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
概述
表现为甲周软组织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化脓
甲周组织被微生物感染导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
可采取药物治疗、理疗或手术治疗
急性甲沟炎一般预后较好,慢性甲沟炎易复发
甲沟炎是什么?
定义
甲沟炎是沿指甲或趾甲两侧的甲沟及其周围软组织感染形成的炎症。
分类
根据病程分类
急性甲沟炎:病程一般不超6周。
慢性甲沟炎:病程超过6周。
根据病因分类
化脓性甲沟炎
细菌感染所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主要表现为甲周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严重者在甲板下形成脓肿。
念珠菌性甲沟炎
白念珠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甲沟红肿,有少量液体溢出,但不化脓,多为慢性。
刺激性或变应原性甲沟炎
由于接触刺激物或变应原导致甲沟出现红肿痛等炎性改变,一般为慢性。
发病情况
特殊职业高发:多见于经常接触水或洗涤物的人群,如厨师、保洁工、洗衣工、洗碗工、鱼贩、理发师、部分家庭主妇等。
有嵌甲(甲内生)、有吮指、咬甲,撕咬甲周倒刺等,能造成指(趾)甲损伤等人群高发。
甲沟炎怎样治疗最快最好?
甲沟炎并没有最快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症状严重或有化脓症状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药物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对脓肿部位穿刺引流或进行拔甲治疗。
甲沟炎怎么自己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甲沟炎,一般不建议自己治疗。
甲沟炎虽然作为一种日常常见疾病,但出现症状时,说明已经存在局部感染的情况,此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避免自己操作不当造成甲沟炎的加重。
在就医之前可以使用碘伏等药物,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持局部干燥卫生。
甲沟炎用什么药膏治疗?
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甲沟炎,可以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进行涂抹治疗。
药物的选择应由医生来决定,对于症状严重的甲沟炎,单一使用药膏并不能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应及时就医。
病因
致病原因
甲沟炎是甲周软组织发生微小刺伤、挫伤、倒刺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
急性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的病因是甲周受到微小创伤,破坏了正常皮肤屏障,继发细菌感染。
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能是化脓性链球菌。
慢性甲沟炎
急性甲沟炎未及时处理,可发展为慢性甲沟炎。
甲周长期慢性磨损、刺激,也可以发生慢性甲沟炎。
常合并白念珠菌感染,并可合并白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甲癣(灰指甲)。
结核菌、孢子丝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喉杆菌、梭形杆菌或其他微生物偶可侵入甲周微小伤口,引起慢性感染。
易患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易患甲沟炎。
全身危险因素
反复接触致敏物的人。
糖尿病患者。
免疫力异常低下者,如患有全身性慢性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局部危险因素
手指甲沟炎风险因素
甲周外伤,如划破、针刺等。
手指有嵌甲(甲内生)。
指甲修剪过度,不当美甲。
经常咬甲、吮指,有撕、咬手指甲倒刺习惯。
双手长期浸泡在水中,或经常接触化学物质。
从事农业生产、机械维修、建筑等手指甲周容易受损伤的职业。
足趾甲沟炎风险因素
长期穿过紧的鞋子,趾骨结构异常、过多使用趾甲协助发力的运动,如跳芭蕾舞、打篮球等,导致脚趾长期受压。
趾甲修剪过度。
足部易出汗,并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环境,足部卫生不良。
足部患有嵌甲。
症状
主要症状
急性甲沟炎
甲周红、肿、热、痛
急性起病,常先发生于一侧指(趾)甲沟皮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
甲沟黄白色脓点
病情发展较快,几天后开始化脓,甲沟皮下出现黄白色脓点,有波动感,但不易破溃。
甲沟脓肿蔓延
可以蔓延至甲根或另一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
发热
感染严重时,常有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
慢性甲沟炎
炎症范围缓慢扩大,从症状出现至整个病甲受影响,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
甲根肿痛
开始时为一个或数个指(趾)甲根部肿痛,程度比急性甲沟炎轻,也可突然加重。
甲周化脓
随后甲周红肿、脱屑、化脓。
甲沟肉芽组织
甲沟旁有一小脓窦口,有肉芽组织向外突出。
甲板分离
甲周皮肤与甲板分离。
甲改变
颜色改变:色泽晦暗,往往呈黄褐色或浅棕色。
形态改变:粗糙、有隆起或沟槽、不规则增厚等。
甲脱落
部分人可出现甲松动,甚至脱落。
并发症
甲下脓肿
甲沟炎脓肿如果向甲下蔓延,可能出现甲下脓肿,症状如下。
甲周围皮肤肿胀,剧烈疼痛及压痛,甲下可见黄白色脓液。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脓性指(趾)头炎
甲沟炎脓肿向指(趾)深部组织蔓延,可发展为脓性指(趾)头炎,症状如下。
起初,指(趾)头有针刺样疼痛及轻度肿胀。
随后,指(趾)头肿胀加重、剧烈跳痛。
感染加重时,可因神经末梢受压麻痹而疼痛缓解。
皮肤由红转白,提示局部缺血趋于坏死。
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
指(趾)骨骨髓炎
脓性指(趾)头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可形成骨髓炎。
主要表现为皮肤破溃流脓,指(趾)骨缺血坏死,创口经久不愈。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324
甲沟炎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普通外科
如果出现指(趾)甲周围组织红肿、疼痛,持续2~3天没有好转,并形成脓肿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用力挤压炎症部位,以免加重局部症状。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指(趾)甲周围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持续多久了?
