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血管畸形
概述
肠道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血管扩张、血管瘤、血管发育不良等,是引起急性或慢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是血管本身异常,也可是某一系统性病症或某一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病因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好发于空肠、盲肠及右半结肠,儿童、青壮年血管畸形以空回肠多见,而中老年血管畸形以结肠、尤其以右半结肠多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继发性贫血。
症状
1.血管病变的病程长短不一,多数较长,长者可达几十年。  
2.出血方式多样,可急性大量出血,反复间断出血和慢性少量出血。  
3.多数出血为自限性或经止血药物、输血等可暂时停止,血红蛋白也可恢复正常。  
4.未出血时几无阳性症状和体征。
检查
反复间断出血和慢性少量出血者,血中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下降;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1.选择性肠道血管造影
选择性或高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血管造影中血管畸形可分为3型:Ⅰ型为动-静脉吻合或黏膜下血管发育不良;Ⅱ型为血管错构瘤;Ⅲ型为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造影后的主要征象有:①异常增多的血管丛,结构紊乱。②末梢血管蜘蛛状扩张及迂曲。③动脉期静脉早显影,呈“双轨”征,提示动-静脉间有分流存在。④出血期可见造影剂外溢积聚在肠腔内。⑤静脉期显示肠系膜缘一侧的肠壁内静脉扩张、迂曲。  
2.内镜检查
电子胃镜、小肠镜、结肠镜等内镜检查已成为诊断血管畸形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开展的胶囊内镜检查小肠血管畸形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但血管畸形在内镜下可分为:  
(1)局限性型(Ⅰ型)  呈局限型血管扩张,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包括区域内的血管扩张(Ⅰa)和蜘蛛痣样血管扩张(Ⅰb)。  
(2)弥漫型(Ⅱ型)  血管扩张呈弥漫性,范围广,色鲜红,与正常黏膜分界较模糊。  
(3)血管瘤样型(Ⅲ型)  呈紫红色或灰蓝色团块,稍隆起于黏膜面,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  
3.核素显影
99mTc-红细胞行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肠道血管畸形所致的活动性出血的定位诊断较为敏感,但不能定性诊断,只可作为血管造影及内镜诊断的辅助方法。  
4.手术探查
对肠道血管畸形出血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有提议对50岁以下反复出血者应尽早手术。可采用术中内镜和(或)术中血管造影来帮助寻找病灶。
诊断
根据以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无症状的血管畸形无需治疗,对于有出血的患者,常规治疗与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相同。此外,还可行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导管治疗及激素疗法。  
1.内镜下治疗
对于内镜可以到达的部位可以行内镜下电凝、激光及注射硬化剂等治疗。  
2.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内镜下治疗多次而无效的出血患者,以及危及生命的大量出血患者。应尽量避免盲目的手术治疗,因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并未下降。  
3.导管治疗
是在血管造影发现病灶的基础上,经导管灌注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素、血凝酶氨甲环酸等)及将明胶海绵剪成2毫米左右的小块与造影剂混合后经导管注入病变的供血动脉,以达到止血的效果,但有可能发生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故对肠管的血管栓塞应持慎重态度。若是终末支血管,应禁忌栓塞治疗。  
4.激素疗法
近来有学者应用雌激素-孕酮治疗肠道血管畸形并出血者,取得一定疗效。电镜研究显示,雌激素可恢复异常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另外,对微血管循环状态及凝血机制也可能有一定的改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