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
概述
发生在膀胱的肿瘤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血尿、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等
尚不明确,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及长期接触联苯胺、β-萘胺等
治疗以手术为主,恶性肿瘤常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定义
膀胱肿瘤是指发生于膀胱内各种组织来源的肿瘤。
约95%的膀胱肿瘤起源于上皮组织,绝大多数上皮性肿瘤成分为尿路上皮(既往称移行上皮),故称为尿路上皮肿瘤或移行上皮肿瘤。
膀胱肿瘤中最常见且最容易危及患者生命的是膀胱癌。
分型和分类
按组织来源分类
膀胱肿瘤按照组织来源,可分为上皮来源和非上皮来源两大类肿瘤。
膀胱上皮来源的肿瘤
膀胱非上皮来源的肿瘤
按肿瘤性质分类
膀胱肿瘤按照肿瘤性质,可分为膀胱良性肿瘤及膀胱恶性肿瘤。
膀胱良性肿瘤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是尿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外生性乳头状瘤。中老年男性好发。多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往往是间断性无痛性血尿。
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是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交界性肿瘤。男性多见。多见于输尿管口周围。常见的症状是间断性无痛性血尿。手术切除后可以复发。
膀胱恶性肿瘤
尿路上皮癌:是膀胱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90%。具有多灶状发生和术后易复发等特点,侵及肌层者则易转移。
膀胱鳞状细胞癌:占膀胱恶性肿瘤的5%。好发于老年人,往往与结石及长期留置尿管有关。比尿路上皮癌预后差。
膀胱腺癌:占膀胱恶性肿瘤的2%。好发于中老年人。比尿路上皮癌预后差。
脐尿管癌:脐尿管癌是位于膀胱顶部的来源于残余脐尿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多为腺癌。
膀胱透明细胞腺癌:又称中肾癌。为一种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以女性多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膀胱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患者发病年龄46~82岁,没有性别差异。
发病情况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而膀胱上皮来源的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占全部肿瘤的95%以上。
世界范围内,各癌种发病率的排名中膀胱癌位列第十,每年新增患者约55万人。
在我国,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膀胱癌好发年龄51~70岁,发病高峰为65岁,罕见于30岁以前,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病因
致病原因
膀胱肿瘤的具体病因不明,其发生与以下危险因素有关。
吸烟
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如染料、皮革、橡胶、塑料、油漆等,发生膀胱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主要致癌的工业化学物质是联苯胺、β-萘胺等。
炎症及异物刺激
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
遗传因素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及基因异常有关。
家族中有成员患膀胱癌,其他成员患膀胱癌的危险性会明显增加,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多数膀胱癌是由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的,这些基因的改变不仅增加了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且与膀胱癌侵袭力及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已知的与膀胱癌相关的癌基因有HER-2、Bcl-2、FGFR3、c-myc、C-erbB2、MDM2、DGIL-1等,抑癌基因有p53、Rb、p16等。
其他因素
长期食用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食物,也可增加膀胱癌的患病风险。
症状
典型症状
血尿
最常见的症状为间歇性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
70%~98%病人有此症状,多为全程血尿,也可表现为初期或终末血尿,常间歇性发作,血尿严重时常有血块,或排出洗肉水样尿液及腐肉组织。
膀胱刺激症状
当肿瘤发生于膀胱三角区、侵犯肌层、或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
排尿困难
其他症状
晚期膀胱肿瘤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腰痛、尿毒症、腹痛、严重贫血、消瘦等。
盆腔广泛浸润时可出现腰骶部疼痛及下肢水肿。
鳞癌可因结石长期刺激引起,临床上有10%~20%患者伴有结石。腺癌可发生在正常或畸形膀胱,或是起源于腺性膀胱炎。
就医
就诊建议
膀胱肿瘤一般在泌尿外科进行诊断和治疗。
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者,当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都应考虑患膀胱肿瘤的可能。对长期不能治愈的“膀胱炎”应警惕有膀胱肿瘤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就诊准备
挂号
门诊就医前需要去医院现场挂号,或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
急诊就医可直接挂号就诊。院前急救入院者一般无需提前挂号,诊疗过程中补号即可。
资料准备
准备好就诊卡、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
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如病历复印件、影像检查等。
如果正在服药,可以准备一份药物清单。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哪里不舒服?
