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概述
是指一种由于心跳冲动在左前分支传导时受阻而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通常无任何临床表现
可由心血管疾病、感染、中毒、心脏手术、导管消融等引起
部分无需治疗,有病因的针对病因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
定义
心室内传导系统由右束支、左前分支及左后分支阻滞,当心跳冲动在左前分支传导时受阻便可引起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是一种最常见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是左束支的分支之一,较为细长,血供来源单一,故极易受累而发生传导阻滞。
发病情况
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在一般人群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约 0.9%~6.2%。
病因
致病原因
心血管疾病
最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累及左前分支可导致传导阻滞。
还可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可导致患者心肌损伤,累及左前分支时可引起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中毒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中毒可导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导管消融等手术可能会损伤左前分支,引起该部位传导阻滞。
其它
电解质紊乱、休克也可导致暂时性的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出现。
部分健康人也可能会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发病机制
左前分支阻滞临床很常见,与其较为单一的血供有关。
左前分支是左束支的分支之一,较为细长,位于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冲击处,血供来源单一,且与右束支解剖位置靠近,共同接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供血,故极易受累而发生传导阻滞,并常与右束支阻滞并存。
症状
主要症状
单纯的左前分支传导阻滞通常不会引起任何临床症状。
其它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原发病相关的症状,如:
心脏疾病所致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
急性感染所致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畏寒、寒战等症状。
并发症
三支阻滞(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三支阻滞,甚至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可出现头晕、晕厥、疲倦、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
阿-斯综合征
当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发展至三支阻滞或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后,可使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引起阿-斯综合征
患者可出现黑矇、晕厥、抽搐等症状,甚至可出现心跳骤停,引起猝死。
就医
就医科室
心血管内科
若患者体检时发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建议及时就医。
若患者出现头晕、晕厥、疲倦、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若患者出现黑矇、晕厥、抽搐、心跳骤停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就诊急诊科,或拔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急救服务。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若无明显症状,无需过度紧张,及时就医即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头晕、晕厥、疲倦、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多久了?
发作时有无诱因?
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是怎样的?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既往是否有接受过心脏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治疗?
既往是否有急性感染病史?
发病前是否使用了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是否定期规律体检?既往心电图情况如何?
是否有相关家族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血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
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冠脉成像或冠脉造影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等病史。
发病前可能接受了心脏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治疗。
发病前可能有急性感染病史。
发病前可能有使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诱发三支阻滞的患者可出现头晕、晕厥、疲倦、乏力、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可能会出现胸痛、心悸、胸闷、气促、发热等与原发病相关的症状。
体征
心脏听诊可有第一、二心音分裂。
辅助检查
心电图
为首选检查,可了解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
对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了解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活动变化。
对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生化检查
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学:可了解心肌代谢情况,用于评估病情及判断导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原因,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患者常升高。
血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评估心功能情况,如心力衰竭导致时常升高。
超声心电图
主要用于了解心脏结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结构性病变。
可用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病因诊断。
冠状动脉CT成像及冠脉造影
主要用于了解患者的冠脉供血情况。
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肌病所致的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明确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和程度。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永久起搏器置入需要。
诊断标准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
QRS波时限<0.12秒。
额面 QRS平均电轴超过-45°,可达-90°。
Ⅰ导联以R波为主,S波小或无。
Ⅰ、aVL导联呈qR型。
Ⅱ、Ⅲ、aVF导联r波小,S波深,呈rS形。
鉴别诊断
膈面心肌梗死
相似点:二者心电图均可出现电轴左偏。
不同点:
膈面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心电图Ⅰ导联通常见终末的R波、呈QR型,查心肌坏死标记物常升高。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其心电图Ⅰ导联以R波为主,S波小或无,不出现终末的R波,Ⅰ、aVL导联呈qR型。查心肌坏死标记物通常不升高。
肺气肿
相似点:二者心电图均可出现电轴左偏。
不同点:
肺气肿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心电图aVL导联常见P波倒置,QRS波常出现低电压,aVL、aVR导联R波高大,图形相似。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其心电图aVL导联极少出现P波倒置,QRS波低电压表现不明显,aVL导联的R波明显高于aVR导联。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相似点:
二者均属于左束支传导阻滞
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相似。
心电图上QRS波时限均<0.12秒。
不同点: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QRS波额面电轴右偏。I导联呈rS波,Ⅱ、Ⅲ、aVF导联呈qR型,Ⅲ导联R波比Ⅱ导联高。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QRS波额面电轴左偏,Ⅰ、aVL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明显高于aVR导联。
双支或三支阻滞
相似点:双支或三支阻滞患者的心电图可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表现。
不同点:双支或三支阻滞患者的心电图除了存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表现外,还并存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治疗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预防加重。
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部分特殊的患者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
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心肌缺血所致时应及时给予血运重建治疗,恢复心肌供血。
心力衰竭所致时应积极改善心功能。
因感染所致时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因药物中毒所致时应及时停药。
健康人群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本身通常无需药物治疗,以下药物主要是用于对引起该病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抗生素
若为感染性疾病所致时,要及时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应足量、足疗程用药。
在取得病原学结果前可根据地区流行病原菌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取得病原学结果后选择敏感抗生素。
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
抗心肌缺血药物
若为缺血性心肌病所致时,可酌情使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等。
抗血小板药物
若为冠心病所致时,可酌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小板变化,若出现黑便、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时要立即停药后就医。
降脂药物
适用于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及血脂变化。
抗凝药物
适用于由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的疾病所致,血栓风险较大时。
常用药物有肝素利伐沙班等。
用药期间严密检测凝血功能变化,将INR保持在2~3之间,同时注意有无黑便、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停药后就医。
手术治疗
起搏器置入
适应证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双分支、三分支阻滞时。
慢性双分支、三分支阻滞,伴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的患者。
禁忌证
术区皮肤合并感染尚未有效控制者。
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有其他不可耐受手术的情况。
预后
治愈情况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原发疾病情况。
心功能无明显损害的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去除诱因后有可能自愈。
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后,可增加患者死亡率。
对40岁以上的男性发生左前分支阻滞,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改变,而年轻者多考虑与心肌炎有关。
危害性
少部分患者可能会诱发三支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引起阿-斯综合征、心跳骤停等导致患者死亡。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低盐低脂饮食。
尽量避免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
生活护理
戒烟,包括避免被动吸烟。
规律作息,避免过劳、熬夜。
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达到理想范围内。
病情监测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学会正确测量脉搏,每天早晚及不适时测量并记录脉搏。
若出现脉搏<60次/分,并有头晕、目眩感;脉搏>100次/分,休息及放松后仍不减慢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医。
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每天监测并记录血压变化。
随诊复查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需定期随诊复查,以便于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的时间需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
需要复查的项目有心电图、心脏彩超、BNP、心肌酶学等指标。
预防
避免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
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
规律作息,避免过劳、熬夜。
定期体检,发现健康问题尽早治疗。
重视基础疾病的管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梅毒性心脏病、急性感染等疾病时,要尽早、规范治疗,加强日常管理,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
注意用药安全
未在医生指导严禁私自使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
确实需要使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私自调整剂量,同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