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后缩
概述
下颌骨发育异常,相对于颅骨和/或上颌骨后缩的骨性错𬌗畸形
下颌骨后缩,常伴有颏部短小,从侧面看脸呈“鸟嘴样”
由多基因决定,受内分泌调控,也可继发于双侧关节强直和口腔不良习惯
轻者可进行正畸矫治,严重畸形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定义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性因素、不良习惯、双侧关节损伤、关节强直导致下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相对于颅骨或/和上颌骨后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牙颌面畸形。
分类
通常根据上颌位置是否正常,下颌后缩可分为以下两类。
上颌正常,下颌后缩:上颌骨相对颅部位置正常,下颌骨相对颅部后缩。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上颌骨相对颅部前突,下颌骨相对颅部后缩。
病因
致病原因
遗传因素
下颌后缩畸形通常由多基因决定,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
出生前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异常,如先天性发育异常(如第一、二腮弓综合征)、内分泌异常、局部障碍等。
功能因素
吮吸、咀嚼、吞咽和肌肉功能异常。
口腔不良习惯
口呼吸、开唇露齿、咬下唇、咬笔、吮指等不良习惯。
关节损伤因素
发育期下颌骨的髁突骨折、关节损伤或炎症继发关节强直
高危因素
家族性遗传、髁突损伤、关节强直,可导致严重的下颌骨发育障碍和小下颌畸形。
发病机制
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因素如遗传、外伤、感染等可能导致髁突(在下颌骨升支的末端,是颞下颌关节的组成部分)和下颌骨发育不足,相对于颅面及面中部的位置后缩,是一种牙颌面畸形,常常会影响患者口颌功能和容貌美观。
症状
主要症状
上颌骨位置可相对正常或前突。
上牙弓可狭窄,腭盖高拱(口腔顶部高且变窄),下前牙可直接咬在上前牙舌侧(口腔内侧)软组织上。
下牙弓可能先天缺牙,导致下牙弓短小,上牙弓狭长。
下颌骨相对位置后缩,闭唇时颏部(下巴的部位)肌肉紧张,颏部短小。
并发症
严重时可出现闭唇困难,颏部短小,从侧面看,整个脸形呈“鸟嘴样”。
夜间容易打鼾,严重时可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可咬伤上前牙舌侧或下前牙唇侧(外侧)的软组织,引起急、慢性龈炎或牙周炎,严重时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
局部或大范围咬合创伤,导致牙齿异常磨耗。
就医
就医科室
口腔正畸科
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下颌骨后缩。
颏部短小。
侧面看下巴不明显。
口腔颌面外科
诊断为严重骨性下颌后缩,错过生长发育期功能性矫治的成年患者,建议考虑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手术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请认真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上下颌后缩,是换牙以前,还是换牙以后?
下颌后缩是否存在进行性加重趋势?
是否出现过颞下颌关节脱位、弹响、压痛、自发性疼痛等问题?
病史清单
是否有遗传家族史,直系亲属(特别是父亲、母亲)有无类似的面型?
是否有咬嘴唇、咬手指、咬指甲、咬笔、张口呼吸等口腔不良习惯
是否患有甲亢、糖尿病、结核或精神异常等疾病?
是否患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
是否曾有外伤、输血、手术史?
是否有过对金属、橡胶等的过敏史?