持续有多长时间了?
平时吸烟、喝酒吗?频率如何?
有没有明显的体重下降(短期内体重只减不增)?
做什么工作?
父母、兄弟、姐妹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以前有没有看过?做过哪些检查?结果是什么?
有没有用过什么药?
有没有做过什么手术?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早期还是晚期?转移了吗?
能做手术吗?能不能保留膀胱?
术后病理结果如何?还需要做放疗或化疗吗?
能用靶向药吗?
什么时候来复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
长期吸烟。
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如油漆、染料等。
有膀胱癌家族史。
接受过盆腔放疗,或者长期大量服用含非那西丁的镇痛药。
临床表现
触诊:在晚期患者中,部分可触及盆腔包块。
膀胱双合诊:可了解肿瘤大小、浸润的范围、深度以及与盆壁的关系。可用于术前对于肿瘤浸润范围和深度的评估,但目前不是常用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作为血尿患者的初步筛选。
尿脱落细胞检查: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是较好的诊断方法,但对于诊断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低分级尿路上皮癌敏感度差,对高分级癌及原位癌则阳性率高。
流式细胞分析仪:可测定肿瘤细胞内的DNA含量,非整倍体的细胞数,并了解细胞的增殖情况,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或对其生物学特性的了解。
影像学检查
超声
能显示膀胱液性暗区内膀胱壁的突起团块,回声较强。
可经腹壁、经直肠或经尿道作超声,可发现0.5~1cm以上的膀胱肿瘤,并可显示肿瘤浸润的深度,对肿瘤的临床分期有一定帮助。
X线检查
静脉尿路造影虽不易发现膀胱内的小肿瘤,可了解上尿路系统有无肿瘤,及肿瘤对肾功能的影响。
肾积水或显影不良,常提示膀胱肿瘤浸润输尿管口引起梗阻。
较大的膀胱肿瘤可见膀胱充盈缺损。
肿瘤浸润膀胱壁时膀胱壁僵硬不整齐。
CT检查
常用作膀胱肿瘤的分期,特别对了解有无膀胱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帮助,但淋巴结<0.5cm者仍难以分辨,且CT不能发现原位癌,区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T2期膀胱癌有困难。
增强CT有助于膀胱内肿瘤和血块的鉴别,CT尿路造影可明确有无合并上尿路肿瘤。
MRI
磁共振成像(MRI)对肿瘤分期基本与CT相仿,但多参数MRI判断膀胱壁受侵程度较CT更准确。在明确有无骨转移时,MRI的敏感性高于CT。
光动力学诊断(PDD)
膀胱肿瘤细胞对某些光敏剂具有特异性黏附作用,这些光敏物质可在一定波长的光源激发下产生特异性荧光,据此可显示膀胱内是否有肿瘤。
这种方法结合膀胱镜活检,可准确地诊断一些普通膀胱镜难以发现的小病灶,如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微小肿瘤病灶等,敏感性极高,特异性也可高达70%。
膀胱镜检查
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最为重要,可直接看到肿瘤的大小、数目、部位以及形态等,并可在镜下取活检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肾、输尿管肿瘤
相似点:膀胱尿路上皮性肿瘤的血尿与肾、输尿管肿瘤相似,均可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血尿。
不同点:肾、输尿管肿瘤一般无膀胱刺激症状,也无排尿困难等。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相似点: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
不同点: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腺体肥大、结节等;前列腺癌可伴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升高。
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手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法。
化疗主要适用于膀胱恶性肿瘤。
膀胱灌注化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杀灭术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和创面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复发率。
对于中危和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需要后续的维持膀胱灌注化疗。
新辅助化疗
对于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cT2~T4aN0M0期,未见全身转移的患者,建议做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并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术后辅助化疗
多数研究认为膀胱癌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总生存。但仍需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目前认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病理提示T3、T4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考虑接受辅助化疗。
临床中多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缺点是辅助化疗难以评估肿瘤的化疗敏感性,且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可能会延迟化疗时机或减低化疗的耐受性。
转移性膀胱癌的化疗
对于顺铂不耐受的患者可行吉西他滨/卡铂方案或甲氨蝶呤/长春碱/卡铂方案。
免疫治疗
