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
概述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功能的异常
主要有食欲减退、乏力、黄疸、腹胀等
主要由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等引起
发现肝脏指标异常时请及时就诊
定义
"肝不好"是一个非专业的通俗说法,通常用于描述肝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或肝脏疾病。
肝脏由于具有强大的再生功能,所以在肝脏受损的初期,会有一些肝功能的异常,但是本身并不能产生特别明显的症状。除非做一些实验室的检查,抽血化验才可能会发现肝功能的异常,这种异常包括转氨酶、一些其他的肝脏合成物质的异常。
发生机制
不同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发病机制不同。
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出现肝细胞弥漫性变性、细胞肿胀、肝细胞点状或灶状坏死以及炎细胞浸润等。
酒精导致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或酒精的代谢产物对肝脏造成的炎症反应,逐渐出现肝细胞坏死,逐渐发展为结节、纤维增生、肝纤维化,最后出现肝硬化。
类型
肝不好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肝炎
肝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
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通常病程较短,患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慢性肝炎则病程较长,可能导致肝脏功能逐渐恶化。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表现为肝细胞大量损伤和死亡,肝脏结构重组,正常肝组织被纤维化组织所替代。肝硬化可能由慢性肝炎、长期饮酒、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原因导致。
药物性肝损伤
是指由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产物引起的肝损害,大多数患者停药后可恢复。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状况,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脏肿瘤
表现
症状特征
肝功能异常初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肝功能异常的加重,患者可以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及水肿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
伴随症状
出血倾向
患者可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慢性病容
表现为面色晦暗,特别是眼圈周围,口角发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等。
黄疸
内分泌系统失调
男性性功能减退、乳房发育,女性不孕及闭经。
原因
疾病因素
病毒性肝炎
急性甲型病毒肝炎
是指感染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冬春季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急性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的,不会转为慢性,也不存在病毒携带状态,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
急性甲型肝炎存在极强的传染性,可能是食物或水被污染,由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是甲肝患者和隐形感染者。
急慢性乙型病毒肝炎
指感染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感染乙型肝炎潜伏期长。
急性乙型肝炎时患者可有畏寒、发热、乏力、黄疸、食欲不振等表现,后期可黄疸逐渐消退、症状逐渐消失,肝功能主检恢复,总病程的时间约2-4个月。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是指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常见的症状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甚至有的患者以呕血为首发表现而就诊。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见蜘蛛痣、肝掌、肝大等,当出现肝硬化的时,患者可有腹腔积液、下肢水肿。
急性重型肝炎
急慢性丙型肝炎
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血液传播。
急性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恶心等,大约55%-85%的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并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
急性戊型肝炎
流行特点类似于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无慢性化,预后良好。
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多数有发热、乏力、恶心等不适。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病程6-8周。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导致的慢性疾病,多见于女性。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隐袭,过程缓慢;常与其他免疫系统疾病共存,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病人一般状况良好,也有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是一种少见的、原因未明的胆管炎症性狭窄性疾病。特征是肝内外胆管炎症和纤维化。
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
酒精性肝损伤
初期可无临床症状,也可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可无症状,部分患者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肝硬化
主要由慢性肝炎、长期饮酒、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原因导致。
肝硬化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一般来说,早中期(代偿期)肝硬化症状较为隐匿,不易主观感受到;而终末期(失代偿期)症状较为明显,出现如腹水、消化道出血、黄疸等症状。
肝癌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
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可能会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如肝区疼痛等,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
非疾病因素
药物性肝损伤
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引起的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瘙痒等,还可能伴有右上腹不适、静脉曲张、凝血功能障碍等。
就医
就医指征
发现肝脏功能指标异常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发现肝脏指标异常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出现消化道症状(食欲差、乏力等)持续的时间?
食欲差、乏力等发作的时间?
病史清单
是否在服用什么特殊药物?
是否有暴饮暴食、油腻饮食等饮食习惯?是否长期喝酒?
是否感染过肝炎病毒或家人感染过肝炎病毒?
是否得过其他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否接种过肝炎病毒疫苗?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
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若血清AST也升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但在重症肝炎时,可出现胆红素不断升高,而转氨酶反而下降,即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
血清蛋白作为肝脏蛋白代谢的生化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肝功能损伤致胆红素升高,除了肝内外淤胆型肝炎外,胆红素水平与肝损伤严重程度成正比。对于胆汁淤积型,需要关注谷氨酰转肽酶的变化。
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能敏感反应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状况,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价值。
甲胎蛋白检查(AFP)
血清AFP是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动态变化及与ALT AST的消长关系,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乙型肝炎:HBsAg与抗-HBs、HBeAg与抗-HBe、抗-HBc;血清中HBV DNA阳性,直接反应HBV活跃复制具有传染性。
丙型肝炎:HCV-RNA检测,只要HCV-RNA阳性,就可以诊断。
戊型肝炎:检测血清中抗-HEV IgM。
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
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
肝脏穿刺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对于可疑的药物性肝损伤,可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腹部彩超检查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并且可以帮助判断胆道情况,有无结石等。
腹部CT可帮助动态检测病情进展,及时发现肝脏占位等。
腹部MRI检查显示和分辨率优于CT和彩超,可用于肝癌的诊断。
肝瞬时弹性成像
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组织硬度,可评估肝纤维化分期,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生活饮食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肝脏需要休息。
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或各种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烧烤或防腐剂、添加剂较多的亚硝胺类腌制食物;也要戒烟戒酒。
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时,进食应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恢复期给予充分的热量及高蛋白饮食,且不宜饮酒。同时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等。
适当锻炼
急性期卧床休息。
慢性期每天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才能有效调节身体免疫力。
心态
放松心情非常重要,心态要平和,不要过于紧张、过于忧虑、抑郁,对于肝脏的恢复不利。
另外,肝不好的人本身就容易情绪暴躁、烦躁、易怒,也要控制好情绪,适当减少生活压力。
专业治疗
病毒性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治疗方面无特效药物,以支持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由于急性甲型肝炎是传染病,应当对患者进行隔离,隔离时间是自发病日起算共3周。
急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肝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差,大多数迁延不愈,少数发展为肝硬化。
急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HCV-RNA水平、HBsAg、合并疾病及用药情况。
若发展为肝硬化,且病情较重,可采取肝移植治疗;如果出现肝衰竭,可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
急性戊型肝炎
严格卧床休息最重要,动态检测肝功能。
如进食少或恶心、呕吐等,补液支持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如泼尼松或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
当进展至肝硬化时,肝移植是唯一能够挽救生命的手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服药6个月以上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化验指标,需注意晚期患者骨病加剧及并发细菌感染。
对于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治疗。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无特效药治疗,主要是对症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停用可疑药物,若停药后症状改善,则无需特殊治疗。
停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加快引起肝损伤药物的转化和代谢,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胆汁淤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
当出现难以救治的肝衰竭时,可考虑肝移植。
酒精性肝损伤
戒酒是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需注意酒精戒断综合征。
可给予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可给予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治疗。
当出现肝硬化及并发症时,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存在胰岛素抵抗者,可给予胰岛素增敏剂。
高脂血症时,给予降血脂药物3-6个月以上,注意检测肝功能。
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因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治疗乙型或丙型肝炎)、戒酒、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来减轻症状和减缓病情发展。如利用利尿剂来控制腹水、使用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对于严重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能够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法。
肝硬化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等,需要针对这些并发症进行治疗和控制,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肝癌
肝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术等。
手术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的手段,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对于不耐受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可以进行局部的消融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