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
概述
指发生于唇红黏膜的癌,多为鳞状细胞癌
表现为溃疡或肿块病变,常伴有出血和疼痛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紫外线暴露、化学致癌物质有关
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放、化疗
定义
口唇由皮肤、口轮匝肌和黏膜构成。上、下唇的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口裂的两端称为口角。
唇黏膜是指口唇的全部黏膜,上下唇均可以分成三部分:皮肤部(又称白唇)、红唇部(又称唇红黏膜)及黏膜部(在唇的里面,为口腔黏膜的一部分)。
唇癌是指发生于唇红黏膜(红唇部)的癌,唇内侧黏膜应属颊黏膜癌;发生于唇部皮肤者,应归于皮肤癌。
多数唇癌分化良好,肿块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经过早期发现、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可能有损容貌,不能完好地保存唇部功能。
分类
唇部鳞癌主要有以下3种形态:
外突型
唇部外生突出的肿块,呈菜花状,表面污秽,基底有浸润。
溃疡型
黏膜表现溃疡凹陷,向深层侵蚀,溃疡基底及周围发硬,边缘隆起呈堤状(类似于被河堤包围的坑地),中心伴坏死组织,易出血、结痂。
疣状癌
较少见,黏膜上界限清楚的疣状肿物(表面凸起的赘生物),表面不规则,生长缓慢,一般不发生引流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发病情况
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但有国外数据统计表明,大洋洲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13.5人,欧洲为每10万人中12人,北美为每10万人中12.7人。
大约90%的唇癌发生在下唇,其中7%发生在上唇,3%发生在口腔黏膜连合处。
好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约为4∶1。
病因
致病原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吸烟、紫外线暴露、接触化学致癌物质、局部热刺激、患有癌前病变等因素相关。
易患人群
户外工作者,如农民、渔民及长期暴晒于紫外线下的工人。
吸烟人群,尤其是长期吸烟斗或雪茄者。
唇部长期受到热刺激或灼烫,如喜欢滚烫食物的人群。
接触化学致癌物质,长期局部热刺激的人群。
症状
主要症状
早期唇癌表现为疱疹状结痂肿块或局部黏膜增厚,随着病情发展,可发展为菜花状肿块或火山口状溃疡,且难以治愈。
伴有感染时可出现疼痛和出血。
发生于下唇者,会影响口唇闭合功能,出现严重的涎液外溢。
其他症状
肿瘤进一步向周围皮肤及黏膜扩散,同时向深部肌组织浸润,导致溃疡范围变大变深。
晚期可侵及全唇、颊部、口腔前庭,甚至颌骨,出现下唇固定、恶臭、组织坏死脱落。
就医
就医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当出现唇红缘处结痂肿块,火山口状溃疡,局部出血或疼痛时,建议及时就医。
头颈外科
高度疑似或确诊为唇癌者,也可前往头颈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唇部若出现疱疹状结痂等不适,建议不要撕脱,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
以前是否出现过嘴唇部位肿块?
嘴唇部位有没有出血、溃疡、疼痛?
病史清单
平时是否吸烟?
是否从事户外工作,或长期被日光照射的职业?
是否有外伤史、手术史?
是否有药物或者食物过敏史、输血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CT、磁共振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等。
专科检查:肿瘤标志物、病理活检。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曲马多等。
其他药物:如口腔溃疡贴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
有长期吸烟的习惯。
长期暴晒于紫外线下。
临床表现
症状
有唇红黏膜肿块、溃疡、疼痛和出血等表现。
体征
可见局部黏膜增厚,后逐渐形成肿块,表面溃烂形成溃疡,溃疡表面结痂,揭除后易出血。
可触及耳前、耳后、颌下、颏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有助于观察肿瘤是否侵犯颌骨及骨质破坏情况。
CT检查
头颈部CT可以明确肿瘤位置,了解肿瘤的侵犯情况,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对于有可能发生转移者,可能需要做全身PET-CT了解转移情况。
根据肿瘤侵犯、转移情况,可以确定临床分期。
检查有放射性,检查中需要保持固定姿势。
磁共振(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在显示软组织改变上有优势。
常用来了解唇癌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
检查没有放射性,但检查时身上和体内不能携带金属物品。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唇癌诊断的金标准,一般用唇部活检的方式。
分期
TNM分期
目前本病的TNM分期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联合制定的分期系统,主要基于T、N、M三个要素:
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主要指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外侵程度。唇癌分为T1、T2、T3、T4a、T4b期。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的个数和区域范围。唇癌分N1-N3期。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主要是其他器官也出现了癌细胞。唇癌分M0和M1期。
注:TNM后面会附加阿拉伯数字,数字越大,表示越严重。
临床分期
根据不同的TNM分期,最后确定出患者的临床分期(预后分组)。
分期 | T | N | M |
---|---|---|---|
0 | Tis | N0 | M0 |
Ⅰ | T1 | N0 | M0 |
Ⅱ | T2 | N0 | M0 |
Ⅲ | T3 | N0 | M0 |
Ⅲ | T1,T2,T3 | N1 | M0 |
ⅣA | T4a | N0, N1 | M0 |
