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
概述
胫骨骨折属于下肢骨折中的小腿部分骨折
常表现为小腿剧烈疼痛、肿胀、畸形、缩短,不能自行站立等
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及时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胫骨骨折是什么?
定义
胫骨骨折包括胫骨干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一般可以由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导致。
小腿骨有两根长骨,为胫骨和腓骨,胫骨是其主要的承重骨,位于小腿的内侧。
分类
根据骨折发生部位分类
胫骨干骨折:指小腿内侧长骨断裂,骨折后出现小腿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和异常动度。
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发生断裂,骨折后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根据骨折处皮肤完整性分类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有开放性伤口,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完整,无开放性伤口,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发病情况
胫骨骨折较常见。胫腓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9.45%,胫骨平台骨折占成人骨折的1.7%。
胫骨骨折手术后多久能脱拐走路?
脱拐走路主要取决于胫骨是否恢复稳定性和承重能力,需进行X线检查确定骨折愈合情况来判断能否脱拐。
一般来说成年人大约三到四个月即可脱拐走路。
儿童骨折后愈合较快,一般两到三个月便可脱拐走路。
老年人所需时间可能更长,约四到六个月。
胫骨骨折多久能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
胫骨骨折如果条件良好,愈合时间一般在2~3个月。受年龄因素影响,年龄越大,恢复所需时间更长。
受身体状况因素影响,身体状况较差、营养不足的,恢复所需时间更长。
受骨折类型影响,骨折较为严重,软组织损伤多的,需要更久恢复。
判断骨折恢复应在X线片下检测骨折线是否完全消失。
胫骨骨折什么时候开始锻炼好?
胫骨骨折一般在4~6周的时候可以开始锻炼。
这个时期骨折部已形成骨痂,有初步的稳定性,可以承受功能锻炼。
锻炼的大体原则为少承重,锻炼骨折部周围的肌肉群,保护胫骨支撑力以及周围肌肉群的运动能力。
一般可以通过拄双拐缓慢走路锻炼,随时间增加,可以逐渐增加腿部承重。
注意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跑、跳等剧烈运动。
病因
致病原因
胫骨骨折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一般发生于车祸和从高处坠落等情况。
间接暴力:从高处坠落时,足先着地,再向侧方倒下,会导致胫骨骨折。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打击小腿或膝部时,可导致胫骨骨折,如重物撞击或车轮碾压小腿或膝盖。
症状
主要症状
胫骨干骨折症状
小腿骨折部位立即出现疼痛,并且随疾病时间延长而加重。
骨折部位肿胀明显,触摸肿胀处,疼痛明显。
骨折有移位时畸形明显,可表现为小腿旋转、成角、缩短等。
骨折后,患肢多半不能进行负重活动,如站立、行走等。
胫骨平台骨折症状
膝部出现明显疼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多半不能负重、行走。
部分患者因皮下出血,几天后会出现皮肤淤青。
胫骨平台骨折创伤较大的患者,会表现为小腿肿胀,严重者可出现水疱、血疱,并且患肢由疼痛转为无痛,皮肤也变得苍白或者有大理石样花纹。
并发症
膝关节韧带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常因创伤后血肿、组织水肿及外包扎过紧等导致,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肢体持续剧烈疼痛、肌肉挛缩、皮肤温度升高、坏疽等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胫骨骨折的下肢需要长时间限制活动,血液回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可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甚至不敢着地等。
休克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或者损伤大血管等导致大量出血,可发生休克,相关症状包括皮肤嘴唇发白、肢体发凉、血压下降、昏迷等。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如果小腿或膝部外伤后,出现了小腿、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受伤后出现开放性伤口。
小腿或膝关节严重肿胀、疼痛,无法行走。
小腿或膝关节明显变形。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一旦发生车祸或严重外伤,不要试行站立,建议采取平卧位等待救援。
患者多有外伤史,就医前避免随意搬运患者,以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施救者可听从120调度员指导,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固定或等待救护人员处理。
如患者有明显外伤、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加压包扎伤口。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腿能动吗?有没有知觉?是否有麻木感?
小腿、膝关节是否出现疼痛、肿胀?
脚踝、脚趾能动吗?感觉正常吗?
这样的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是否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腿能动吗?有没有知觉?是否有麻木感?
小腿、膝关节是否出现疼痛、肿胀?
脚踝、脚趾能动吗?感觉正常吗?
