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
概述
无痰或痰量很少的咳嗽
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但环境因素、胃食管反流、药物不良反应等也可导致
频繁、长期或剧烈的干咳,应及时就医
轻微干嗽通常无需药物治疗,症状明显时可使用非处方药镇咳
定义
干咳是指无痰或每天痰量不超过10毫升的咳嗽类型。
发生机制
干咳属于咳嗽的一种类型,所以干咳的发生机制其实与咳嗽的机制是一致的。
而咳嗽是由于大脑的延髓中掌管咳嗽的中枢系统受刺激引起的,这个过程有的是由大脑主动控制,称为即自主咳嗽;也有些是由耳、鼻、咽、喉、支气管、胸膜等脑外部位受刺激引发,称为非自主咳嗽。
某些咳嗽在发生过程中,可能不会出现呼吸道异常分泌物,也不会导致出血,就不会出现咳痰;当然,一些本身伴有咳痰的疾病在病程初期或者病情较轻时,也可暂时表现为干咳。
类型
按照干咳的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急性干咳、亚急性干咳和慢性干咳。
急性干咳: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亚急性干咳:持续3~8周。
慢性干咳:持续8周以上。
表现
咳嗽持续时间、咳嗽音调等特征有助于对病因的鉴别诊断。
症状特征
持续时间
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内的咳嗽,常见于普通感冒,多数能自发缓解。
亚急性咳嗽是指持续3~8周的咳嗽,可能是急性咳嗽的迁延,也可能是慢性咳嗽的发展过程。
慢性咳嗽是指8周以上的咳嗽,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其他慢性疾病。
咳嗽音调
声音嘶哑:常提示声带功能受损所致。
音色似鸡鸣:表现为连续、阵发性剧烈咳嗽,伴有高音调、类似鸡鸣的吸气声,可见于百日咳、会厌炎、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等。
音色似金属音:因气体通过狭窄的气道,产生相对高音调的呼吸音的咳嗽,常见于气管支气管直接受压的疾病。
声音低微:因身体极度衰弱或声带麻痹,导致咳嗽无力,多见于全身状态较差者。
伴随症状
伴发热: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
伴气短:提示可见于肺部慢性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原因
干咳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导致干咳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是非药物因素所致,如环境、精神心理、药物等。
疾病因素
急性干咳
常见的病因为普通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新冠感染也成为急性干咳的重要原因。
亚急性干咳
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 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等。
慢性干咳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常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以慢性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也可表现为干咳。
常伴有打喷嚏、鼻痒、鼻分泌物增加和鼻塞等,可有鼻后滴流感、面部疼痛及嗅觉障碍。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痰嗜酸粒细胞增高。
主要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唯一的临床症状。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直立位以及体位变换时,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
变应性咳嗽(AC)
是指某些慢性咳嗽具有特应质,痰嗜酸粒细胞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但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
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多为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咳嗽,常伴有咽喉发痒。
其他疾病
如慢性咽炎、肺炎等,也可能出现长期干咳。
非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吸入刺激性气体、吸入冷空气、吸烟、呕吐物或其他异物误入气道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干咳,有些时候也可能会出现痰液。
精神心理因素
指精神心理原因导致的习惯性咳嗽、心理性咳嗽,常见于儿童。
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药物可能会引发咳嗽,但对于咳嗽是与上述药物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常需要医生来综合判定。
就医
偶发的单纯干咳若未影响生活或造成身体明显不适,可先适当观察,暂时无需特殊处理。但若干咳持续或伴发其他症状,则应该及时就诊。
就医指征
门诊就医
干咳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
干咳已明显影响自己或他人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干咳明显加重,或者出现咳痰、发热等伴随症状。
近期有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区域旅居史或暴露史等。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现持续咳嗽症状。
急诊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
咳出较多血液。
吸入异物且无法及时排出。
伴随明显的胸痛。
出现干咳后意识丧失。
就诊科室
干咳患者通常建议首诊就诊于呼吸内科或全科医学科。
不满14周岁的患者一般需儿科就诊。
如出现危急情况,可先急诊科就诊,平稳待病情后再酌情相到科室就诊。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对病因进行初步判断后,建议转诊到不同的科室。例如,伴明显的反酸、烧心症状,可能需转诊于消化内科。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干咳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少量咳痰吗?痰是什么样的?
多长时间咳一次?
咳嗽有没有规律?有没有加重或缓解因素?
有没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
病史清单
若有相关疾病,有没有长期或正在服用的药物?
是否长期吸烟?
工作与居住环境怎样?有没有粉尘、特殊气味等?
家人是否有类似症状?
相关检查
结合干咳的常见病因,呼吸系统相关的检查会是医生检查的重点,也会酌情考虑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
体格检查
包括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呼吸、脉搏等。
咽部黏膜是否充血,咽后壁是否有淋巴滤泡增生,是否有黏性分泌物附着,鼻黏膜是否苍白水肿或充血 。气管位置是否有异常,颈部、腋下、锁骨上淋巴结是否有肿大。
使用听诊器在患者胸部、背部检查是否有呼吸音变化、干湿啰音。
常使用听诊器听诊心脏,必要时会进行叩诊,此时需要露出胸壁。
常规检查
血常规
感染后咳嗽是干咳的常见原因之一,此类患者需要检查血常规。
X线胸片或者CT检查
X线是较为基础的检查,可排查是否存在某些肺部明显病变,如肺部感染。
CT检查能够更清晰的明确胸部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高分辨CT检查。
特殊检查
变应原皮试和血清IgE检查
用于诊断变应性(过敏性)疾病,可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过敏情况。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在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重要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查方法,有助于慢性干嗽病因学的诊断和指导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24h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监测
用于排查胃食管反流病,通过实时监测食管pH值变化及食管腔内阻抗可判断反流与咳嗽的关系。
支气管镜检查
通常用于通过常规检查与治疗依然无法明确咳嗽原因的患者,用以排查气道腔内病变。
痰液检查
部分干咳患者也有少量痰液,必要时也会进行痰液检查。
怀疑感染的患者,医生可能留取痰液进行痰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发现适合治疗的抗生素种类。
怀疑肿瘤的患者,把痰液中的细胞分离出来进行细胞学检查,常用于排查呼吸系统肿瘤。
缓解与治疗
轻微的干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加强非医学手段进行调节,并适当观察症状变化。
严重或者长期的干咳,应该及时就诊,排查病因并进行治疗;但干咳原因较多,有些疾病能够根治,而有些疾病只能以控制病情为目标。
缓解措施
戒烟
对于肺癌、慢性咽炎等多种疾病导致的干咳,戒烟是必须的治疗措施。
对于其他多数咳嗽,戒烟通常也有一定帮助。
避免诱发因素
如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烟尘、雾霾等,特别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避免接触过敏原诱发咳嗽以及其他症状。
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
天气干燥时,合理使用加湿器,有助于保护鼻腔黏膜及咽喉。
清淡饮食
咳嗽期间,饮食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调节情绪
长期频繁干咳,会导致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应该注意调整。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干咳患者痰液极少,甚至没有痰液,可能会开具镇咳药,一般不会使用祛痰药。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时,可适当给予镇咳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对应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具体治疗可参考各疾病词条。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包括避免过饱、睡前进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等。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
EB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治疗后咳嗽很快消失或明显减轻,但可能出现表现为口干、声嘶、咽痒、胃部不适及心悸等不良反应。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