ⅣA | T1,T2,T3,T4a | N2 | M0 |
ⅣB | 任意T | N3 | M0 |
ⅣB | T4b | 任意N | M0 |
ⅣC | 任意T | 任意N | M1 |
鉴别诊断
慢性唇炎
相似点:均好发于下唇,可引起糜烂、出血、结痂。
不同点:
常与维生素缺乏、寒冷干燥、舔唇、咬唇等因素相关。
最主要临床表现为唇红部的反复干燥、脱屑,严重者可出现唇部渗血、结痂、疼痛和瘙痒等症状。
病程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季节里发生。
盘状红斑狼疮
相似点:
均与光照射相关。
均多发于下唇。
不同点:
病因与遗传、药物、感染、紫外线照射、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
病损区可越过唇红缘到达皮肤,中心略凹陷呈盘状,病损周围可见放射状细白条纹。
血清免疫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梅毒性唇下疳
相似点:溃疡面可有痂皮覆盖,除去痂皮可见圆形浅溃疡。
不同点:
唇黏膜红斑,多为单发,可伴有明显水肿,边缘整齐。
有不洁性生活史,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期。
治疗原则:唇癌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处于疾病早中期,单纯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晚期病变常累及颌骨、神经以及淋巴结,需采取综合治疗办法。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切除时一般采取矩形切除术,以保证切除的肿瘤周边有足够的正常组织,做到彻底切除。
除非特别小的病变(0.5cm),否则V形切除不能确保肿瘤切除彻底。
如果病变弥散而没有或轻度累及肌肉的表浅病损,切除后可以用唇内侧黏膜修复红唇缺损。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早期病变、病变累及口角或发生于上唇者。
对于肿瘤切缘阳性(手术切口边缘有癌细胞存在)或邻近切缘、周围神经和血管、淋巴管受侵犯,有1个或多个淋巴结阳性、包膜外扩散者,应辅助放疗。
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的早中期患者,可行根治性放疗。
可应用外照射、组织间植入(如125I粒子植入)或两者联合的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对于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考虑选用新辅助化疗(术前的化疗),可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进而获得手术的机会。
部分患者也可选择同步放化疗,可能有助于更好的控制肿瘤。
对于无法治愈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铂类药物(如顺铂)和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进行姑息性化疗,以帮助缓解症状并提高生存率。
其他治疗
低温治疗可用于表浅的唇癌治疗,经过反复、迅速地深低温冰冻,可引起癌细胞和细胞壁的破裂和死亡。
预后
治愈情况
总体生存率
唇癌预后良好,治疗后的总体5年生存率一般在60%左右。
5年生存率是指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并不代表患者只能生存5年。
生存率是用于临床研究的统计数据,通常是基于大量患有某种特定癌症人群(如分期)的既往研究结果,这些统计数据无法预测也不代表任何个人的生存情况。
不同T分期的生存率
国外有研究报道,T1至T2 肿瘤的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约为75~80%,T3和T4肿瘤降至40%~50%。
预后因素
发生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淋巴结转移风险:
分化较差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部位以下颌下或颏下淋巴结常见。
病变愈大,颈淋巴结转移率愈高。
上唇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下唇。
日常
日常管理
术后护理
手术后及时清理口腔内唾液及渗出液,防止误吸。
注意观察创口是否有出血及血运障碍,出现血运障碍时表现为淤血、肿胀,呈暗紫色。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若有发热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术后饮食从流食逐步恢复进食,避免咀嚼较硬的食物或做较大动作影响伤口愈合。
保持口唇部位清洁、湿润。
饮食管理
饮食结构均衡,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丰富。
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芹菜、苹果、香蕉、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
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
心理支持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学会向朋友和家人倾诉,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疾病。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随诊复查
唇癌患者应该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
一般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5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5~10年内每年随访1次。
预防
唇癌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根据可能病因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从事户外工作者注意做好防晒,可以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及防晒帽,打防晒伞。
如果吸烟,建议立即戒烟。如果不吸烟,建议不要开始吸烟。
有明确癌前病变时应积极治疗,定期随诊。
避免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