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
概述
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可伴胀痛,发生嵌顿时肿块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
主要和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
以手术治疗为主,特殊情况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多可治愈,预后良好,但有复发的可能
腹股沟疝是什么?
定义
腹腔内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股沟区的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称为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的下界是腹股沟韧带,内界是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到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
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前”是指身体正面,“外”是远离身体正中线的方向,“下”则是指站立时身体的下方。
典型的腹股沟疝有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覆层。
分型
根据疝发生的部位分类
斜疝:腹腔内组织自腹股沟内环突入腹股沟管形成的疝,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直疝:腹腔内组织自腹股沟管后壁、直疝三角区域突出形成的疝,大的直疝外观依然可进入阴囊。
股疝:根据“肌耻骨孔”的概念,以及腹膜前补片修补术的应用,股疝也逐渐被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腹股沟疝。
复合疝: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疝。
股血管周围疝:位于股血管前方或外侧的疝。
根据疝内容物回纳难易程度分类
易复性疝:直立或活动时,疝内容物常突入疝囊,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后可回纳腹腔。
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压,不能回纳,伴有腹痛和消化道梗阻等表现,并且已有部分血运障碍,嵌顿性疝又可以分为
部分肠壁嵌顿疝(Richter疝):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即便发生嵌顿或绞窄,也可能没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逆行性肠袢嵌顿疝(Maydll疝):有两个或更多的肠袢进入疝囊,其间的肠袢位于腹腔内,呈“W”状,位于疝囊内的肠袢血运可正常,但腹腔内的肠袢可能有坏死。
阑尾嵌顿疝(Amyand疝):疝内容物为阑尾,因阑尾常可并发炎症、坏死和化脓而影响修补。
根据是否进入阴囊分类
进入阴囊的疝:多为有长期病史的斜疝,疝囊容积较大。
未进入阴囊的疝:疝囊容积大多较小。
腹股沟疝国内分类法
I型:疝环缺损≤1.5厘米(约1个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有张力,腹股沟管后壁完整。
Ⅱ型:疝环缺损最大直径1.5~3.0厘米(约2个指尖),疝环周围腹横筋膜存在但薄且张力降低,腹股沟管后壁不完整。
Ⅲ型:疝环缺损≥3.0厘米(大于两指),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或薄而无张力或已萎缩,腹股沟管后壁缺损。
Ⅳ型:复发疝。
其他分类法
腹股沟疝有许多其他分类方法,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有CHARTS、Nyhus、Bendavid、Stoppa、EHS等分型系统。Nyhus分类法将腹股沟疝分为以下几型。
I型:斜疝,内环正常。
Ⅱ型:斜疝,内环扩大,后壁完好。
Ⅲ型:直疝;斜疝,内环扩大,影响后壁完整;股疝。
Ⅳ型:复发疝,可以是直疝、斜疝、股疝、混合疝。
发病情况
腹股沟疝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
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后,在伤口没有愈合之前需要保证清洁干爽,不要过早沾水,避免细菌感染,同时可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止伤口感染发炎。
另外手术之后,肠胃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不要吃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避免便秘。术后三个月之内也应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
腹股沟疝可以运动吗?
如腹股沟疝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如腹股沟疝症状较为明显,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等症状时,此时不建议运动,应该及时就医。另外,如刚做完腹股沟疝手术,也不建议运动,避免牵扯伤口,加重病情。
腹股沟疝可以自愈吗?
