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裂囊肿
概述
一种发生于颌面颈部的先天性发育性囊肿
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质地柔软的肿块
通常采用手术摘除囊肿进行治疗
手术成功摘除后通常预后良好,极少数鳃裂囊肿可恶变
定义
鳃裂囊肿属于鳃裂畸形的一种类型。
分型
根据发生部位及鳃裂来源的不同,鳃裂囊肿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鳃裂囊肿
第一鳃裂囊肿位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外耳道周围,多表现为鳃裂瘘。
第二鳃裂囊肿
第二鳃裂囊肿发生于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常位于颈上部。通常所说的鳃裂囊肿主要指第二鳃裂囊肿。
第三/第四鳃裂囊肿
第三及第四鳃裂囊肿发生于颈下部,最为罕见。
第三鳃裂囊肿又称胸腺咽管囊肿。囊壁内可含有残余胸腺及甲状旁腺组织。
发病情况
鳃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20~50岁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第一鳃裂囊肿的发病年龄常更小些。
第二鳃裂囊肿最为常见,其次是第一鳃裂囊肿,第三和第四鳃裂囊肿较为罕见。
病因
致病原因
腮裂囊肿是由于胚胎时间发育异常引起,目前对于本病的原因医学界还存在着两种学说:
由胚胎鳃裂或咽囊残余形成的囊肿,这是被多数人认同的观点。
胚胎时期陷入颈淋巴结内的唾液腺上皮囊性变形成。
发病机制
胚胎发育第3周时,头部两侧各有5对斜形突起、平行的鳃弓。鳃弓之间,外侧为凹进的沟形鳃裂所分离;内侧为凸出的咽囊。第一鳃沟在发育过程中加深形成外耳道、耳丘、耳廓。第二鳃弓生长速度快,覆盖第二、三、四鳃沟和第三、四、五鳃弓,并与颈部组织融合。
在发育过程中,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这种融合过程发生异常,会形成鳃裂囊肿。若囊肿与外部相通,即形成瘘道。
症状
主要症状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第二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肿块通常位于颈上部,下颌角以下。
通常表现为大小不定、生长缓慢的、质地柔软的肿块,常无自觉症状。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可骤然增大,则感觉不适。
若有继发感染,可伴有疼痛,并放射至腮腺区。触诊时肿块质地软,有波动感,但无搏动。
鳃裂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反复肿大、发热等症状。
其他症状
第二鳃裂囊肿穿破后可长期不愈合,形成与体外的通道(瘘),常为有外口无内口的不完全瘘,外口常位于颈中上1/3的区域;原发性第二鳃裂瘘(即先天性鳃裂未闭合者)常为既有内口也有外口的完全瘘,内口在咽侧壁。
第一鳃裂来源的畸形常表现为第一鳃裂瘘,瘘管外口可在耳垂至下颌角之间的任何部位,向前通向口角方向,向上后通向外耳道,有时囊肿与瘘管可以并存。
如果做囊肿穿刺抽吸,可见黄色或棕色、清亮的、可能含结晶的液体。
鳃裂瘘有时可由黏液样分泌物(第一鳃裂瘘可伴有皮脂样分泌物)溢出。行造影检查有助于明确瘘管走向和深度。
就医
就医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肿块突然增大,伴有疼痛。
颈部或下颌角区域的皮肤出现瘘管,挤压有黏液样分泌物或皮脂样分泌物溢出。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一天应保持面部及颈部清洁。
若出现突然肿大或颈部瘘管溢出分泌物,可用手机拍摄照片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的颈部肿物,是否有时大时小的症状?
颈部肿物是否伴有疼痛、发热,颈部或面部皮肤是否有分泌物溢出?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有类似患病史?
