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症
概述
肛门瘙痒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肛门周围慢性瘙痒性疾病
表现为肛门及周围皮肤瘙痒,可伴有刺痛、灼痛
多由痔、肛瘘、前列腺炎、蛲虫感染等引起
应先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及症状治疗。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
定义
肛门瘙痒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肛门周围慢性瘙痒性疾病,瘙痒程度轻重不等。
引起肛门瘙痒症的原因有很多,如痔、肛瘘前列腺炎、蛲虫感染、皮肤清洗频繁或不足等。
分型
根据有无肛肠病变,可分为原发性肛门瘙痒症和继发性肛门瘙痒症。
原发性肛门瘙痒症
原因不明,肛门瘙痒症不由明显的肛肠病变引起,无原发性损害,常与饮食、卫生、精神因素有关。
肛门及肛周皮肤瘙痒、顽固不愈。45%~70%的病例属原发性肛门瘙痒症。
继发性肛门瘙痒症
由明确的病变等因素引起的肛门瘙痒症,通常由感染、肛肠或其他系统病变(如肛瘘、痔疮等)引起。
伴有明显的肛肠损害,瘙痒是原发病变的一个继发症状。
发病情况
好发于40~60岁男性。患痔等肛门直肠疾病的人也好发。
病因
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病因不明;继发性肛门瘙痒症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如下。
会阴部粪便污染
与潮湿物质长时间接触,对肛门周围皮肤有刺激性。
粪便污染可能是隐匿性的,不易察觉,但可引发瘙痒。
任何增加粪便污染的因素都可能增加其对肛门周围皮肤的刺激。有研究发现50%左右的肛门瘙痒症患者有大便稀疏症状。
肛门括约肌松驰可能导致隐匿性的粪便污染。肛门形态改变也可能导致粪便污染,粪便无法完全排出,残留的粪便物质因瘙痒而溢出,造成污染。
肛周感染
包括性传播感染、蛲虫和细菌或真菌菌感染等。真菌感染最多,占肛门瘙痒症的15%。
股癣是由真菌感染所致,有传染性,直接或间接接触都可传染,常见于腹股沟或臀部,可蔓延至肛周,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红斑丘疹,覆有鳞屑
性传播疾病可能会引起肛门瘙痒
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菌属感染等可能导致持续时间较长的肛门瘙痒。
脚趾、腹股沟等位置皮肤的感染可引起肛周继发感染等。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可能导致红斑、皮肤鳞屑等,可能是由肥皂、湿纸巾、卫生纸染料等清洁产品中的化学物质致敏引起。
肛周湿疹:主要表现为肛周瘙痒、刺痛或灼痛,若反复搔抓,可造成肛周皮损。
食物
酒精、奶制品、花生、香料等食物,可能与皮肤瘙痒有关。如果是由食物引起,避免摄入这些食物,可在14天内缓解瘙痒症状。
食物可能会导致大便稀疏、大便次数增加,反复擦拭容易增加粪便渗漏或肛门创伤,从而引起肛门瘙痒。
大肠和肛门疾病
任何同时存在的肛门疾病有可能会引起或加剧瘙痒症状。
52%左右的肛门瘙痒症患者有肛门直肠疾病,其中痔疮是最常见的疾病,功能型肠功能障碍可能会加重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粪便渗漏。
皮肤病
55%左右的肛门瘙痒症患者出现牛皮癣症状,提示肛门瘙痒可能是由这些皮肤病引起。
糖皮质醇激素及其他药物
局部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皮肤变薄、急性皮炎等情况,停药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反弹症状。
一些口服药物也可能导致肛门瘙痒,如泻药、秋水仙碱、奎尼丁、薄荷油和某些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能对肛门周围皮肤有直接或间接刺激作用,使肛门粪便渗漏增加。
衣服
穿着不散热、不吸汗的衣服,潮热和汗水可能会加剧瘙痒症状。
使用含生物酶的清洁剂后的残留物,也可能导致瘙痒症状出现。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肝脏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肾衰竭、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肛门肿瘤等疾病,可能引起肛门瘙痒。
心理因素
焦虑、压力等情绪可能引起瘙痒感觉。另外,肛门瘙痒症可能是抑郁或心理障碍的表现。
症状
肛门瘙痒症主要表现为肛门及周围皮肤阵发性瘙痒、肛周刺痛或灼痛,因搔抓引发皮肤溃烂、渗出、结痂等皮损。
主要症状
初期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阵发性瘙痒。其特点如下。
容易在夜间、安静状态、情绪变化、进食辛辣食物、湿热环境中症状加重。
瘙痒时轻时重,严重时瘙痒难忍。
瘙痒不适可向周围皮肤蔓延(阴囊、臀沟两侧等)。
其他症状
肛周疼痛
可能伴有肛周皮肤刺痛、灼痛。
肛周皮肤改变
经常搔抓皮肤,容易造成继发性皮损,如皮肤抓痕、溃烂、渗出、出血、结痂、辐射状皴裂,或引发肛门皱襞肥厚增生、浸渍、苔藓样变、湿疹样变、色素沉着等。
肛周皮肤可有轻度红斑,严重时有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润。
原发病表现
如糖尿病患者还可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痔疮患者可出现肛门赘生物、便血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还可出现便秘或腹泻等。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123
肛门瘙痒症风险自测
需要就医的情况
如果肛周皮肤出现剧烈或反复发作的瘙痒,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如果出现短期内体重、食欲、排便习惯的明显改变,应及时就诊。
出现肛门出血或大便失禁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皮肤性病科、肛肠科。
就诊准备
挂号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门诊就医前需要去医院现场挂号,或通过医院的官网、官方App、114等正规渠道挂号。
资料准备
准备好社保卡(医保卡)等就诊资料,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异地就医的患者还要办理备案手续。
注意事项
做好直肠指检、抽血、便常规等检查的心理准备。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持续发生还是阵发?
