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灶
概述
钙化灶是机体非骨和牙齿部位形成的钙沉积灶,常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继发于组织局部损伤后形成的纤维化瘢痕,可因各种炎症或代谢性疾病引起
特殊部位钙化灶、钙化灶增大或出现相应伴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主要是针对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采取预防或治疗,局部症状明显者需要对症处理
定义
钙化灶是组织内部异常形成的钙沉积灶,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一般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例如,在B超中表现为强回声,X线或CT中可表现为高密度改变,呈白色斑点或团块。
骨骼和牙齿是正常钙质沉积的部位,异常钙化灶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段,男女出现率均等。
发生机制
钙化灶由钙质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形成,多种因素可促进钙化灶形成。
血清钙、磷水平升高,如血钙升高或钙磷乘积升高至>70mg2/dL2(正常值约为40mg2/dL2)时更容易导致钙质在器官组织中沉积。
局部组织pH值升高,钙盐更易在碱性环境中沉淀,例如胃、肾、肺等器官会分泌游离氢离子,创造出相对碱性的组织环境,从而易形成钙化灶。
此外,肺尖的通气-血流灌注比增加,导致末端毛细血管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故肺尖pH值高于肺底,因此肺尖比肺底更易出现钙化灶。
当由于多种病因导致器官出现组织损伤、局部坏死时,在组织修复形成纤维化瘢痕的过程中更易出现钙化灶。
类型
根据直径大小不同分类
根据直径大小不同,可分为微小钙化灶(直径≤1mm)和大钙化灶(直径>1mm)。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钙化灶分为肺钙化灶、心脏钙化灶、淋巴结钙化灶、乳腺钙化灶、肝钙化灶、脾钙化灶、前列腺钙化灶、肾钙化灶、颅内钙化灶、皮肤钙化灶、关节钙化灶等。
表现
钙化灶本身无特异性症状,一般是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但钙化灶可见于多种疾病,根据疾病因素不同,可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症状特征
如果钙化灶体积显著增大、尤其出现在浅表部位,则可明显触及。例如,皮肤钙化灶可在皮肤表面触及硬质结节。其他部位,尤其深部器官组织的钙化灶,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大钙化灶,显示为巨大的白色点或划线。多为非癌性,无需进一步检查或随访。
微钙化灶,显示为精细、白色小斑,类似于盐粒。通常为非癌性,但有些可能是癌症的早期迹象。
伴随症状
伴随多尿、烦渴、厌食、恶心、便秘、无力等表现,可能见于高钙血症。
伴随血钙升高、纤维囊性骨炎、骨折、肾结石等表现,可能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伴随肿物形成、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表现,可能见于肿瘤性疾病。
伴随少尿、水肿、血肌酐升高、贫血等表现,可能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伴随活动后气短、胸闷、胸痛、下肢水肿等表现,可能见于冠状动脉钙化所致冠状动脉狭窄。
伴随突发单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可能见于心脏瓣膜钙化脱落形成脑梗塞。
原因
疾病因素
以下仅枚举出可能导致钙化灶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你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常见疾病
导致血钙升高的疾病
良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感染性疾病
当某些器官发生慢性炎症时,可引起细胞持续在损伤及愈合中交替进行。若在愈合过程中有钙盐沉积,则此处愈合后就会有钙化灶形成。
结核:结核感染是钙化灶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不同部位组织器官的结核感染后可出现钙化灶的表现,包括肺、淋巴结、肾上腺、肝脏、脾脏、颅内等。
其他疾病
肾衰竭
肾衰竭患者(尤其是血液透析者)可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骨释放钙和磷,促进钙化灶形成。
非感染炎症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当钙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层上时会发生冠状动脉钙化,同样可沉积在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中出现钙化,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对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预测作用。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如长期吸入空气质量欠佳,或长期吸入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的异常物质,可能导致肺内长期慢性炎症性改变,增加肺内钙化灶形成的风险。此外,若不同地域水质中钙离子含量高,长期饮用则更易出现钙化灶。
药物及其它物质因素
如长期、过量服用钙片或维生素D等制剂,则可能引起血钙升高、增加钙化灶形成的风险。
就医
钙化灶通常较小且无明显症状,不需要就医;而出现体积增大或伴其他伴有其他症状,需要就医进行诊疗。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随访过程中钙化灶伴局部结节/空洞性病变进行性增大。
钙化灶体积大,导致局部器官出现明显压迫症状、严重影响生活。
钙化灶体积大,导致局部器官功能出现显著损害。
骨质疏松明显、易出现骨折,与年龄不匹配时。
伴随明显的多尿、烦渴、厌食、恶心、无力或体重下降等。
伴随发热、乏力、盗汗、咳嗽的症状。
以下情况必要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钙化灶局部病变增长迅速,出现出血、局部压迫的症状。
出现明显胸闷、胸痛,持续不缓解。
突发偏身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的症状。
就诊科室
出现钙化灶建议首诊就诊于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
根据钙化灶及伴随症状出现的部位,可能需要于相应科室就诊:
肺钙化灶,及伴发胸闷、胸痛、咳嗽,可能需就诊于呼吸内科或胸外科。
肝钙化灶,及伴发恶心、黄疸、厌油、肝功能损伤,可能需就诊于消化内科或肝肝外科。
甲状腺钙化灶,及伴发畏热、手抖、心悸、排便次数增多、消瘦,可能需就诊于内分泌科。
乳腺钙化灶,及伴发乳房疼痛、乳腺结节、乳房皮肤异常改变、乳头溢液,可能需就诊乳腺外科。
颅内钙化灶,及伴发头痛、头晕、精神及神志异常,可能需就诊神经内科。
如伴发发热、盗汗、咳嗽,可能需就诊于感染内科。
心脏瓣膜钙化灶或冠状动脉钙化灶,可能需就诊心血管内科。
由于导致钙化灶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发现的钙化灶?