婴幼儿腹股沟疝伴随身体的逐渐生长,部分可以逐渐消失自愈,但也要定期观察如出现症状或未自愈,要及时就医治疗。
成年人腹股沟疝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一般建议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手术治疗,术后多可恢复正常。
病因
致病原因
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腹壁强度降低
身体结构: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位置,比其他没有结构穿过的位置强度低。
发育异常:腹白线发育不全可成为腹壁薄弱点。鞘突不闭锁、闭锁不完全等先天异常是发生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重要原因。
腹壁肌肉功能下降:老年、久病、肥胖、腹壁神经损伤可导致肌肉萎缩,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感染、腹壁外伤等可引起腹壁肌肉功能下降。
其他:腱膜中胶原代谢紊乱可影响腹壁强度,遗传、长期吸烟也可能会降低腹壁强度,增加发病风险。
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持续或瞬间增高是腹外疝的诱因,如果腹壁强度正常,偶尔发生腹内压增高,也不会导致疝。
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如下。
长期便秘。
搬运重物。
慢性咳嗽。
婴儿经常啼哭。
妊娠。
举重。
腹水。
发病机制
腹腔内器官在韧带等结构的固定下位置相对稳定,腹腔内压力增大时,位置可发生移动。
如果腹壁有薄弱点或空隙,腹腔内器官可能会连同腹膜壁层,经薄弱点或空隙突向体表,形成疝。
症状
主要症状
易复性疝
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偶尔可有胀痛。
斜疝肿块多呈有蒂柄的梨形,直疝肿物多呈半球形。
肿块多于站立、行走、咳嗽、劳动或小儿哭闹时出现,可下降至阴囊或大阴唇,造成该部位肿大。
平卧休息或用手把肿块推向腹腔内时,肿块可回纳至腹腔而消失。
难复性疝
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胀痛较为明显。
滑动性疝还可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
肿块不能完全回纳。
嵌顿性疝
腹内压骤增是主要原因,强力劳动、排便等之后可出现。
肿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基本不能自行回纳。
触摸肿块发现肿块紧张、发硬,并有明显的触摸痛。
如果发生嵌顿的内容物是肠袢,不但有明显的局部疼痛,还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症状可逐渐加重。
绞窄性疝
在嵌顿性疝的基础上逐渐加重。
如果肠袢发生坏死穿孔,疼痛可有所缓解。
并发症
肠坏死
如果发生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内容物为肠管,肠管可因缺血发生坏死,出现剧烈腹痛等症状。
肠穿孔
肠穿孔是腹股沟疝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绞窄性疝。
发生肠穿孔后,绞窄性疝的疼痛可有所缓解。
腹膜炎
发生肠穿孔后,肠道内容物可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
脓毒症
感染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脓毒症。
常表现为寒战、发热、心悸、气促、精神萎靡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普通外科
如果发现腹股沟区有肿块,建议及时就医。
急诊科
如果腹股沟区肿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或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应用止痛药物,以免加重症状或掩盖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出现腹股沟肿块有多久了?大小有变化吗?
有没有局部疼痛、坠胀感?
什么时候肿块明显突出或消失?
病史清单
有没有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压长期增加的情况?
有没有受过外伤或接受过腹部手术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口服):青霉素类、头孢拉定、红霉素、阿奇霉素
镇痛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诊断
诊断依据
典型的腹股沟疝,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影像学检查可以协助明确诊断。诊断腹股沟疝时,还要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直疝还是斜疝。
病史
有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腹股沟区可回纳的肿物是明确诊断腹股沟疝的重要依据。
难以回纳者可有便秘、阵发性腹痛等伴随症状。
体征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尝试推回肿块,并检查肿块、腹壁肌肉等具体情况,帮助确诊。
腹股沟疝
站立位时可发现肿物,手推可以回纳至腹腔内;回纳困难时可以改为平卧位,患侧髋部屈曲,松弛腹股沟部,向外上方轻按肿物可以回纳。
回纳后,医生会用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检查,可发现浅环扩大、腹壁软弱;按照医生的要求轻轻咳嗽,医生指尖可有冲击感。
医生在推回肿块后,可能会要求起立并咳嗽,疝块可不出现,移开手指后,疝块可由外上方向内下方膨出。
如果疝内容物是肠袢,肿块摸上去可感觉柔软、光滑,叩击可有鼓音,回纳后常伴有咕噜声。
如果疝内容物是大网膜,肿块摸上去较为坚韧,叩击有浊音,回纳缓慢。
触摸肿块如果感觉紧张、发硬,而且有疼痛,则可能为嵌顿性疝。
实验室检查
如果出现腹痛、发热等腹膜炎症状,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了解感染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适合诊断不明确或较难诊断时使用,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
鉴别诊断
腹股沟疝诊断过程中需要鉴别直疝和斜疝,还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突出途径: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很少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斜疝呈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呈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后按压深环:斜疝疝块不再突出,直疝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者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斜疝容易发生嵌顿,直疝极少嵌顿。
睾丸鞘膜积液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阴囊肿大。
不同点:睾丸鞘膜积液的肿物完全位于阴囊内,不能回纳至腹腔内,可以通过触诊明确上界,但大多无法明确睾丸位置,透光试验多可发现肿块透光(阳性)。
交通性鞘膜积液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阴囊肿块,活动时缓慢增大,平卧时逐渐缩小。