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时候会加重?
最近肠道情况是否有异常,比如腹泻?
使用什么类型的肥皂或其他清洁产品?
(女性)有没有阴道炎?
有没有糖尿病、甲亢?
平时爱吃辣吗?
使用过什么药物吗?
有痔疮吗?
家里其他人是否也有这种瘙痒症状?
你可以咨询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个病严重吗?
会不会传染?
要做什么检查?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
怎么治疗最好?
为什么反复发作?能不能治愈或根治?
平时生活要注意什么?
是否与内脏肿瘤相关?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123
肛门瘙痒症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个人卫生习惯等,结合便常规、直肠指检等检查,有助于判断肛门瘙痒的原因。
病史
荨麻疹、过敏反应等皮肤病史。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用药史。
腹泻、间歇性或季节性瘙痒等病史。
临床表现
肛周皮肤阵发性瘙痒。
夜间、安静状态、情绪变化、进食辛辣食物、湿热环境中加剧。
严重时瘙痒难忍。
伴有肛周皮肤刺痛、灼痛。
体格检查
肛周皮肤可发红或出现红斑,严重时有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润。
搔抓部位有继发性皮损,如皮肤抓痕、溃烂、渗出、出血、结痂、辐射状皴裂,或引发肛门皱襞肥厚增生、浸渍、苔藓样变、湿疹样变、色素沉着
直肠指检
检查可初步判断肛门、直肠病变及病变部位。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
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血糖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肿瘤标志物都是抽血检查,主要用于初步判断有无感染、血液病、肝肾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肿瘤等。
如伴有寄生虫感染,血常规检查会显示为白细胞总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肝肾病变可能已经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或血清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升高等。
糖尿病则会出现血糖升高。
便常规
医生怀疑存在寄生虫感染或肠道病变时做此项检查。
需要用医院提供的专用器具采集粪便作为标本。
有寄生虫感染者,可能会在粪便中检测出虫体或虫卵。
结肠镜检查
如果医生怀疑有结肠或直肠病变,可能会做此项检查。
检查前要遵医嘱禁食、清洁肠道,清洁肠道的常用方法是检查前4小时口服聚乙二醇,然后多次排便,直至排出清亮水液便。
检查后可能有腹胀,一般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持续腹痛、大便出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过敏原筛查
此项检查主要用于筛查可疑过敏原。
可通过抽血、点刺、斑贴等不同方式进行检查。
治疗
肛门瘙痒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外用和口服用药,还有一般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治疗手段。
一般治疗主要是避免可疑致病因素、减少刺激,物理治疗可能有缓解症状的作用,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
过敏反应引起者,应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减少刺激
减少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如避免热水烫洗肛周,避免肛周接触过于粗糙的纸巾、布料,避免搔抓肛周皮肤。
保持卫生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排便后用柔软的干净纸巾擦干净,使肛门及周围皮肤洁净清爽,有条件者可在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擦干后涂抹润肤乳。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一般以局部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局部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应选用低刺激,且有保湿、滋润、止痒效果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pH值低,刺激性小),以及一些乙醇制剂(含薄荷、樟脑,具止痒效果)。
可局部外用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以减轻瘙痒不适。
瘙痒严重者,可短期外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以缓解症状。
可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皮损。
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
可使用一种或联合应用几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肛门瘙痒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
镇静安眠药、抗抑郁药
夜间瘙痒较重,影响睡眠者,可服用镇静安眠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帮助改善睡眠,常用药物包括多塞平阿米替林等。