分布在什么部位?单发还是多发?大小是多少?
是否伴随多尿、烦渴、厌食、恶心、便秘、无力等症状?
是否无外伤诱因的情况下,仍容易出现多部位骨折?
是否伴随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
近期是否未主动控制体重但仍出现显著体重下降?
病史清单
是否长期服用钙片、维生素D制剂?剂量是多少?
既往是否有慢性感染史,如结核病、细菌及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既往是否存在慢性肾衰竭病史?是否需长期透析治疗?
既往是否存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肉芽肿性疾病?
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控制情况如何?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根据钙化灶部位不同及存在不同系统的伴随症状,医生将选择不同的检查。
身体检查
医生会对就诊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精神状态等)先进行检查判断。
视诊:观察营养状态、皮肤黏膜是否存在黄染。
触诊:触诊胸前、脖子、腋窝、腹股沟周围等,可查看相应部位浅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此外,会根据钙化灶的具体部位进行触诊,如评估甲状腺是否肿大及合并结节;乳腺是否可触及结节、压痛、溢液;触诊腹部,评估是否存在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及肝脾肿大。
叩诊:医生可能会叩诊肝脏、肾区评估是否存在叩击痛。
听诊:必要时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甲状腺杂音及肺部的呼吸音情况。
常规检查
通常钙化灶不需进一步处理,但如合并伴随症状,医生可能会选择以下检查进行评估:
甲状旁腺素(PTH):如PTH升高,可提示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可提示存在肝功能异常。
结核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PPD试验:如T-SPOT.TB显著升高或PPD试验阳性,提示可能既往存在结核感染史或目前存在结核活动性感染。
血、便寄生虫检查:血清寄生虫抗体阳性、粪便寄生虫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寄生虫感染。
肿瘤标记物:若CEA、AFP、CA19-9、CA242、CA724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肿瘤;CA125、CA153升高提示可能与妇科肿瘤相关;PSA升高提示可能与前列腺肿瘤相关。
其他常见检查
影像学检查:钙化灶在X线、CT中表现为高密度影,在B超中表现为强回声影;根据上述影像学中的表现可评价钙化灶的分布范围、大小、性质,具有杆状、线状或分支形态的微钙化则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
组织病理:如高度怀疑肿瘤性病变,必要时可能需行病变部位或肿大淋巴结活检术,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评价是否存在肿瘤性病变。
缓解与治疗
钙化灶一般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而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如钙化灶增长迅速,出现出血、局部压迫等表现,或出现引起钙化灶的疾病的相应表现,则需积极治疗。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注意休息,避免过量日光暴露,定期体检、及时治疗。
饮食方面
避免摄入大量含钙食物,规律饮食,均衡营养,多饮水。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富含磷食物的摄入。
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情,应注意避免情绪较大波动,减少工作及生活压力。
药物应用
避免过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局部护理
如钙化灶位于浅表部位,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抓挠、刺激、破损。如有破损及时换药,避免局部感染。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经医生诊断后,如果钙化灶分布范围广、且出现明显压迫症状,可考虑外科就诊评估是否可行手术切除,以缓解症状;伴随其他系统疾病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出现细小密集的钙化灶,且呈杆状、线状或分支形态,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的倾向,建议及时专科就诊,尽快评价钙化灶的性质,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进行下一步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引起钙化灶发生的不同部位及不同系统的基础疾病,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以下列疾病为例:
慢性肾衰竭
高磷患者可限制饮食中磷酸盐的摄入以及应用口服磷酸盐结合剂,可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首先限制膳食磷摄入量(900mg/d)。鼓励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膳食磷摄入,同时维持优质蛋白饮食。如果进行了膳食限磷但仍持续存在高磷血症,可以考虑应用磷结合剂。建议首选用不含钙的磷结合剂。
对于难治性高磷血症,必要时可考虑延长血液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可有效降低磷酸盐水平。
慢性感染性疾病
可根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及感染病原学分类,决定抗感染治疗方案。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