这样的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病史清单
是否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诊断
诊断依据
一般医生通过受伤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无需鉴别。
病史
有小腿或膝部外伤史。
临床表现
受伤后出现小腿或膝关节疼痛、肿胀,不能行走(个别能行走,尤其是儿童青枝骨折)。
影像学检查
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X线:为首选检查方式,可确诊大部分胫骨骨折。联合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项目,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CT:较X线的分辨率与成像质量高,能够更清楚地反映骨折处情况,能准确判断骨折类型,提高诊断疾病的效率。
MRI:能够准确判断胫骨骨折部位、形态及程度,发现比较隐匿的骨折,明确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等部位有无损伤。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去除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血型、凝血功能等,来评估身体基本状况或者进行术前评估。
鉴别诊断
本病可通过病史、影像学检查确诊,无需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恢复胫骨的正常位置、韧带的完整性及小腿功能。
治疗原则:及早治疗,根据损伤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开放性胫骨骨折:首先要进行清创治疗,然后才能进行后续骨折复位、固定等治疗。
清创越早越好,伤后6~8小时是清创的最佳时间,对于污染严重的伤口需要多次清创和扩创手术。
清除皮肤表面异物时,生理盐水会带来刺痛感,需要忍耐。
胫骨骨折没有移位:可采取手法复位,支具或石膏固定患肢。
胫骨平台骨折伴关节腔积血:应将积血抽取干净,进行加压包扎,需抽出关节内积血或积液,加压包扎,以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后除去石膏。早期还应重视膝关节康复训练。
粉碎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手法无法修复的骨折可采用骨牵引治疗,牵引时间为6周左右。在牵引下应当早期加强踝关节的功能锻炼,以防发生失用性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内固定术:大部分胫骨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常使用髓内钉和/或接骨板螺丝钉固定。
外固定术:临床上往往将外固定术作为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临时固定方法。主要适用于难以短期进行内固定或其他手术治疗,却又需要早期固定患者,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患者,在软组织情况允许时,可能会更换内固定。
生物植骨:骨折通常合并关节的压缩,常需要使用自体骨或者人工骨填充压缩的部位。
关节镜术:部分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较切开内固定术创伤小、便捷。
其他治疗
存在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需首先处理神经血管损伤。存在韧带损伤的患者,可进行韧带重建。
闭合骨折内固定术后需静脉使用头孢菌素24小时,开放骨折术后需加用氨基苷类抗生素。
术后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
术后可进食粥、面等半流质食物。注意术后不宜马上进补,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肥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类、奶制品等,配以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注意摄取足够的钙质(如奶类、动物骨头、芝麻等),有助骨质坚硬。
保证每日饮水量达1500~2000毫升。
伤口护理
已拆线:2~3天勿沾水,保持伤口清洁,不需主动涂抹消毒液。
未拆线:到医院门诊换药,应保持伤口干燥,跟踪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再拆线。
术后并发症
康复治疗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增强肌力,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踝泵运动
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绕运动”为1组运动。
每组最大范围的运动保持5~10秒,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
该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锻炼。
仰卧位或坐卧位,患肢固定,膝关节伸直、下压床垫(或可在膝下放一卷好的大毛巾,膝关节伸直、下压毛巾),绷紧大腿肌肉,感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有效。
每天运动3~4组,每组10~20分钟,每分钟3~5次。
直腿抬高练习
仰卧,患侧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功能位,抬高患肢,抬腿高度为10~20厘米,每次在最高位处保持5~10秒。
每组做10~20分钟,每天2~3组。
侧腿抬高练习
侧卧,直腿抬高肢体,每次保持5秒。
每组做10~20分钟,每天2~3组。
膝关节被动/主动屈髋屈膝练习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膝关节被动/主动屈髋屈膝练习。
一般从屈膝30°开始,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根据耐受情况,每天增加10°~15°,使屈膝达100°~120°,并逐步过渡到主动屈膝。
下地活动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戴石膏托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8~12周内应避免负重。
关于负重时间及负重量目前还没有具体标准,根据骨愈合情况,一般建议3个月后完全负重。
长期使用助行设备,可能在脱离设备后无法立刻适应正常步态,可以进行水中步行训练或反重力跑步机的步行训练。
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要量力而行。
不能停止运动或过激运动。
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平时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循环。
预后
治愈情况
经积极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关节不稳定、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需要坚持进行康复治疗。
极少部分患者有骨不连发生。
预后因素
影响胫骨骨折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常见影响因素如下。
年龄:年轻患者的骨再生能力强,治疗时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较多,预后相对较好。
骨折类型:骨折伤情复杂、合并伤多者,预后较差。
治疗时机:尽早确诊、及时治疗,可以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康复情况: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及膝关节僵直等症状。
危害性
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创伤后骨关节炎等后遗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其出现压力过大、焦虑等不良情绪。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多食用清淡、高纤维素、高钙、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蔬菜、豆制品、鱼汤、蛋类等,有利于预防便秘,促进骨质生长。
避免饮酒、吸烟(是导致骨不连的重要原因)以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管理
不要过早进行负重训练。建议在治疗后3个月左右,根据复查结果,逐渐开始扶拐负重训练。
生活管理
保持石膏清洁、干燥。
如果石膏外面染有污物,可用毛巾蘸肥皂水擦洗,但水不能过多,以免石膏软化变形。
洗澡可使用2个塑料袋包裹石膏,每个塑料袋分别用胶带固定于皮肤。清洗身体时,石膏置于浴盆或淋浴区域以外。
如果不小心弄湿石膏,可用吹风机冷风吹干石膏。不要使用暖风或热风,否则可能会灼伤皮肤。
如果石膏下皮肤瘙痒,可使用吹风机向石膏内吹凉风。不要往石膏内放入任何物品来抓挠皮肤。
如果石膏下肢体疼痛,可使用冰袋冷敷,一次15分钟,每1~2小时1次。如果疼痛剧烈,要及时告知医生。
随诊复查
建议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有助于医生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确定解除内固定的时间。具体复诊时间请咨询医生。
如果治疗后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复诊。
伤口感染(红、肿、热、痛),有不正常分泌物或发热。
跌倒或碰撞造成疼痛。
肢体出现发紫及肿胀。
患肢疼痛且有移位情况。
预防
坚持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日常可以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豆类等。如果确诊有骨质疏松,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补钙、补充维生素D。
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造成的造成骨折。
老年人容易摔倒、骨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室内采光充足,室内地面建议使用防滑材料,保持地面干燥。
注意室内家具摆放,不要挡路,常用物品不要放在高处。
浴室安装扶手、防滑垫,夜间保留夜灯照明。
老人起身、起床时,要慢慢改变体位,防止晕倒、摔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