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转移瘤
概述
肺脏是许多恶性肿瘤最常见和最初的转移部位之一,大约3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中会发生肺转移。肺转移瘤来源于除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以外几乎所有系统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肺、食管、结直肠、肝脏、甲状腺、宫颈、鼻咽、淋巴系统、原发灶不明、绒毛膜癌等,呈现恶性肿瘤的发病位次越高,其来源所占构成比越大的流行病学特征。随着近些年对肺转移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以及影像学技术,特别是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肺转移瘤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手术切除可以阻止肺转移瘤的进一步扩散,是目前最有效也是延长生存期惟一的手段,其临床治疗效果也随之在不断地改善。
病因
恶性肿瘤肺转移机制和转移部位取决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宿主抵抗力。肺脏为血运极其丰富的脏器,肺内存在毛细血管网,且其淋巴组织亦相当集中,具有滤过功能,加上全身静脉血都必须流经肺部。因此,当恶性肿瘤细胞发生血行播散时,最易到达肺部,这就是全身许多部位原发肿瘤都可出现肺部转移现象主要原因。
肺循环位于整个循环系统的中心环节,是低压系统、血流速度慢、凝血纤溶活性高,因此癌细胞很容易在肺部停留、增殖,加上肺是全身最大的一个滤器,因此各种肿瘤均容易向肺部转移。相关调查指出,肺脏是继肝脏之后最易发生癌转移的器官。
症状
由于肺转移瘤常位于外周或胸膜下,绝大多数肺转移瘤患者无早期症状,因刺激性咳嗽、血痰和胸背部疼痛等症状而就诊者不足三分之一;甚至多数肺转移瘤患者长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病例表现出某种临床症状,如胸闷、咳嗽、乏力、痰中带血或/和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且多数无特殊临床表现。
检查
由于多数肺转移瘤症状出现较晚且无特异性,因此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部分肿瘤,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明确诊断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胸部X线
对肺转移瘤的筛选操作方便、经济有效,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常表现为边界清楚、孤立或多发且不伴有线状致密影的外周性结节,少数也可成弥漫性阴影、粟粒或团块状改变,常位于肺野外带基底部,这与肿瘤随肺循环转移的特点相符。
2.胸部CT
是检测恶性肿瘤肺转移重要的影像学手段,敏感性较高,尤其是薄层高分辨CT,甚至能够检出1-3毫米的病灶,协助尽早做出诊断,使更多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此外,CT引导穿刺活检有助于鉴别良性或恶性结节。
3.肿瘤标志物
广泛用于原发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同样也可以用于检测转移癌情况及判断预后。
4.PET-CT(医学分子影像学术)
通常可以鉴别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淋巴结、肝脏或肺脏结节),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能有效的筛查排除其他转移灶,区分肺内病变是术后影像学改变还是术后复发,并能判断淋巴结转移状况,帮助寻找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的原发病灶。
诊断
肺转移瘤一般诊断不困难,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原发肿瘤病史是诊断肺转移瘤的重要依据,在定期复查和随访期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检查有助于肺转移瘤的早期发现,如肺内出现孤立的或多发的结节影,而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应高度怀疑肺转移瘤,这是肺转移瘤的一个重要特点。
肺转移瘤术后肺部复发患者通常需检测腹部超声或CT、骨扫描ECT(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 术)、头颅MRI(磁共振)等以排除肺、肝之外的其他远处转移灶;同时必须行专科检查,包括原发肿瘤区域的CT或MRI及其他专科检查(如结直肠癌需行肠镜检查),排除原发肿瘤局部复发。显然,确诊肺转移瘤主要靠经皮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肺转移瘤须与第二个原发癌、良性肿瘤、肉芽肿、肺梗死机化性肺炎、癌性淋巴结炎等疾患鉴别;特别是孤立性肺结节还可能是原发性恶性肿瘤或其他原发性疾病,必须做出鉴别。
治疗
随着对恶性肿瘤肺转移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外科治疗肺转移瘤作为重要手段已被临床医师广泛接受,能够有效地减轻了瘤负荷,解除转移瘤所造成的各种症状。理论上,如果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肺转移瘤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手术的成本、效果比值也更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应个性化对待,需在各个学科(特别是化疗科)的参与下共同制定,根据原发肿瘤给予规范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也有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
肺转移瘤手术方式选择趋向于保守,提倡“经济切除”,即在转移瘤能够完全切除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的保留患者正常肺组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肺楔形切除术已成为大多数类型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微创化是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转移瘤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具有确诊和治疗双重作用。
当然,也有学者努力尝试单侧隔离肺灌洗、精确放疗、射频消融、吸入疗法和靶向治疗以及其他新发展的治疗方式,除少数单发肺转移瘤能够起到疗效外,绝大多数多患者的生存期仍不尽人意,基因治疗预期能够带来了更大的希望,但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一定的距离。
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是什么
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肺部切除、肺段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肺肿瘤剜除术。
1.肺部分切除:一般对于单个位于肺叶周边的转移瘤,行楔形切除即可。
2.肺段切除:当肺转移瘤处于一个容易分离的肺段内时,应当予以肺段切除。
3.肺叶切除:当肺转移瘤较大且位于肺叶时,应给予肺叶切除手术。
4.全肺切除:全肺切除是用于肺转移瘤多次手术复发后的最后治疗手段;一般来说全肺切除并不能延长患者长期生存,这类患者往往最终死于对侧肺转移及肺外转移,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权衡利弊后尚可选择。
5.肿瘤剜除术:当出现难以彻底切除的一侧或双侧多发性转移瘤,可以考虑进行转移瘤剜除,将术中能够触及的转移瘤逐─剜除。
当患者身体出现肺转移瘤时,一般已经是恶性肿瘤的晚期阶段,一般来说,手术的价值不大,可以仅仅通过手术来减轻局部的压迫症状,治疗上还需要采用化疗,结合局部放疗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微波消融可以治疗肺癌或肺转移瘤吗
微波消融可以治疗肺癌或肺转移瘤,但首选手术治疗。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手术目前仍然是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有些患者年龄较大,心肺功能差,耐受手术能力差,可选择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治疗是热消融中具备消融范围大、温度高、效果直接、可控性强等优点,同时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要求较低,只要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能够平稳呼吸达到平卧位操作要求,均能够实施,是肺癌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
目前对于肺转移瘤的治疗多选择外科手术.且已证明可以有效地延长生存期。
微波消融范围大,受血流及碳化影响小,在肺的消融中具有显著优势。
特别提醒:上述治疗方法介绍仅供科普参考,具体治疗计划需要遵医嘱。
预后
不同恶性肿瘤的肺转移瘤表现各异,患者生存时间也不相同。如果所有转移病灶能够切除,避免并发症发生,尽量保留肺组织,那么就能获得长期缓解和生存。预后最好的是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其次是上皮来源的肿瘤,而转移性黑色素瘤预后最差。除了肺转移瘤的组织来源和病理类型,无瘤间期(disease-free interval,DFI)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完善肺转移瘤治疗策略,让更多的肿瘤患者从中受益,需要胸外科及肿瘤相关学科同道的共同努力。
预防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出现肺转移后早期多无临床症状,为尽早发现肺转移瘤,应在原发肿瘤根治后根据原发肿瘤的倍增时间每1~6个月作胸部CT扫描及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如β-HCG、AFP、CEA等),且至少随访3~5年。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