糖皮质激素
严重瘙痒或急性发作时,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来缓解症状。
女性及老年症状严重者,可口服性激素(如戊酸雌二醇)治疗。
抗生素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酌情外用抗生素药物(如夫西地酸氧氟沙星、莫匹罗星等)。
局部封闭治疗
可采用注射封闭治疗的办法,将一些药物注射到皮下或皮内,通过破坏感觉神经,使局部感觉消退来缓解瘙痒症状。
常用药物有乙醇、维生素B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亚甲蓝溶液、泼尼松龙等。
应注意症状严重者,需要多次注射,容易发生感觉性肛门失禁、括约肌功能不良等并发症,但可以自行恢复。
静脉注射
可静脉注射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中成药
肛门瘙痒多为湿热所致,可选用具有清热、燥湿、止痒作用的中成药治疗。
具有消炎止痒作用的局部外用药,如丹皮酚软膏、黄连膏等;还可将生地榆马齿苋煎水,浸湿纱布后敷于肛门处,以改善瘙痒。
口服药有金蝉止痒胶囊、肤痒颗粒等,但需在专业中医师准确辨证后使用。
原发病治疗
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蛲虫感染者进行抗寄生虫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药控制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等。
物理治疗
紫外线、红外线照射
物理治疗多采用紫外线、红外线照射肛周局部皮肤,以缓解症状。
矿泉浴、淀粉浴
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位素32P贴敷、浅层X线放射治疗
其他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试用这些治疗方法。临床很少用。
手术治疗
肛门瘙痒症经各种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并非本病的常规治疗或首选治疗,临床上很少应用。
瘙痒皮肤切除术
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原发性肛门瘙痒。
一般呈叶状切除。
瘙痒皮肤切除缝合术
适用于较小范围、两侧对称的原发性肛门瘙痒。
此项手术是麻醉后在肛门缘以新月形切除皮肤并缝合。
肛周皮下神经末梢离断术
适用于顽固性肛门瘙痒无明显皮损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此项手术是麻醉后在肛门两侧通过半圆形切口,切断感觉神经末梢后缝合的治疗。术后需要控制排便3~4天。
其他手术治疗
包括皮瓣移植法、肛周皮下分离法等。
原发病的手术治疗,如痔、肛瘘、肛周肿瘤等,符合手术适应证者需要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中药汤剂
经专业中医师准确辨证后,可服用中药汤剂治疗肛门瘙痒症。
风热血热证,采用疏风清热、凉血止痒之法,多用消风散合四物汤加减。
湿热内蕴证,采用清热利湿止痒之法,多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血虚肝旺证,采用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法,多用当归饮子加减。
针灸治疗
多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
预后
肛门瘙痒症一般预后较好。
治愈情况
经积极治疗,一般都可缓解或治愈。
病情严重者治疗后可能会复发。
手术治疗后瘙痒可能快速缓解,但比较容易复发。
危害性
继发性皮损
因搔抓可继发性皮损,如肛门皱襞肥厚增生、浸渍、苔藓样变、湿疹样变、色素沉着
继发感染
过度搔抓可引起局部皮肤破损,引发继发感染,局部红肿、疼痛、流脓等。
焦虑抑郁
持续不能缓解的瘙痒不适,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反复发作可引起焦虑抑郁状态。
日常
日常管理
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抑郁、过度紧张。
衣裤宽松合体、质地柔软,保持肛周皮肤干燥。
注意肛门卫生,定时排便,排便后用柔软的纸巾擦拭肛门及肛周皮肤,保持皮肤洁净清爽。每天一次,用清水、温和的清洁产品或柔软干净的毛巾清洗肛门周围区域,避免擦洗。
使用温和的润肤乳,避免皮肤刺激。
避免搔抓肛周皮肤,如夜间经常在睡眠时搔抓,应剪短指甲或睡前戴上薄膜手套。
调整饮食
多吃芹菜、油菜、白菜、苹果、魔芋、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以防便秘。避免过度使用泻药。
避免进食辣椒、生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少喝咖啡、可乐等饮品。
有食物过敏史者还应避免食用曾经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
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焦虑、过度紧张。
穿舒适内衣
贴身内衣裤最好选用棉织品,衣裤应宽松合体,不宜过紧、过硬,以免反复摩擦肛周皮肤。
注意个人卫生
用柔软的纸巾及温水清洁肛门及肛周皮肤,保持肛周皮肤洁净清爽。
避免过度刺激肛周皮肤
如热水烫洗、外用高浓度皮质类固激素、指甲搔抓等。
保持排便通畅
避免久坐,经常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畅。
调整饮食结构
芹菜、苹果、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或腹泻的食物。
积极治疗肛周疾病
患有肛门直肠疾病或会阴部位的疾病(如肛瘘、痔疮、阴道炎等),应积极到医院治疗,但不要自行处理,避免引发并发症。
避免寄生虫感染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寄生虫感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