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热
概述
概述
脱水热系因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引起的发热,多发生在出生后第3~4天,多见于母乳喂养,无感染中毒症状,但因脱水而使体重下降,尿量减少。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别名
新生儿脱水热
临床症状
体温突然升高、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面色潮红、呼吸增快、口唇干燥、少尿等。
危害
影响患儿休息,严重者导致患儿抽搐、急性肾损伤等,给新生儿父母造成心理负担。
并发症
高热惊厥、急性肾损伤。
检查
无需特殊检查,若有惊厥,可行脑电图等检查,无尿时需肾功能检查。
诊断
根据发热但精神状态较好、体重下降,结合感染指标正常,补液后症状缓解可诊断。
治疗原则
无需特殊治疗,及时补充水分,物理降温。
治愈性
及时治疗,可治愈,重症患儿可危及生命。
饮食建议
提倡母乳喂养,当母乳不够时,可适当添加配方奶,并适量喂服温开水。
病因
病因
摄入水分不足引起。
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出生后第3~4天的新生儿。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在出生后3~4天时出现发热,体温38.5~39.8℃或更高,且合并烦躁不安、啼哭不已、皮肤潮红、体重减轻,严重者口唇黏膜干燥、尿量减少或无尿等情况,而其他情况良好,无感染中毒症状。
诊断依据
1.出生后3~4天时出现发热,合并烦躁不安、皮肤潮红,体重减轻,且超出生理性体重下降范围,口唇黏膜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
2.有水分摄入不足。
治疗
治疗方针
通过补充水分,降低体温,改善症状。
其他治疗
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只要增加母乳喂养量或适当喂服温开水即可,哺乳不够时可添加配方奶。若新生儿服液困难,也可采取静脉输液。只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体温会降至正常,脱水症状自然消失。另外,发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常用凉水袋置新生儿枕部,也可以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33~36℃为宜,擦浴部位为额头、枕部、颈部、四肢、大腿、腹股沟等处,进行物理降温,切忌酒精擦浴。家长自行慎用退热药,个别高热(腋温≥40.5℃)或高热抽搐、少尿、无尿者,需要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预后情况
一般预后好,个别严重情况可危及生命。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
2.做好患儿护理,减少患儿哭闹。
饮食调理
提倡母乳喂养,必要时适量给予温开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