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囊肿
概述
发生在骶管内的一种硬脊膜内囊肿
可表现为腰骶部的慢性疼痛,大腿背侧及坐骨神经痛
病因不明,可由发育异常、炎症、创伤等引起
大多定期复查即可,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
骶管囊肿是什么?
定义
骶管囊肿是指骶管内发生囊性病变,属于椎管内肿瘤。
在脊柱下端,骶椎融合形成骶骨,骶骨内部中空的管腔叫做骶管。
当囊肿压迫马尾神经时,可出现慢性腰骶部和会阴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及性功能障碍等表现。
分型
按发生部位分型
神经束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
脊膜囊肿
脊膜憩室
按囊肿结构分型
单纯型:囊肿的囊壁和囊腔均无神经根纤维穿行。
神经根型:囊肿的囊壁或囊腔内有神经根纤维穿行,即Tarlov囊肿。
发病情况
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占10%~20%。
神经束膜囊肿最多见,约占90%以上。
Tarlov囊肿发病率为1.5%~13.2%。
骶管囊肿可以康复锻炼吗?
骶管囊肿可以做康复锻炼。
骶管囊肿无明显症状时无需治疗。当出现马尾神经受损,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下肢肌力减退时,除了手术治疗,还可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下肢肌力训练、步行训练,改善步行功能。还可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红外线、中频电疗,以缓解腰骶疼痛。
此外还应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骶管囊肿会出现哪些部位疼痛?
骶管囊肿可能出现腰骶部、臀部及下肢疼痛。
发生骶管囊肿疼痛,主要是由于囊肿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对骶骨的侵蚀。
当囊肿逐渐增大,对骶神经根造成压迫、牵拉时,可引起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足外侧的疼痛、麻木、乏力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大小便不能控制及性交困难、勃起障碍等。
当囊肿侵蚀骶骨时,会出现腰骶部疼痛。
骶管囊肿能自愈吗?
骶管囊肿不能自愈。
骶管囊肿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但大部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约10%~20%的患者出现症状。
如症状轻微,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以随访观察为主。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病因
致病原因
骶管囊肿形成的原因仍不明确。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果有埃当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等先天性疾病,或有神经束膜囊肿家族史,骶管内部结构易出现先天性发育不全的情况,容易发生骶管囊肿。
后天因素
后天的外伤、炎症和退行性变等可导致局部静脉回流障碍,诱发骶管囊肿。
慢性咳嗽、久立、用力排便等行为可能增加该病的发生风险。
使腹腔压力增高的疾病如腹膜炎、便秘等,也会诱发骶管囊肿。
发病机制
骶管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学者认为,受先天发育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局部脑脊液在静水压力增高时,出现单向流动扩张而致囊肿形成。
症状
主要症状
腰骶部和下肢疼痛
臀部、下腰部、会阴区、骶尾部及骶神经根性疼痛,是骶管囊肿最常见的症状。
下肢无力、下肢后部、足外侧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疼痛、麻木、乏力等),一般在站立时更明显。
可出现神经源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可因出现上述症状,需要休息片刻,等到症状缓解后,仍可继续行走。
大、小便功能障碍
可以表现为尿频,即排尿次数多于正常(一般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
排尿无力、尿不尽或用力排尿、活动时漏尿
也可以出现便秘。
其他症状
性交困难、勃起障碍等。
女性可出现腹痛、不孕。
下肢疼痛且脚趾不受控制的运动。
就医
就医科室
神经外科
如出现下腰部、臀部疼痛,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神经内科
出现以上症状者,也可前往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临床症状较多者,应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特别提示:建议家属陪同就医,以防患者摔伤或发生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下腰部或会阴区疼痛、不适?
有没有下肢过电样疼痛?
有没有下肢无力或麻木感?
有没有大小便障碍?
病史清单
骶尾部是否受过外伤?或有炎症?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神经束膜囊肿?
