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
概述
主要由支气管狭窄和肺泡弹性减低引起的、肺泡内过度充气的病理状态
病变范围小时,可无明显症状;病变范围大时,有活动后加重的呼吸困难
吸烟、长期暴露于肺部刺激物、感染等都可致病
多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极少数需要手术治疗
定义
阻塞性肺气肿是肺气肿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支气管狭窄和肺泡弹性减低引起。
肺气肿是肺泡内过度充气的病理状态。
分型
根据发生部位和范围,阻塞性肺气肿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腺泡中央型肺气肿:此型最常见,多见于中老年吸烟者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
腺泡周围型肺气肿:又称隔旁肺气肿,此型多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腺泡型肺气肿:常见于青壮年、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
发病情况
阻塞性肺气肿在全球广泛发病,患者主要分布于污染严重及工业化的国家。
吸烟引起的阻塞性肺气肿,一般出现症状的时间为40~60岁。
病因
致病原因
吸烟
吸烟是最主要的病因,能够导致肺部炎症,也容易导致支气管阻塞。
普通香烟、电子烟、雪茄都会导致这种伤害;随着吸烟量的增加和吸烟时间的增长,伤害程度增加。
长期暴露于肺部刺激物
肺部刺激物包括二手烟、粉尘、雾霾、化学烟雾、生物燃料等。
长期暴露于以上刺激物均会增加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概率。
感染
长期反复的支气管、肺部感染会增加患阻塞性肺气肿的风险。
遗传因素
一小部分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使其对蛋白酶(可溶解弹性蛋白)的抑制能力减弱,导致弹性蛋白被溶解,肺泡壁弹性减低,故更易发生阻塞性肺气肿。这部分患者的发病受遗传因素影响。
发病机制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与以下两方面有关。
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结构破坏,都可使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可正常进入肺泡,呼气时肺泡内气体排出困难,使肺泡过度充气。
吸烟、长期暴露于肺部刺激物、感染都可能引起气道狭窄或气道结构破坏。
肺泡壁弹性减低
本质是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是α1-抗胰蛋白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使肺泡弹性减低,导致肺泡回缩能力减弱,肺泡过度充气。
吸烟、长期暴露于肺部刺激物、感染、遗传因素等都可引起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因子不平衡的状态。
症状
主要症状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展过程较慢,可能几年都不会出现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首先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道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全身症状。
呼吸道症状
呼吸不畅或气短,体力活动之后更为明显,可逐渐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经常咳嗽、咳痰。
全身症状
乏力。
体重减轻。
如果发生严重缺氧,会出现发绀,表现为口唇、指甲颜色呈青紫色。
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气肿若有持续气流受限,即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频繁咳嗽、喘憋、咳痰、胸闷、呼吸急促等。
肺大疱:阻塞性肺气肿长期存在可导致肺泡融合,形成大的空腔,此空腔被称为“肺大疱”。肺大疱体积较小、数目少时,可无明显症状;肺大疱体积较大、数目多时,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自发性气胸:是肺大疱破裂、空气泄入胸膜腔所致。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呼吸衰竭:病情严重时,往往会出现呼吸衰竭,有呼吸困难、发绀、心悸、胸闷等症状。
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正常人睡眠中通气稍有降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睡眠时通气会进一步降低,每晚呼吸会停止几百次,患者会在呼吸停止时醒来,然后又重新入睡,严重影响睡眠;严重者可导致低氧血症,甚至在夜间睡眠中死亡。
就医
就诊建议
阻塞性肺气肿主要于呼吸内科、胸外科诊断和治疗。
如果出现呼吸不畅或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建议立即到急诊科就医。
复诊患者遵医嘱就医。
就诊准备
挂号
门诊就医前需要去医院现场挂号,或通过官方渠道(如医院官网、官方App、114平台等)挂号。
急诊就医可直接挂号就诊。院前急救入院者一般无需提前挂号,诊疗过程中补号即可。
资料准备
准备好就诊卡、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
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如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报告。
如果正在服药,可以准备一份药物清单。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抽烟吗?每天抽多少?抽了多长时间了?
是否曾患有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肺炎?
家里有人患过肺气肿吗?
生活环境如何?环境污染严重吗?
从事什么工作?会经常吸入粉尘吗?
是否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
做过相关检查吗?
接受过哪些治疗?
用过什么药?效果怎么样?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得阻塞性肺气肿?
需要吃药吗?吃什么药?
需要做手术吗?
