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
概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本病常急性发作,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严重者可手术取栓。
病因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1.静脉血流滞缓
相关因素包括瘫痪、手术麻醉、长期卧床、术中使用止血带等。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如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
相关因素包括手术、外伤、输血等。
症状
1.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沉重感,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后症状加重,患肢皮肤颜色可正常,或呈紫红色,有时伴有发热、心率加快等症状,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相差0.5cm以上。
2.肺栓塞
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缺氧症状、心率加快等。
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
为首选检查方法,明确血栓部位,可见血流变细或消失,频谱连续低平或无信号,探头加压后,管腔不可压缩。
2.CT检查
下肢静脉、肺动脉CT见充盈缺损,可明确血栓部位、范围。
3.容积描记
对有症状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准确检测出静脉阻塞的部位。
4.静脉造影
可显示静脉的充盈缺损,明确血栓部位和范围。
5.肺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扫描
肺通气和血流灌注不匹配,显示放射性缺损或稀疏。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CT、静脉造影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2.手术治疗
3.其他
下腔静脉过滤器适用于抗凝治疗有禁忌、抗凝治疗无效或其他临床认为致死性肺栓塞的高危患者。
预防
1.基本预防
主动或被动活动、深呼吸及咳嗽、避免损伤血管内膜、低脂饮食、多饮水、控制血糖及血脂。
2.药物预防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
3.物理预防
可以采用梯度压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等,最好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