是否有埃当综合征、马方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椎管造影术检查
其他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尿动力学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塞来昔布
其他:氢化可的松、番泻叶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有埃当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等先天性疾病。
或有神经束膜囊肿家族史。
或有骶尾部外伤、炎症等病史。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臀部、下腰等腰骶部疼痛、会阴部感觉减退、大小便障碍、下肢肢体无力和麻木等。
实验室检查
一些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能帮助医生评估全身状况。
影像学检查
X线片
X线片可发现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椎管退行性变表现。
骶管扩大,椎体后缘骨质侵蚀呈扇状花边样改变,可见同时伴发的隐性脊柱裂、脊柱滑脱和脊柱后凸等腰骶部先天性畸形。
可以观察椎骨情况,可能发现椎管或椎间孔骨质吸收。
CT检查
对于准备做经皮囊肿抽吸术的患者,CT检查有重要参考价值。
腰骶部骨质破坏和椎管内低密度占位,特征表现是脊髓造影后CT扫描可见延迟显像。
对于同时有脊柱畸形或骨质吸收、破坏严重的患者,CT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局部状况。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是目前诊断骶管囊肿最可靠的“金标准”。
可以清晰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包括数量、大小、位置、内部结构等。
有利于与其他骶管内疾病进行鉴别。
如果需要手术,还可以为手术方式和计划提供依据。
可见椎管内囊袋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囊肿。
椎管造影术
椎管造影术属于有创检查,有助于了解囊肿与蛛网膜下隙的连通情况。
通过造影剂显示情况,有利于判断骶管内不同腔隙的连接情况。
可间接判断囊肿与蛛网膜下隙之间的联系,可帮助分型。
压颈试验(Queckenstedt试验)
腰穿时压迫颈静脉,可见脑脊液压力升高,提示蛛网膜下隙无阻塞或不全阻塞。
其他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常情况下受损的神经传导电信号的速度变慢、幅度降低。
通过肌电图可以观察神经通路的电信号传导情况,帮助判断有无神经损伤。
尿动力学检查
通过检测逼尿肌的活动、压力,以及尿液流动的速度、排出的时长、剩余的尿量等,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点
均可表现出腰骶部疼痛、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等症状。
不同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程度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不大。
对于骶管囊肿的患者,疼痛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密切,患者由站立位改为平卧位时,疼痛明显减轻。
根据上述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检查进行鉴别。
骶管内神经鞘瘤
相似点
骶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多为神经纤维瘤病在骶管内的局部表现,与骶管囊肿的患者相似。
常会引起神经压迫表现,不容易区分。
不同点
骶管内神经鞘瘤常合并颅内肿瘤、皮下神经纤维瘤病。
MRI表现常为实性肿瘤或囊实性,MRI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性部分及肿瘤囊壁强化,CT也可进行鉴别。
马尾神经综合征
相似点
马尾神经综合征与严重的骶管囊肿的患者症状相似。
有腰部疼痛、下肢活动能力下降、会阴区麻木、大小便障碍等临床表现,从症状上不容易区分。
不同点
骶管囊肿的患者通过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骶管内的囊肿信号,而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患者不一定有上述变化。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骶管囊肿属于常见疾病,大多数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者一般不需要处理,可先行观察。
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未严重影响工作、生活,首次就诊有症状的骶管囊肿患者可先进行适当的保守治疗。
对于有明显症状且与MRI检查结果相一致者,在排除外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骶管内肿瘤的前提下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注意事项
为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推荐对身体健康、年纪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具体术式之间的优劣还未确定。
对于伴随其他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年长患者,可以选择经皮囊肿抽吸,以减轻症状。
手术方法以显微镜下切除囊肿壁、严密缝合囊肿与蛛网膜下隙通道为主要治疗策略。
囊肿抽吸、注入药物等所谓“微创”方法并不适宜,难以缓解症状且复发率高。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减轻疼痛、减少囊肿刺激以及治疗便秘等。
镇痛药
使用镇痛药可有效减轻囊肿引起的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
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长期使用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等。
如果发现黑便等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及时就医。
激素类药物
通过局部注射激素类药物,可明显使囊肿皱襞皱缩,减少囊肿对神经根的刺激,减轻压迫症状。
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好、耐受好,症状明显减轻。
治疗便秘
刺激性泻药
通过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泄,如番泻叶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渗透性泻药
通过增加肠道的容量促进肠道蠕动,继而起到促进排泄的作用,如乳果糖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润滑性泻药
通过局部润滑肠壁和软化粪便,促进排泄,如液体石蜡
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干扰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
介入治疗
单纯囊肿穿刺抽吸
既是治疗方法,也是诊断性检查。
