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动脉栓塞
概述
指动脉腔被进入血管内的栓子堵塞,造成血流阻塞,引起急性缺血症状
5P症状,即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主要因心源性、血管源性、医源性及其他来源栓子堵塞动脉管腔引起
根据病情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来自心脏、近端动脉壁,或者其他来源的栓子,随动脉血流冲入并栓塞远端动脉,导致相应脏器或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急性病变。
栓子一般停留在动脉分叉或者分支开口。
急性动脉栓塞的特点是起病急,症状明显,进展迅速,后果严重,需积极处理。
发病情况
急性动脉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高发于50~70岁。
下肢动脉栓塞的发病率比上肢高,股总动脉最易受累,其次是骼总动脉、腹主动脉、腘动脉分叉等。
上肢以肱动脉最易受累,其次是腋动脉、锁骨下动脉。
病因
致病原因
急性动脉栓塞主要是由于心源性、血管源性、医源性及其他来源栓子堵塞动脉管腔引起。
心源性栓子
占急性动脉栓塞栓子的70%。
心房纤颤的附壁血栓脱落是导致急性动脉栓塞的最常见原因。
心肌梗死和室壁瘤可诱发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可引起急性动脉栓塞。
亚急性心内膜炎、心房黏液瘤也可形成菌栓、瘤栓、附壁血栓,脱落后引起急性动脉栓塞。
血管源性栓子
动脉瘤、动脉硬化、动脉壁炎症或创伤,都可能造成附壁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导致急性动脉栓塞。
医源性栓子
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等术中、术后易引起急性动脉栓塞。
血管腔内治疗和介入治疗术中导管、导丝、栓塞材料和支架等脱落易导致医源性急性动脉栓塞。
动脉穿刺引起动脉炎症、创伤,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可引起动脉血栓。
其他
脂肪栓子:骨折、腹壁脂肪抽吸术可引起脂肪栓塞。
空气栓子:血管腔内操作可引发空气栓塞。
肿瘤栓子: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容易导致癌栓栓塞。
羊水栓子:分娩可引起羊水栓塞。
异物、细菌或真菌菌栓等也可成为栓塞动脉的栓子,但较少见。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任何危险因素者,为急性动脉栓塞的高危人群。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免疫病等基础疾病。
患有房颤、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患有动脉瘤、血管炎等血管疾病。
有肿瘤尤其是肺癌病史。
接受过心脏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等手术。
接受过血管腔内治疗及介入治疗。
骨折。
分娩期间。
发病机制
脱落栓子可随血流进入远侧动脉,一般停留在动脉分叉处或卡在口径相当的血管内。
早期引发动脉痉挛,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
严重缺血6~12小时后,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和神经功能丧失。
症状
主要症状
出现“5P”症状。
疼痛
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起于栓塞平面,逐渐延伸到远侧。
表现为持续、剧烈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
病肢常处于轻度屈曲的状态。
皮肤苍白、厥冷
由于动脉供血障碍,皮下静脉丛血液排空,因而皮肤呈蜡样苍白。
如果皮下静脉丛的某些部位积聚少量血液,则有散在紫斑。
栓塞远侧肢体的皮肤温度降低并有冰冷感觉。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由于栓塞及动脉痉挛,导致栓塞平面远侧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以至消失。
而栓塞的近侧,因血流受阻,动脉搏动反而更为强烈。
感觉和运动障碍
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引起栓塞平面远侧肢体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甚至丧失,呈袜套型。
其他症状
各脏器供血动脉发生栓塞后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栓塞常诱发肾梗死,引起患侧剧烈腰痛、血尿,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肺动脉栓塞会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气促、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并发症
急性动脉栓塞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
心力衰竭
最常见的是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肾功能衰竭
栓塞发生后,受累肢体可发生组织缺血坏死,引起严重的代谢障碍,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表现为少尿、无尿等。
就医
就医科室
血管外科
当出现患肢疼痛、皮肤苍白、厥冷等表现时,建议就诊血管外科。
急诊科
当出现剧烈疼痛、动脉搏动消失、感觉丧失等紧急情况,建议⽴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出现的异常改变如皮肤呈苍白色、散在紫斑时,可拍照保存。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如何?
是否出现皮肤颜色苍白、紫斑以及皮温下降?
是否出现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甚至丧失?
是否有运动障碍?
上述症状持续多久了?
上述症状哪些情况下可加重或缓解?
病史清单
是否有房颤、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病史?
是否有肿瘤病史?
是否植入过心脏瓣膜,做过人工血管及血管介入治疗?
近期是否有骨折?