PD-1/PD-L1免疫治疗,是应用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蛋白或其配体(PD-L1)的抗体,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激活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系统,杀灭癌细胞,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免疫药物包括如阿特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多个PD1单抗或PD-L1单抗。
目前主要用于患者不耐受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中。
放射治疗
适应证: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如不愿意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全身状态不能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或局部晚期肿瘤已无法根治性切除时,可选用放射治疗或化疗联合放疗。
预后
治愈情况
良性膀胱肿瘤
膀胱良性肿瘤经积极治疗后,常可痊愈,不易复发。
个别肿瘤,如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和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可出现复发。
恶性膀胱肿瘤
膀胱恶性肿瘤,如膀胱尿路上皮癌等,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容易发生复发或转移,整体预后差异很大。
预后因素
膀胱肿瘤的预后跟良恶性有关。
膀胱癌的预后与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复发时间和频率、肿瘤数目以及是否存在原位癌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分期越高,远期生存率越低。
日常
膀胱肿瘤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日常管理也很重要,良好的日常管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注意事项及护理方式仅供参考,具体请遵医嘱。
日常管理
心态与情绪调整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恶性肿瘤确诊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感,会害怕疼痛、被遗弃和死亡等。家人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症状。
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在治疗间期和治疗结束后,建议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角色。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形象改变,患者配偶及家属要充分理解,并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心。
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上要进食清淡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少吃高脂肪油炸食品,减少葱、姜、蒜等刺激性食物摄入。
适当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和结石形成;避免憋尿。
戒烟忌酒,避免熬夜,克服不良生活习惯。
身体情况允许时,应进行适当的运动,帮助恢复机体功能,防止器官功能的衰退。
随诊复查
保留膀胱手术后
每3个月进行1次复查,包括病史、实验室检验、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与尿细胞学检查等,1年无复发者,可改为每半年1次。
根治性膀胱手术后
终身随访,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腹部超声、胸腹盆腔CT等检查。
其他情况
治疗后一旦出现血尿,往往提示肿瘤有复发的可能,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对于膀胱切除的患者而言,如果盆腔出现了疼痛、扪及实性肿块,尿道断端出现血性分泌物,往往提示肿瘤可能出现了复发,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
膀胱癌筛查
建议下列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癌相关筛查。
有膀胱癌家族史的人。
有先天性膀胱缺陷的人。
有膀胱相关疾病的人。
工作中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品的人员。
40岁以上人群,突然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时。
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
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1.8~2倍。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初始年龄越小,膀胱癌发病风险越高。
包括普通烟草、电子烟、雪茄或烟斗等任何类型的吸烟。
工作安全防护
某些有机化学品的行业工人患膀胱癌的风险较高。这些化学品常用的工作场所包括橡胶、皮革、印刷材料、纺织品和油漆工业。
如果你在可能接触此类化学品的地方工作,请务必遵循良好的安全防护。
在某些染发剂中发现的一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理发师应避免直接接触,染发者应减少染发的频率。
在工作场所长期接触柴油烟雾的人可能患膀胱癌(以及一些其他癌症)的风险更高,因此应做好防护措施。
多喝水
足量饮水可能会降低人患膀胱癌的风险。
多吃水果和蔬菜
饮食中摄入较多水果和蔬菜可能有助于预防膀胱癌。健康饮食已经被证明有很多好处,包括降低其他类型癌症的风险。
没有发现任何维生素或补充剂有助于预防膀胱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