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
概述
概述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因腹腔内脏器感染、破裂、穿孔或手术污染等引起的腹膜继发的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等。根据情况选择补液等支持治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临床症状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
危害
可引起肠梗阻、休克等并发症,重症者预后不佳。
并发症
肠梗阻、休克等。
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体培养、超声检查、CT、磁共振成像、X线片、诊断性腹腔穿刺等。
诊断
患者病史及腹痛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体培养、超声检查、CT、磁共振成像、X线片、诊断性腹腔穿刺等所见可诊断。
治疗原则
根据情况选择补液等支持治疗、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治愈性
治疗可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病期禁食,选择肠外营养
病因
病因
与腹腔脏器感染、破裂、穿孔或手术污染等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腹部症状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常为首发症状,疼痛程度取决于腹膜炎的种类、病变程度和范围以及患者自身的反应,多为突发剧烈疼痛,并可持续存在,甚至进行性加重。此外,还可由于穿孔等出现腹胀,也可进行性加重。2.消化道症状腹膜受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及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症状。3.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加,若病情得不到控制,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4.腹部体征以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为代表的腹膜刺激征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原发病灶处最明显。详细的腹部体格检查可发现不同体征,对诊断有提示作用。胃、胆囊穿孔可引起强烈的腹肌紧张,呈板状腹消化道穿孔时可有膈下游离气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大量积气时叩诊可发现移动性浊音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可有肠鸣音亢进,除肠梗阻外,腹膜炎患者大多为肠蠕动减弱,出现肠麻痹时肠鸣音可完全消失。
诊断依据
1.患者有腹腔内脏器感染、手术等病史,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2.体格检查发现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异常等体征可提示诊断及引起腹膜炎的原因。3.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并可提示致病原因,如穿刺抽出不凝血提示肝脾等实质脏器或血管破裂;抽出气体及胃肠内容物提示消化道穿孔等。4.腹腔穿刺物等进行病原体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结合药敏试验可为治疗提供参考。5.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发病原因及评估病情。腹部X线片对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较为敏感,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气液平面等影像改变。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腹腔情况评估方法,可了解肝、脾、胆囊、胰腺、阑尾、肾及卵巢等器官的情况,对腹水也有较高的敏感性。6.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可用于评估全身及重要系统情况。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提示感染的种类及程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等可提示是否存在出血等。心电图可了解有无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缺血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治疗
治疗方针
根据情况选择补液等支持治疗、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在早期无细菌培养结果时,应首先选取广谱抗生素,并联合使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再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明确病因或手术中探查所见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短路手术等,并对腹腔进行彻底清创、冲洗。
其他治疗
通过补液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通过全肠外营养等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预后情况
严重的继发性腹膜炎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急性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主要的致死原因。若形成腹腔脓肿,患者拖延数天后常死于慢性消耗和衰竭。炎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亦不易治愈,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继发感染。2.术后及早活动,避免肠粘连。3.规律生活,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饮食调理
1.病期禁食,选择肠外营养。2.术后恢复期可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促进恢复,并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