最近是否发生过上呼吸道感染?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MRI、CT、B超。
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颈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质地柔软,可有反复肿大病史。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颈部肿块突然增大,伴有疼痛、发热等症状。
颈部或下颌角区域面部出现瘘管,内有黏液样或皮脂样分泌物溢出。
影像学检查
B超
超声检查鳃裂囊肿多呈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液性暗区,边缘可为实性低回声表现。
CT/MRI
CT及MRI可用于检查鳃裂囊肿的大小、病变范围及部位,以及用于辅助判断是否伴有继发感染。
鳃裂囊肿囊液CT值与水液密度接近。
增强CT和MRI显示囊液无强化,囊壁可强化;继发感染时,囊壁可增厚且有明显强化。
瘘管造影
伴有瘘管时数字化造影技术显现出瘘管的走形,有助于术中对瘘管的定位。
穿刺检查
鳃裂囊肿穿刺抽吸囊液可见黄色或棕色的、清亮的液体,可含有胆固醇结晶。
鉴别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颈部无症状肿块,破溃后可形成瘘管。
不同点:甲状舌管囊肿多位于舌骨和甲状腺之间的颈中线,可随吞咽上下运动,但推移时不可活动。通过囊肿部位、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颈部淋巴管瘤(囊性水瘤)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颈部质地柔软的无症状肿块。
不同点:颈部淋巴管瘤(囊性水瘤)大多数发生在2岁以前,很少有成年后发病,肿块多位于颈后三角区,透光试验阳性。可通过临床表现、发病年龄、透光试验结果鉴别。
颈部神经鞘瘤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缓慢增长的颈部肿块。
不同点:神经鞘瘤为实质性良性肿瘤,累及神经时可有相应部位的疼痛或麻木感,触之前后可动、上下不动;CT和MRI可见增强的圆形肿块,内部可有坏死或出血灶。可通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颈部淋巴结结核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颈部肿块。
不同点:淋巴结结核多见于青年人,患者可伴有低热盗汗症状,肿块质地中等,常与周围组织粘连,穿刺可见干酪样坏死组织。通过嗜酸性染色、结核抗体检查、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切除肿块,治愈疾病。
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后外科手术彻底切除,术中保护重要神经血管及组织。
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术
如鳃裂囊肿伴有急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应考虑做切口引流脓肿,控制感染后择期进行囊肿切除手术。
鳃裂囊肿切除术
第一鳃裂畸形若因瘘管反复感染形成较严重瘢痕,可考虑将瘢痕一并切除。
腭扁桃体切除术
第二鳃裂囊肿伴有瘘管时,若瘘管内开口位于腭扁桃体窝内,可考虑将腭扁桃体一并切除。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第四鳃裂畸形,若病变穿经甲状腺或与甲状腺粘连,术中应考虑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防止病变残留导致复发。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性鳃裂畸形采用常规的术式多难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可对不同部位及类型的鳃裂畸形,应用不同类型的功能性颈清扫术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能发生创面感染、出血。
术中若损伤面神经,可能导致术后面瘫,口角歪斜。
术中若损伤喉返神经,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呛咳等。
术中若损伤副神经,可能导致患侧耸肩困难、无法抬举上肢等。
术中若损伤舌下神经,可能导致术后舌运动障碍,伸舌困难。
鳃裂囊肿硬块怎么软化
鳃裂囊肿硬块可通过注射硬化剂、注射腐蚀药物等方法软化。如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早期通过手术切除治疗。
鳃裂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生长比较缓慢,如合并感染则会肿大伴有疼痛。一般可通过局部注射硬化剂平阳霉素等药物抑制囊肿生长。
鳃裂囊肿患者还可通过局部注射腐蚀性药物如高浓度碘酒、三氯醋酸等灼烧瘘管让囊肿封闭,但目前认为此方法效果不稳定,不能根治。
目前认为完整切除囊肿和瘘管是治疗鳃裂囊肿的唯一有效方法。一般如患者没有症状,可暂时观察,如反复发生感染,可在感染法控制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鳃裂囊肿发现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通常预后良好。
如手术遗留有残存组织,可导致复发。
危害
若鳃裂囊肿伴有瘘管,且反复感染,可导致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增加手术难度,手术不易彻底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增大。
反复感染的瘘管易形成瘢痕组织,影响外观。
鳃裂囊肿伴有瘘管时易继发感染,可伴有发热、分泌物溢出等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
鳃裂囊肿可恶变,或在囊壁上查到原位癌,因此发现后应尽早诊治。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多摄入优质蛋白,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清淡饮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若术后有神经损伤,可服用维生素B1、B12等,促进功能恢复。
生活管理
戒烟酒。
日常适当锻炼身体,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增强体质。
保持病变部位的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病情监测
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是否有流脓、渗血、肿胀等症状,是否出现缝线脱落、伤口裂开等情况。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复诊。
若在原手术部位再次出现肿块,应及时就诊,检查是否复发。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诊,或于术后7天、1个月复查伤口愈合情况。
若无特殊不适,建议每年复诊一次,必要时需做CT或MRI检查囊肿是否复发。
预防
预防措施
鳃裂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难以预防,建议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