看到令人嫌恶的景象与闻到气味等均可引起恶心干呕。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恶心干呕症状,伴或不伴呕吐、腹痛、腹泻、畏寒、发热、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出现恶心干呕建议患者首诊于消化内科。
若伴随高血压、胸闷、胸痛等情况,就诊于心血管内科排查心脑血管问题。
若伴随头晕、眩晕、既往脑血管病史,就诊于神经内科排查脑血管、神经病变。
若既往有迷路病变史,就诊于耳鼻喉科检查前庭迷路问题。
若患者为妊娠状态,可以就诊于妇产科。
若患者有甲状腺、甲状旁腺问题,糖尿病等情况,就诊于内分泌科。
若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就诊于泌尿外科或普通内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恶心干呕发生、持续的时间?
与进食的关系?
有无呕吐?呕吐物的量、形状、气味?
有无腹痛、腹泻、畏寒、发热、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在服用什么药物?
有无酗酒?
育龄妇女的月经史、末次月经日期?
有无腹部手术、肝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重点进行腹部查体:包括腹部视诊检查有无胃肠型、蠕动波、血管搏动、疝;腹部听诊肠鸣音、胃肠振水音气过水声;腹部叩诊、触诊检查有无腹部包块、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神经系统检查有无颈项强直眼球震颤,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眼压是否升高,视乳头有无水肿。有无病理反射。必要时做妇科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因素、药物因素。
尿常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
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检查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血生化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伤、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以便于后续治疗。
妊娠试验:检查育龄期女性是否处在妊娠状态。
血药浓度监测:化疗患者可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来检查呕吐是否与药物有关;怀疑药物中毒者可检查是否存在药物中毒情况。
呕吐物成分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呕吐物成分分析,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毒物等。
其他检查
立位腹平片:观察有无多发的气液平面,明确是否存在肠梗阻
胃镜检查:可检查是否存在炎症、黏膜破损等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
腹盆部CT:明确是否存在胰腺水肿、渗出及其他腹腔实质脏器病变。
食管测压:用于发现食管动力性疾病,如弥漫性食管痉挛、贲门失弛缓等,引起的恶心、呕吐。
头颅CT或MRI:明确是否存在急性脑血管疾病。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
戒烟限酒,规律饮食,呕吐后适当补充水、葡萄糖及电解质,可少量饮用淡糖盐水。
避免刺激及不洁饮食,如气味或味道强烈食物,避免饮酒。
生活习惯
注意休息,避免服用非必要的药物。
呕吐后保持平静,尽量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避免灯光闪烁、声音刺耳、环境摇动等情况。
建议适当多坐或者散步,还可以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
家庭用药
可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按照说明书服用维生素B6、促进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等改善症状。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镇吐治疗
维生素B6、多巴胺D2受体拮抗药甲氧氯普胺、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可以有效治疗恶心、呕吐。
存在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可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等。
针灸按摩对于晕动症及化疗药导致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作用。
促胃动力治疗
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主要治疗胃轻瘫、假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恶心、呕吐。
对因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可以规律服用抑酸药奥美拉唑、黏膜保护药替普瑞酮。
消化性溃疡穿孔需禁食,抑酸、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如有消化道出血,积极内镜探查止血。
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手术切除阑尾、抗感染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需要积极寻找病因,针对性的治疗,需要进行手术探查、血管介入等治疗原发病、降低颅内压。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发病时间窗,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变化等因素,行急诊或择期PCI。
若为内分泌系统疾病,尿毒症者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低血糖症者补充糖分;糖尿病酮症者及时补液,给予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失衡;代谢性酸中毒者及时纠正;营养不良者补充营养、维生素缺乏症者补充维生素。
早期妊娠有孕吐现象,可少食多餐,严重者可服用维生素B6或铝碳酸镁片,可以帮助止吐。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