是否在分娩中?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超声、动脉造影。
其他检查:心电图、皮肤测温试验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凝药物:肝素、华法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疾病病史。
有肿瘤病史。
既往植入过人工瓣膜。
既往做过人工血管及血管腔介入治疗。
近期有骨折病史。
产妇分娩期间。
临床表现
症状
发病急骤。
表现为疼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和麻痹、足或腕下垂。
体征
皮肤呈苍白色,部分出现散在的青紫斑块。
皮肤厥冷:用手指自趾(指)端向近侧顺序检查,常可扪到骤然改变的变温带,其平面约比栓塞平面低一掌的宽度。
栓塞平面远侧的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消失,栓塞近侧动脉搏动较强烈。
影像学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可明确患肢有无缺血、急性缺血的原因是否为动脉栓塞、栓塞的部位等。
还用于手术前后的比较,评估治疗效果。远端动脉开放,提示血管重建效果好。
注意事项:检查前要穿宽松的衣物,利于暴露检查部位。
动脉造影、CTA
明确栓塞部位,了解动脉的病变情况、鉴别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造影显示动脉管腔相对正常,在栓塞处骤然中断,中断处不呈横截中断状,而在血栓周围稍有充盈,形似圆顶状。
濒危病人会增加危险性,不宜采用。
皮肤测温试验
精确测定皮温正常与降低交界处,推测栓塞发生部位。
如果皮肤温度锐降且向近端发展,提示有新的血栓形成并向近侧繁衍。
注意事项:检查前要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实验室检查
常用检查有:血常规、生化检查。
有助于判断急性动脉栓塞严重程度。
当CK、LDH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发生肌肉坏死。
鉴别诊断
急性动脉栓塞应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疾病相鉴别: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点:二者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疼痛、皮肤苍白、脉搏消失等。
不同点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发病没有急性动脉栓塞急。患者既往大多有间歇性跛行,检查可见皮肤菲薄、肌肉萎缩、毛发稀疏。动脉造影提示动脉壁粗糙、钙化,动脉扭曲狭窄和节段性闭塞。
急性动脉栓塞大多合并有心房纤颤、心梗室壁瘤的病史。动脉造影提示动脉壁光滑完整。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点:二者均有患肢疼痛的症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相似点:二者均有肢体缺血、脉搏消失等症状。
不同点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都有高血压,胸或肩胛后背痛向下放射,伴有虚脱的典型病史,累及瓣膜可听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并发现左右颈动脉或上肢动脉搏动,无论在强度或性质上都有明显不同,胸部X线显示纵隔增宽。
急性动脉栓塞:患者不一定有高血压、虚脱病史,未听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治疗
治疗目的:解除肢体缺血,同时治疗心血管疾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原则
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具体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评估,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等。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动脉栓塞,如胫腓干远端或肱动脉远端的动脉栓塞。
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肢体已出现明显的坏死征象,手术已不能挽救肢体。
栓塞时间较长,或有良好的侧支建立可以维持肢体的存活者。
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患肢体位应比心脏平面稍低,如患肢为下肢,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如患肢为上肢,则可采用半卧位。
室温应保持在27℃左右,患肢不可热敷或冷敷,以免组织代谢增高加重缺氧或血管收缩减少血供。
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
防止继发血栓蔓延,心房附壁血栓的再发生,抑制深静脉血栓形成。
用药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凝血功能,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或中止治疗,防止发生重要脏器出血性并发症。
溶栓药物
作用于纤溶酶原,能溶解新鲜血栓。
用药注意事项:溶栓剂仅能溶解新鲜血栓,病期不超过三天的患者效果最好,7日以上者效果较差。
抗血小板药物
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扩容、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血小板第三因子,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一定激活作用。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也有防止血小板聚集作用。
用药期间需要定期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等检查。
解除血管痉挛药物
常用药物:妥拉唑林、罂粟碱等。
可直接注入栓塞近端的动脉腔内,也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用于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
手术治疗
动脉切开取栓
凡诊断明确,尤其是大、中动脉栓塞,如果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应尽早施行切开动脉直接取栓。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
优点: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最为常用。
手术最好争取在发病后6~8小时内进行,症状超过24小时,截肢率要提高5倍。
介入治疗
包括:导管溶栓术、吸栓术、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优点:避免直接切开动脉。
缺点:对技术要求高,耗时较长,对患者的要求较高。
其他外科治疗
术后若病肢出现肿胀,肌组织僵硬、疼痛,并致已恢复血供的远端肢体再缺血时,应及时作肌筋膜间隔切开术。
肌组织已有广泛坏死者,需作截肢术。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应严密观察肢体的血供情况。
预后
治愈情况
部分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血流通畅,症状、体征消失。
部分经治疗后动脉血流好转或侧支循环建立,症状、体征减轻。
急性动脉栓塞的死亡率为5%~32%,截肢率4%~31%。
预后因素
急性动脉栓塞的死亡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因素:
高龄。
伴发有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伴有动脉硬化心脏病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2%。
救治时间:肢体缺血时间在6~12小时,死亡率约19%,肢体存活率93%;缺血时间超过12小时,肢体存活率78%,死亡率高达31%。
危害性
急性动脉栓塞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急性动脉栓塞有较高的致残率,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含量的食物。
可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均衡饮食。
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忌酒。
生活管理
戒烟。
穿宽松的衣裤和鞋袜。
避免久坐久站。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刺激。
根据患肢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或休息,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避免剧烈活动。
按时服用抗凝血药物及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不可随意停药,更改剂量。
心理支持
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等情绪,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功能康复
治疗期间患肢应低于心脏水平约15°左右,下肢动脉栓塞患肢应抬高床头15°,而上肢动脉栓塞则应采取半卧位。
禁止冷敷及热敷患肢,以免加重缺血性变化。
术后避免屈髋、屈膝及膝下垫枕,平置患肢。
术后注意保暖。
病情监测
每日观察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程度,皮温、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等,并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术后注意观察患肢情况,如局部有水肿、张力增高及僵硬需及时就医。
术后注意观察神志变化、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患者应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及其他治疗方案。
随诊时间一般为3~6个月,具体需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复查时需要做的项目有超声多普勒检查;如果使用抗凝药物,需要检查凝血功能。
预防
既往植入过人工瓣膜和做过人工血管及血管腔介入治疗等高危人群,需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祛聚药物。
戒烟忌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