甲周是否出现脱屑、化脓?
疼痛可以忍受吗?是否出现过全身发热的情况?
指(趾)甲颜色有改变吗?
病史清单
近期甲周是否受过外伤?是否有嵌甲?
近期是否有剪指(趾)甲过深、拔倒刺等情况?
是否经常穿不透气、过紧的鞋子?脚部出汗多吗?
是否有经常咬甲、吮指的习惯?
是否经常美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真菌镜检
其他检查:血糖检测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菌药物(口服):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
解热镇痛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324
甲沟炎风险自测
诊断依据
一般根据病史、典型的甲沟红、肿、疼痛、化脓等表现进行诊断。常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及指导用药。
病史
甲周轻微损伤、指甲修剪过度、拔甲沟倒刺等病史。
嵌甲史。
长期不当美甲史。
长期咬甲、吮指史。
手长期浸水或接触化学物质史。
手或足部过敏史。
反复发作者,可有糖尿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甲沟红肿、疼痛、化脓。
严重时,脓肿可向甲下及更深部组织蔓延。
慢性甲沟炎时,可出现肉芽组织、甲周皮肤与甲板分离、甲颜色及形态改变、甲板脱落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肿痛蔓延、有发热等症状时,常需要行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计数等了解感染情况。
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
急性甲沟炎时,从病变处取一些脓液做成涂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可确定致病菌大致类型。
感染严重时,需要将脓液涂片留取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细菌种类并指导选择敏感性抗感染药物。
真菌镜检
慢性甲沟炎时,医生常刮取病甲皮屑,行显微镜真菌检查。
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甲沟炎,可查见真菌孢子、假菌丝等。
其他检查
怀疑或合并糖尿病者,需要行血糖、尿糖检测。
在少见情况下,怀疑有梅毒、结核、麻风时,应进行相应的血液和病理学检查。
分期
根据甲沟炎的病程,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经典分期方法如下。
Ⅰ期
甲结构完整。
侧甲皱襞红肿,角化增生。
趾甲边缘有可能埋至红肿的皱襞中,无渗液。
挤压甲周可有疼痛感。
Ⅱ期
趾甲有较明显的变形。
持续加重的疼痛和脓液排出。
开始时流出液为稀薄的血清样分泌物,随着感染的加重,分泌物变为脓性并有臭味。
有肉芽增生但较轻。
甲沟较健侧深,但分开甲周组织仍可显露侧甲缘。
Ⅲ期
趾甲严重变形,甲板平面低。
侧甲襞慢性炎症以及周围软组织增生,形成炎性肉芽肿。
分开甲周组织不能显露侧甲缘,又可称为嵌甲性甲沟炎。
Ⅳ期
反复多次拔甲,甲面积明显减少。
两侧甲周有色素沉积。
慢性嵌甲形成,或出现螯钳样趾甲。
鉴别诊断
甲沟炎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不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果有复杂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具体判断。
治疗
治疗原则
甲沟炎的治疗主要是去除各种病因和缓解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症状较轻者,每天用温水泡手或脚3~4次,每次浸泡20分钟。
浸泡时,可添加1:1双氧水溶液,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去除病因及易患因素
慢性甲沟炎患者,首先应去除潜在的病因及易患因素。
保持手或足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期浸水,或洗涤剂、化学制剂的刺激等,做好劳动防护。
过敏者,应该查找过敏原并避免接触,有条件者可进行脱敏治疗。
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药物治疗
急性甲沟炎
治疗以杀菌消炎、消肿镇痛为主。
局部外用药
碘酊:还可以用3%的碘酊涂抹甲沟处,有控制感染的作用。
如意金黄散:一种外用中成药,可取少量,用凡士林或陈醋调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患处,有消肿镇痛的作用。
全身用药
抗菌药:感染严重,有扩散趋势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肌内注射抗菌药。
有条件者,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口服敏感抗菌药。
常用的抗菌药有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
非处方镇痛药:局部疼痛严重者,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慢性甲沟炎
局部外用药
全身用药
适应证:外用药物疗效较差,如果合并灰指甲的慢性甲沟炎,常需口服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伊曲康唑。
不良反应:用药后多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乏力等)、转氨酶升高等。
一般在服药前抽血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正常方可服药,服药1个疗程(一般为1个月)后需要再次复查肝功能。
物理治疗
未化脓时,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超短波、红外线、局部照射氦氖激光、半导体激光等物理治疗,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后,应行手术切开引流。
适应证
适用于急性甲沟炎脓肿形成,保守治疗失败,或者炎症广泛蔓延者。
手术方法
甲周脓肿者,沿甲沟旁纵行切开引流。
甲根脓肿者,则需要在两侧甲沟各作纵形切口,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条或乳胶片引流。