治疗后能痊愈吗?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预防疾病加重?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吸烟史、刺激性物质长期暴露史。
临床表现
症状:出现咳嗽、咳痰、呼吸不畅,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肺功能检查
能够评估肺功能状态和肺的储备功能(即了解肺还有多少潜力),有确诊意义。
检查可发现功能残气量(FRC)、残气量(RV)和肺总量(TLC)都增高,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增高(>40%)。
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可通过检测动脉血含氧情况,判断肺的换气功能,还可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血常规检查,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急性感染。
血生化检查,能够了解肝肾功能情况。
结核菌素试验、痰液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
可以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程度,对疾病诊断和监测均有一定的作用。
X线检查的精度比较低,阻塞性肺气肿早期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疾病进展才可能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
注意事项
检查有放射性,备孕或已怀孕的女性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检查时避免携带金属物品,并配合屏气。
胸部CT检查
与普通X线检查相比,CT检查能够更好地观察肺部的改变,可辨别不同类型的肺气肿,还能够评估手术效果。
注意事项
检查有放射性,备孕或已怀孕的女性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检查时避免携带金属物品。
其他
有时需要应用支气管镜检查,排除肺癌等疾病。
鉴别诊断
气胸
相似点:都有呼吸不畅、胸痛、气短等症状。
不同点:气胸与阻塞性肺气肿影像学表现不同,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可鉴别。
肺结核
相似点:都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不同点:肺结核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痰液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可鉴别。
肺癌
相似点:都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不同点:肺癌患者咳嗽多为刺激性,可有痰中带血,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等可鉴别。
其他类型的肺气肿
如间质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等,临床表现类似,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病变部位,需要综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
某些心脏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脏疾病,都可能出现活动后加重的呼吸不畅或气促,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延缓阻塞性肺气肿病变的发展,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能力。
一般治疗
戒烟。
工作或生活环境中有二手烟、雾霾、粉尘等刺激物时,应尽快脱离环境。
积极排痰
多饮水,稀释痰液。
痰液难以咳出时,可采取刺激咳嗽、叩击胸部、体位引流等措施。
呼吸锻炼
缩唇训练:首先闭口用鼻吸气,通过缩唇形式缓慢呼气,维持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次反复30分钟,每天4次。
腹式呼吸:患者以卧位、立位、坐位训练,一手置于胸前,一手置于腹部,呼气时首先按压腹部,吸气时对抗手压,用鼻呼吸,维持腹部稍隆起。每次呼吸时间为10~15分钟,每天2次。
立式呼吸:双腿并拢,双臂朝上,吸气,之后在放下时呼气,每天重复15次。
坐式呼吸:盘起双腿,掌心放置于膝盖,在此状态下吸气至最大肺容量,屏气8秒后呼气,每天重复15次。
吸氧
如果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血液中氧气含量较低,需要吸氧来满足身体的用氧需求。
重症期需要住院进行吸氧治疗。
医生允许院外治疗的情况下,可随身携带轻便的氧气筒,按需进行吸氧。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支气管扩张剂
能够缓解咳嗽、呼吸不畅或气促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特布他林)、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或者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制剂(格隆溴铵福莫特罗、乌美溴铵维兰特罗、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或者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等。以上药物,除茶碱外,多为经口吸入或雾化药物。
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不可单用于阻塞性肺气肿,需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用,可增强支气管扩张剂药效。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可考虑静脉滴注甲泼尼龙。
抗菌药物
阻塞性肺气肿常合并感染,需要根据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祛痰药
用于痰多患者,缓解痰不易咳出等不适。
中成药
中药治疗对缓解咳痰、咳嗽等不适有一定作用。
手术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一般不需要手术。
极少数病变范围大、症状非常严重,且药物治疗无法改善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手术、肺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有漏气、肺炎等。
预后
治愈情况
不可自愈,也无法治愈。
经及时、积极治疗,患者症状会有所缓解,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生活、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不同患者的具体生存年限差异较大,早诊早治可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年限。
危害性
长期存在呼吸不畅或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影响工作、生活。
本病病程长,无法治愈,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高蛋白饮食:在能量摄入充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注意应限制奶制品摄入,因奶制品可使痰液变稠,不易排出,可能会增加感染机会。
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南瓜、青椒、番茄,以及杏、大枣、柚子等。
多饮水:平时应该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毫升),有利于稀释痰液,保持气道通畅。
生活管理
戒烟。
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身体锻炼有可以从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开始,每周锻炼2~4次,每次20~40分钟。
预防
戒烟
吸普通香烟、电子烟、雪茄者,应积极戒烟。
远离肺部刺激物
避免吸二手烟。
远离粉尘、雾霾、化学烟雾等刺激物。
工作原因必须接触时,应按要求做好防护。
避免感染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在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
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等,可考虑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