术后患者部分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但短期内易复发。
CT引导下介入治疗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纤维蛋白胶注射填塞治疗能长期改善症状。
主要用于治疗有手术禁忌、拒绝麻醉或要求微创者。
优点:操作较简单、创伤小、短期内症状不易复发等优点。
缺点:损伤神经、注射时漏胶导致无菌炎症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仍需二次手术等不足。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指南中建议达到以下标准并实施手术干预。
MRI证实骶管囊肿存在。
患者的症状、体征由骶管囊肿引起。
通过保守治疗症状不减轻或效果不佳者。
之前行介入治疗效果不佳或囊肿复发者,也可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囊壁部分切除+神经根袖套重建术
适用于神经束膜囊肿患者,骶管囊肿囊壁较薄的患者不易缝合,不适合选择此手术。
能切除囊肿占位,症状减轻概率高,手术处理妥善后不易复发。
不足之处在于手术较复杂,有神经损伤风险,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对部分患者缝合可能难以完成。
囊肿切除漏口结扎术
适合特殊类型的骶管囊肿,容易损伤神经。
仅适用于内部不含神经的骶管囊肿,即单纯型骶管囊肿。
自体脂肪/肌肉-蛋白胶囊肿显微填塞术
在显微镜下,吸净囊液后在囊肿内填塞自体脂肪或肌肉,并注入纤维蛋白胶粘合脑脊液漏口的方法,适用于神经束膜囊肿患者。
术式较为简单,并发症相对较少。
其他术式:还可有囊肿分流术、球囊辅助瘘管封堵术等较少使用。
其他手术治疗
除了上述手术治疗外,骶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手段还可分为两类:脑脊液分流术或转流术。
如果有穿刺禁忌或注射凝胶后症状无法改善的情况,可使用开放性手术摘除囊肿。
手术类型
腰池-腹腔分流术:如果是多发囊肿很难确定症状来源时,且合并脑积水时医生一般会优先选择该术式。
囊肿-蛛网膜下隙分流术:对于单发囊肿可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风险
每种分流术都可能不起效,或导致术后骶管及周围组织感染的风险。
显微外科手术可治疗骶管囊肿,但术后可出现脑脊液漏和囊肿复发的可能。
开放手术切除囊肿可缓解症状,对于Ⅱ型患者还可以重建神经袖套,减少复发率。
由于术前症状轻重不同,其疗效尚不明确,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治疗效果受到手术医生经验和技术影响较大。
开放手术创口较其他疗法大,易出现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神经粘连等风险。
康复治疗
骶管肿的康复治疗目标为尽可能修复受损神经,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肌力训练
对于存在下肢肌力减弱或丢失的患者,一方面可增强其他部位的肌力,从而弥补下肢运动能力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电刺激、抗阻运动等方式提高下肢的运动能力。
现举例两种常用的训练方式。
滑板运动:将需要训练的下肢立在一个固定平面上,然后固定大腿端,由康复师握住小腿端,帮助患者在平面上做滑动动作。
抗阻运动:指给予患者一个阻力,并要求其反向用力,从而起到锻炼肌肉的作用,如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步行训练
可通过在双杆内或使用拐杖、步行矫形器等,每天练习行走。
有能力的可以每天在小区或公园里遛弯,实现姿态平衡、步伐稳定的目标。
其他训练
包括坐位训练、站立训练、转移训练、轮椅训练等。
患者能够借助自身力量和外部工具实现行走、生活自理等目标。
物理疗法
通过电刺激、紫外线等治疗,改善神经功能,同时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预后
治愈情况
大多数无症状,不需要处理,可先进行观察,出现症状通常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
囊肿较大、压迫神经时间较长时,可能出现神经萎缩和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影响预后。
符合手术适应证者,手术治疗效果通常令人满意。
危害性
由于囊肿压迫神经,可导致神经损伤的后遗症。
骶管囊肿患者出现下肢运动异常,可能出现长期的卧床或行动不便,导致压疮、下肢静脉血栓、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补充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
同时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浓茶和咖啡,同时避免暴饮暴食,饭前少吃零食。
运动管理
适当参加游泳、太极等运动,加强体质。
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应避免久坐久站,注意适当休息,缓解下肢疼痛。
心理调节
骶管囊肿为良性疾病,正确对待减轻心理压力。
通过听音乐、积极与家属沟通等方式发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获得认同感。
生活管理
戒烟戒酒,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日常生活需要避免负重、用力排便等引起腹压增高的行为。
安全防护
对于运动不便的患者,家属应加强关注。
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工具,防止患者摔倒。
同时陪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尽早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随诊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做一些检查,可以让医生了解你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以便确定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就诊。
复诊时,依然要携带个人疾病档案(病历本)和术前影像片等。
复诊时可能会做一些检查。
脊髓MRI:术后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之后每1~2年复查一次。
CT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进行CT检查。
预防
由于骶管囊肿病因不明确,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通过避免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的行为,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避免久坐久站
如果长时间伏案久坐,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舒展一下胳膊,做扩胸运动、俯身弯腰等。
如果长时间站立,可以每隔几个小时换一下体位,活动一下背部、腰部,放松肌肉。
避免用力排便
通过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出现便秘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等药物促进排便,避免过度用力。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