甲下脓肿者,要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脓液大量积聚时,需要将整片指甲拔去,然后进行清创处理。
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需要遵医嘱做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术前检查。
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应提前告知医生,待血压控制、心功能改善、血糖控制达标方能手术。
如有不明确或担心的问题,提前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好心理准备。
术中配合
为了避免感染扩散,医生可能不会在病变邻近处局部麻醉,会有明显疼痛,需有心理准备,配合医生治疗。
术后管理
疼痛管理:如果疼痛严重,可遵医嘱适当服用镇痛药。
出血管理:术后48小时内,有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如渗血量多或出血不止,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预防感染:遵医嘱预防性服用抗菌药。
保持清洁:注意保持创口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创口污染或沾水,避免触碰或刺激创口,防止感染。
保护创口:拔甲创伤较大,甲床暴露时间长,愈合前应避免甲床受到磕碰、挤压等损伤,以免日后新生指甲畸形。
定时换药:遵医嘱定时到医院换药,一般开始时每日或隔日换药,以后间隔时间稍长至痊愈。
抬高患部:尽量抬高手术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限制运动:拔甲手术后,第1天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3天可适当小范围走动;术后1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预后
治愈情况
甲沟炎一般预后良好,经及时、正规治疗,多数患者均可痊愈。
接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一般15~20天可愈合,不影响指(趾)甲生长。
危害性
日常生活
甲沟炎往往有明显肿胀、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发生在足趾的甲沟炎,可影响穿鞋及行走。
心理健康
甲沟红肿,或指甲颜色和形态改变,会影响美观,造成心理压力。
如果未及时适当处理,或无法消除发病诱因,则可能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容易出现忧虑等不良情绪。
病情加重和复发
反复炎症刺激,可导致甲周肉芽组织增生。
有嵌甲、甲发育异常、长期美甲、长期受化学制剂或变应原刺激,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更容易复发。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
进食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猕猴桃等,以提高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等。
运动管理
足趾甲沟炎患者,适当减少运动,保护好患病的足趾,避免进一步损伤。
生活管理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治疗期间,应戒烟戒酒。
患处管理
注意保护指甲和趾甲周围的皮肤,穿宽松舒适的鞋子,避免进一步挤压、摩擦等刺激。
保持手、足卫生,勤清洗。
使用温和的清洗剂,洗完后完全擦干,保持干燥。
慢性甲沟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加热可以将其杀灭,因此不影响做饭。
从卫生角度考虑,建议尽量戴食品级手套并避免手指直接接触生食食物。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如果出现剧烈肿痛,伴有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疼痛突然减轻,皮肤颜色由红色转为白色,提示指(趾)骨坏死,也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诊治。
对于长期不愈的创面,应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判断是否发生骨髓炎,或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
随诊复查
规范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减药、停药或换药,并注意监测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就医。
定期复诊
遵医嘱定期复诊,尤其是手术后患者及慢性甲沟炎患者。
预防
手指甲沟炎的预防
加强劳动保护,预防手外伤。
适当修剪指甲,不要剪得过深。
用剪刀剪除倒刺,不能粗暴用手撕或用牙咬。
手指有微小伤口时,可用碘酊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护。
纠正儿童咬指甲、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
尽量减少甲油、美甲频率,防止劣质指甲油中的化学物质刺激,或美甲器具消毒不严,引发甲沟感染。
避免双手长期浸渍于水中或其他化学物质中,如有需要可佩戴防护手套。在工作完毕后立即用清水冲净及拭干。
手部避免接触过敏物质。
注意手、足养护,洗手或洗脚后,可以适当涂一些护手霜或凡士林。
足趾甲沟炎的预防
运动时,注意保护好足部,尤其是踢足球、打篮球等剧烈运动。
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对足趾及趾甲的挤压。
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以减少和避免甲沟损伤。
发现脚趾相互挤压时,可应用适量消毒棉等软物将趾缝隔开,防止脚趾甲受压扎入甲沟引发感染。
正确修剪趾甲,不要剪得过深,不随便修剪甲沟。
保持足部及鞋袜清洁、干爽,勤洗脚,及时更换潮湿的鞋子和袜子。
其他预防措施
慢性甲沟炎患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预防甲沟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