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质增生
概述
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边缘形成“骨刺”
可无症状,或出现颈部僵硬、疼痛、四肢麻木、无力等
发病与年龄增加、慢性劳损、颈椎外伤等有关
有症状者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颈椎骨质增生是什么?
定义
颈椎骨质增生是发生在颈椎的骨质增生,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指骨骼边缘异常生长,形成骨性突起,目前被认为是人体骨骼运动系统老化的结果,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
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度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
发病情况
颈椎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颈椎骨质增生如何根治?
颈椎骨质增生是退行性疾病,没有根治方法。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调整姿势、纠正不良习惯、自我锻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症状或神经受压严重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切除增生的骨质,达到减压目的。
颈椎骨质增生最好的锻炼方法是什么?
颈椎骨质增生常见锻炼方法包括颈部肌力、活动度训练、中医传统运动以及有氧运动等,没有所谓“最好”的锻炼方法。
颈部肌力、活动度训练包括用力颈后伸、“米字操”等。
中医传统运动包括五禽戏、八段锦,可放松颈部肌肉,保持关节灵活性。
羽毛球、游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有利于恢复正常颈椎曲度,减轻椎管内压力。
哪些症状说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到神经?
当颈椎骨质增生压迫了神经根、脊髓等神经组织,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当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由颈、肩到上肢的放射性疼痛,用力、咳嗽、颈部活动时症状明显加重。
当脊髓受压时,可出现四肢麻木、力量减退、活动不灵活、双足有“踩棉花”感、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或排出困难等症状。
病因
颈椎骨质增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是颈椎老化的结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增加:骨质增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不可避免地出现肌肉含量下降,韧带松弛,这些变化会引起颈椎不稳定,为了维持稳定,颈椎代偿性地出现骨量增生的现象。
慢性劳损:慢性劳损会加速颈椎的损伤和老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不恰当的锻炼方式:颈椎突然地大幅度运动,如翻筋斗、以头颈部为负重点的倒立等。
长时间低头,缺乏颈椎活动。
不良的睡眠体位(枕头过高或过低):不良的体位会造成椎旁肌肉及韧带疲劳,长此以往会对颈椎稳定性产生影响。
颈椎外伤:外伤可能会对颈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也是导致颈椎骨质增生的一大因素。
症状
常见症状
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与骨质增生导致颈椎不稳,进而引发颈部肌肉痉挛有关,此类症状在活动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其他症状
当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神经、血管等周围组织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神经受压症状: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时,可出现沿受压颈神经根支配区走向的放射疼痛,四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步态不稳),严重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椎动脉受压症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一过性黑矇、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食管受压症状:发生在颈椎前缘的骨质增生,可能会压迫或刺激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如果经常感到颈部僵硬、疼痛,四肢麻木、无力,头痛、头晕等,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应用止痛药物,以免加重症状或掩盖病情。
建议家属陪同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骑行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颈部僵硬、疼痛,四肢麻木、无力,头痛、头晕等症状?
症状持续多久了?
日常行走有困难吗?
大小便情况正常吗?
病史清单
颈部是否受过外伤?
是否患有颈椎结核、颈椎肿瘤等疾病或其他骨科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检查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椎管造影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口服):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塞来昔布
肌肉松弛药(口服):氯唑沙宗、乙哌立松、氟吡汀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长期低头、枕高枕或低枕等不良习惯。
锻炼方式不恰当。
颈椎外伤史。
临床表现
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还可有四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颈椎两侧肌肉压痛。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是常规、首选的检查手段。
可观察骨质变化,骨质增生部位、程度及范围,还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疾病,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检查时避免携带金属物,并配合医生摆放体位。
其他影像学检查
包括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椎管造影等,此类检查可以更为直观地显示椎管内神经受累情况。
鉴别诊断
颈部肌肉扭伤
相似点:都可出现颈部疼痛、压痛等症状。
不同点:颈部肌肉扭伤时,颈部压痛在急性期较为剧烈,压痛点位于损伤肌肉,通常在颈部可触摸条索状压痛肌肉;部分患者未规律治疗,症状可能长期存在,逐渐转变为颈部肌肉慢性劳损;影像学检查无颈椎骨质增生即可鉴别。
颈椎结核
相似点:都有颈部疼痛,也可出现神经受累的表现。
不同点:颈椎结核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可有发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通过是否有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可鉴别。
颈椎肿瘤
相似点:都可有颈部疼痛症状,严重者均可出现神经受累的表现。
不同点:患者既往多有肿瘤病史,肿瘤导致的疼痛不因活动和体位改变而变化,疼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影像学检查可见椎体骨质破坏,肿瘤组织可压迫入椎管内等。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恢复颈椎活动能力,防止病情进展。
治疗原则:无明显症状者,无须特殊治疗;症状明显者,可根据症状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改善与调整睡眠状态
睡眠状态应包括枕头的高低和软硬、睡眠体位及床铺选择等。
睡眠时枕头不能太软,硬度、高度、大小应适中,仰卧时通常枕高10~15厘米为宜,侧卧时枕高应与肩宽一致。
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整个脊柱处于自然曲度,髋、膝关节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根据不同习惯,睡眠时可采用仰卧和侧卧,但不宜俯卧。
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
避免长期屈颈伏案工作,或者频繁做低头转颈动作等。
工作中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大约每隔1小时应活动颈椎、放松颈部。
自我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做健身操、游泳。
适当锻炼颈后部肌肉,方式为手指交叉放在脑后,头向后仰。
锻炼时注意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症状严重时应注意休息,不应急于锻炼。
物理治疗
对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有一定作用。
包括红外线光疗法、超短波疗法、局部热敷法、牵引、温泉疗法等。
注意避免暴力推拿和按摩。
物理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物治疗
用药提醒: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擅自使用或调整剂量。
非甾体抗炎药
可缓解疼痛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对洛索洛芬钠、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部分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会有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的不良反应。
肌肉松弛药
如伴有肌肉痉挛,可使用肌肉松弛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氯唑沙宗、乙哌立松、氟吡汀等。
手术治疗
适应证
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有加重趋势,症状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有严重的神经受压症状。
禁忌证
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有严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手术者。
处于感染性疾病急性期。
手术方式
主要采取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切除增生的骨质,达到减压目的。
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预后
治愈情况
颈椎骨质增生不能自愈。
无症状者,一般无须治疗,不影响正常生活。
有症状者,治疗后症状多可获得改善,并可处于长期稳定状态,但部分患者症状可能反复发作。
危害性
可出现颈部僵硬、疼痛,头痛、头晕,手臂麻木等症状,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困扰。
长期患有颈椎骨质增生并有症状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颈椎骨质增生可能导致颈椎病。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及睡姿。
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时,每隔1小时要稍微活动一下。
饮食上可多补充钙、铁等营养物质。
运动管理
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注重运动后颈椎部位的拉伸。
可学习中医的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用于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
可适当参加游泳等活动。
家庭护理
家人应给予关怀、鼓励,对伏案工作者提醒其休息。
预防
日常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视线与屏幕保持持平或略微仰视5~10°,避免长时间低头。
日常看书、看手机和工作时,每1~2小时后休息5分钟,活动肩颈,改变体位,消除疲劳后再继续工作。
改变不良的睡姿,可使用专门的枕头。
进行体育锻炼时注意强度,避免过度活动颈椎。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外伤或挥鞭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