不同点:交通性鞘膜积液肿物出现和回纳较慢,透光试验为阳性。
精索鞘膜积液
相似点:均可出现腹股沟区肿块。
不同点:精索鞘膜积液牵拉同侧睾丸可发现肿块移动。
隐睾
相似点:睾丸如在腹股沟管内,则可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
不同点:隐睾肿块较小,挤压时可有特殊胀痛感,体格检查可发现阴囊内无睾丸或缺少睾丸。
急性肠梗阻
相似点:腹股沟疝发生嵌顿时,也可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不同点:急性肠梗阻多没有腹股沟区肿物,但腹股沟疝可与急性肠梗阻同时发生。
子宫圆韧带囊肿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
不同点:子宫圆韧带囊肿上端不进入腹腔,也不能推回腹腔内,有囊性感,边界清楚,张力高。
精索囊肿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腹股沟区肿物。
不同点:精索囊肿边界清楚,有囊性感,张力高。
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腹股沟区肿物。
不同点:肿大的淋巴结可同时出现多个,容易推动,可通过超声检查鉴别。
治疗
腹股沟疝以手术治疗为主,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非手术治疗,嵌顿性和绞窄性疝多需紧急手术治疗。
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解除腹股沟疝,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和功能。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使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随着婴幼儿腹肌力量逐渐增强,疝可自行消失。
年老体弱或有其他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白天可在回纳疝内容物后,使用医用疝带一端的软压垫对着疝环顶住,阻止疝块突出。但长期使用疝带可能会增加疝的嵌顿风险,促进疝囊和内容物粘连。
嵌顿性疝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尝试手法复位。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手术治疗
手术修补是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以下3种,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并发症。
传统的疝修补术
一般是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手术联合进行。
疝囊高位结扎术
“高位”是指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进行结扎,结扎位置偏低可能无法彻底去除疝囊。
婴幼儿需要手术者,常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如果有严重的局部感染(如绞窄性斜疝),也先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待感染控制后再加强或修补腹壁缺损。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
成年腹股沟疝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加强或修补薄弱或缺损位置是彻底治疗、防止复发的关键。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前壁的方法:最常用Ferguson法,适用于腹股沟管后壁健全、腹横筋膜没有明显缺损者。
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等,其中Bassini法是应用最广泛的。
无张力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使用人工高分子材料网片进行修补,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嵌顿性疝急诊手术一般不使用。
疝修补材料可分为可吸收材料、部分可吸收材料和不吸收材料等。
常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有3种: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GPRVS,又称Stoppa 手术)。
修补材料属于异物,有发生感染和引起排异反应的风险。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点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没有局部牵拉感等,对双侧腹股沟疝修补,特别是多次复发或隐匿性疝修补更有优势。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有4种方法: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TAPP)、完全经腹膜外路径的修补(TEP)、腹腔内的补片修补(IPOM)、单纯疝环缝合法。其中,单纯疝环缝合法只用于较小的儿童斜疝。
术后并发症
长期并发症可能有睾丸萎缩、缺血性睾丸炎、补片排异反应、补片移位、补片感染、慢性疼痛、疝复发等。
术后护理
手术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床上活动,如伸展腿部等,但要避免大幅度活动。
无张力疝修补术者,手术后第1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传统手术者需要卧床3天,老年人可适当延长。
如果手术中没有切除肠管等操作(非嵌顿性、绞窄性疝),手术后第1天就可以开始进食流质和半流质,如粥、面条、藕粉等,逐渐过渡至软食和正常饮食。
如果手术操作涉及肠管,应在恢复排气排便后进食,可选择易消化、少渣、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腹胀和便秘。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切口,定期消毒、换药。
其他
一般孕期女性不进行手术治疗,待哺乳期后再进行手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大多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并切除坏死的肠管。
预后
治愈情况
1岁以下婴幼儿经非手术治疗后可治愈。
如果能尽早接受治疗,多数可治愈,但手术治疗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危害性
腹股沟区肿物逐渐增大可影响正常活动。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手掌按压切口部位或敷料。
适度活动,根据身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手术后3~6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或提重物,青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早期恢复正常活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
饮食管理
适度多吃蔬菜、杂粮等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多饮水,防止便秘。
其他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了解有无复发等情况。
预防
适度运动,增强腹壁肌肉力量。
戒烟。
小儿应注意安抚,避免经常啼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