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概述
概述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指由于耻骨直肠肌痉挛和(或)肥大导致肛管紧缩狭窄,造成排粪障碍的一种盆底出口处梗阻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为特征,排便常有肛门痛。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肛肠科
别名
耻骨直肠肌肥厚症
临床症状
粪块细小、便次频繁,排便不适、不尽感,排便疼痛等。
危害
排便困难、排便时肛门或骶部疼痛。
检查
直肠指检、肛管压力测定、球囊逼出试验、肌电图、X线摄片、CT、MRI、内镜等。
诊断
根据慢性便秘,排便疼痛等症状,结合肛门直肠指检结果可初步诊断。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治愈性
经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可改善或解除肛管狭窄
饮食建议
饮食规律,多食膳食纤维。
病因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异常、局部炎症、局部损伤、长期服用泻药、神经失调、环绕直肠远端的耻骨直肠肌环肥厚及痉挛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以渐进性加重的排便困难为主要特征,排便过度用力,粪条细小,便次频繁,排便时间明显延长,甚者可达1~2小时,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或骶部疼痛,精神常较紧张。
诊断依据
1.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排便过度用力,时间过长,粪块细小、便次频繁,排便不适、不尽感,排便疼痛等。2.肛门指检可发现肛管上端有一收缩性肌肉环,并有触痛。2.肛管压力测定见静息及收缩压均增高。3.球囊逼出试验超过5分钟或不能排出。4.肌电图显示耻骨直肠肌异常肌电活动,且在静息、收缩和排便时肌电无明显变化。5.排粪造影可见肛直角变小、肛管变长、有耻骨直肠肌压迹,形成“搁架征”,合并直肠前壁膨出或形成“鹅征”。6.CT、MRI表现为耻骨直肠肌厚度明显增加。7.内镜检查可了解直肠管腔内有无病变。
治疗
治疗方针
生物反馈疗法、扩肛治疗等,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一般主张行耻骨直肠肌松解术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手术治疗可扩大紧缩的肛直环,解除出口阻塞症状。
其他治疗
1.生理反馈治疗即训练病人排粪时松弛耻骨直肠肌,正确用力排便。2. 扩肛术对于轻度、中度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进行局部麻醉扩肛治疗,结合排便反馈训练能得到更好效果。
预后情况
经治疗可改善症状,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避免过度劳累,加强锻炼。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3.心情愉快,避免过度情志刺激。
饮食调理
日常宜食用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忌烟酒和肥腻食物,多饮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