口内是否有烤瓷冠、贴面、种植牙等修复体?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输血前四项等。
影像学检查: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体层片、颞下颌关节CBCT片等。
生长发育检查:手腕骨片、骨龄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结核、精神异常等)正在服用的药物。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直系亲属有类似的畸形表现。
有咬嘴唇、咬手指、咬指甲、咬笔、张口呼吸等口腔不良习惯
关节损伤史或关节强直
临床表现
上颌前突,深覆盖,II类错𬌗。
面容呈“鸟嘴”样。
口腔检查
了解牙齿、牙弓、颌骨、面部、颞下颌关节、软组织和口颌功能等情况。
牙齿大小及牙弓长度分析
通过模型分析,详细了解牙齿数目、大小、形态和牙弓形态、宽窄、对称性等。
X线头影测量分析
通过对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点绘图,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判断上下颌相对颅面部骨性位置关系。
一般X线检查分析
根据牙片、全景片、CBCT、手腕骨片影像等,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及确定牙位、埋伏牙、颌骨相对位置等。
照相分析
拍治疗前正、侧面像和口内像,作为治疗方案制定的参考,也可反映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诊断标准
家族史
骨性下颌后缩畸形常常存在家族史。
面型分析
通常为凸面型。
骨性机制分析
根据头颅侧位片,进行上下颌骨大小、形态、位置辅助分析,鉴别诊断上颌正常、下颌后缩还是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牙性诊断
上前牙常常为唇倾(向口腔外侧方向倾斜),少数也可直立或内扣。
磨牙关系多为远中关系(牙齿咬合时上颌磨牙较下颌对应的磨牙偏前),少数情况下也可为中性关系或中性偏远中关系。
治疗
治疗目的:手术或正畸治疗矫正面部畸形。
治疗原则:生长发育期通过矫治促进下颌发育,成人或严重畸形时进行正畸-正颌手术治疗。
功能性矫治
通常在生长发育期可以使用功能性矫治器。
治疗过程中通过逆旋下颌骨进行掩饰性矫治。
常见的功能性矫治器包括Twin-block矫治器。
手术治疗
严重骨性畸形时,应考虑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或颏成形。
一般采取先正畸、后正颌的方法。术前通过正畸调整上、下牙弓协调性,再行手术纠正骨性畸形。
预后
治愈情况
按照《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此时期的下颌后缩功能性矫治,大多数可借助生长发育期潜力,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成年后同样可进行下颌后缩矫治。但成年人已经过了生长发育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使治疗难度增加,矫治的疗程也会比儿童及青少年更长。
预后因素
经过矫治后,患者的牙齿和颌骨有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趋势,在治疗后2年内复发是最常见的。
患者需要坚持戴保持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复发。
矫治以后,需要彻底戒除口腔不良习惯,保证矫治效果。
应关注智齿萌出的情况,因为智齿如果发生水平阻生,易向前挤压牙弓。但智齿发生阻生的情况很常见,一旦发现智齿萌出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拔除。
危害性
影响牙颌面的正常发育:下颌骨相对后缩。
影响口腔健康:牙齿异常磨耗,软组织咬合创伤。
影响口腔功能:咀嚼功能减弱。
影响容貌外观,凸面型,“鸟嘴样”侧貌,颏部短小。
日常
日常管理
保持口腔卫生
坚持餐后刷牙,维护口腔卫生。
使用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的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表面,配合使用牙线、牙缝刷、水牙线等清洁牙齿间隙,控制菌斑形成,防止蛀牙。
戒除咬笔、咬指甲、咬嘴唇等口腔不良的习惯。
饮食管理
为预防托槽脱落和弓丝滑脱,在进食方面应尽量避免下列食物:
过硬的食物,如冰块、坚果、硬饼干、甘蔗、硬糖果、螃蟹、龙虾壳等。
太黏的食物,如牛奶糖、麦芽糖和饼干之类的食品。
太大的食物,如苹果和梨等水果,应切成小块进食。
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甜食的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咖啡等,以避免牙龈炎、牙釉质脱矿、龋齿、牙面染色等并发症的发生。
病情监测
在进行正畸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方法的不同,注意相关的问题。
固定矫治
每次复诊后,应该注意是否出现牙齿酸胀、疼痛、黏膜溃疡、托槽、钉脱落等情况。
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齿轻度酸胀和疼痛,为正常现象,通常这种情况需要适应3~7天,以后会恢复正常。
固定矫治时有可能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此时在托槽和弓丝上使用正畸保护蜡可以得到缓冲。
隐形矫治
每次更换牙套以后,可能出现牙齿酸胀、疼痛、黏膜溃疡,或者牙套的附件脱落和矫治器不贴合等情况,需要认真观察。
此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如牙齿轻度酸胀和疼痛,这是正常现象,3~7天内就会恢复。
如果发生了口腔黏膜溃疡,可看一下牙套是否有锐利的边缘,如果有的话,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随诊复查
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矫治过程可能需要多次复诊,需要坚持。
固定矫治一般需要每4周复诊,功能矫治或隐形矫治复诊时间会适当延长,通常为每4~6周复诊一次。
如果矫治器发生了弓丝滑脱、托槽脱落、附件脱落,需要尽快请医生处理,应立即就诊。
治疗结束后,需要经过一个保持阶段。因此,可能仍需要到医院进行复查,通常是3个月、6个月、1年时,到医院复查保持器及保持效果。
预防
母亲在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射线照射及注意药物使用,以防影响胚胎发育。
儿童期乳牙萌出后,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况,并要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发生龋齿以后,要早期进行治疗,乳牙或恒牙早失后需要进行间隙保持。
及时治疗干预口呼吸等。
尽早、彻底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