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
概述
骨折处疼痛、肿胀、畸形等,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可出现骨擦音
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必要时需要急救
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风险
合理复位、固定后可自愈
肋骨骨折是什么?
定义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肋骨骨折不但会有局部疼痛、畸形等骨折症状,而且由于肋骨构成胸廓,内有肺、心脏等重要器官,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分型
根据骨折部位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分类
闭合性肋骨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肋骨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根据骨折肋骨的数量分类
单根单处肋骨骨折:只有一根肋骨,发生一处骨折。
单根多处肋骨骨折:一根肋骨发生两处以上骨折。
多根单处肋骨骨折:多根肋骨发生骨折,每根肋骨只有一处骨折。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两根以上相邻肋骨各自发生两处以上骨折,可导致胸壁失去完整支撑而软化,出现低通气状态,可能诱发呼吸衰竭。
发病情况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外伤之一,胸部外伤者中,约有40%发生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在全部创伤中约占10%。
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
患有骨质疏松症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绝经期女性等肋骨受伤时,也容易发生肋骨骨折。
恶性肿瘤如果转移至肋骨,容易发生病理性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是卧床休养还是到处走动?
肋骨骨折建议半坐位休养,急性期后可适度行走,但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
肋骨骨折早期不建议一直卧床平躺,避免咳痰不畅。最好采取半坐位休养,可以减少不稳定骨折端错位,缓解疼痛。
肋骨骨折急性期过后疼痛缓解,可以佩戴胸带进行适度的行走,但一定要避免剧烈的运动。
肋骨骨折多久能痊愈?
肋骨骨折一般8~12周达到临床愈合,由于个体因素或病情区别,时间并不完全固定。
1.单纯肋骨骨折:通过局部固定、休息、药物治疗,8周左右可逐渐恢复,甚至达到临床愈合。
2.多处肋骨骨折:有时可伴有开放性损伤,这种情况治疗相对复杂,治疗时间相对较长,12周左右才能好。
骨折愈合时间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等。
肋骨骨折睡觉姿势是什么?
肋骨骨折可以采取向健侧卧、平卧位或半卧位等睡姿,防止压迫受伤部位。
肋骨骨折后睡觉姿势的原则是不要压到患侧肢体,患侧卧位会加重疼痛或导致骨折断端刺破肺脏,发生肺部损伤。
患者可以采取向健侧卧、平卧位或半卧位等睡姿,以舒适姿势为宜。
病因
致病原因
肋骨骨折可以由创伤和骨骼疾病导致。
创伤:主要是指外界强大的暴力作用在受伤部位,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创伤导致的骨折又称创伤性骨折。
发病机制
肋骨生理特点
第1~3肋骨粗短,不易发生骨折。如外力巨大导致其骨折,常合并锁骨、肩胛骨骨折,以及颈部、腋部神经血管损伤。
第4~7肋骨长而纤薄,容易发生骨折。
第8~12肋骨都不易骨折,如果发生骨折,有可能合并腹腔脏器和膈肌损伤。
创伤性肋骨骨折
暴力直接作用在肋骨可使受力处向内弯曲折断,前后挤压暴力可使肋骨向外弯曲折断,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刀具、枪械等大多造成开放性肋骨骨折。
如果有骨质疏松,不需要过大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
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转移瘤等疾病可以破坏骨骼的正常结构,受到轻微外力可能会骨折。
症状
一般症状
局部疼痛
骨折后,骨折端可以刺激相关神经,引起疼痛。
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可加重。
如果按压受伤处,可有明显疼痛。
肿胀
暴力导致软组织损伤,也可导致软组织水肿。
功能障碍
肋骨骨折,特别是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肋骨失去了支撑功能。
可出现自主呼吸的反常运动,即吸气时骨折区胸壁内陷(正常为胸壁膨胀),呼气时相对外突(正常为内陷),称为连枷胸。
特有症状
胸廓畸形
胸廓失去正常外观,出现畸形。
骨擦音或骨擦感
其他症状
呼吸障碍
胸痛可使受伤者不敢呼吸,导致呼吸变浅、咳嗽无力。
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循环衰竭。
发热
骨折后短时间内体温一般正常。
出血量较大者,血肿吸收时可出现低热,多不超过38℃。
如果发生感染,则可出现高热,大多发生在开放性肋骨骨折者。
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休克:连枷胸等可导致胸腔两侧压力失衡,发生纵隔摆动,严重影响正常循环功能,进而发生休克。可表现为四肢湿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意识淡漠、昏迷等。
脂肪栓塞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发绀、烦躁不安、嗜睡等。
气胸、血胸:骨折端可划破胸膜、血管等,引起气胸、血胸,表现为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口唇发绀等。
肺不张、肺炎:胸痛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潴留,呼吸变浅,容易感染和发生肺不张。
重要内脏器官损伤,如肺、心脏等。
晚期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者容易发生,尤其是有慢性病、体弱、老年人。可表现为发热、咳嗽等。及时锻炼和下床活动可帮助预防坠积性肺炎。
压疮:容易发生在长期固定姿势卧床者,表现为皮肤和皮下组织溃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且不活动下肢者容易出现。症状可能有小腿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感染:常见于开放性骨折,可引起发热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受外伤后,如出现胸部局部疼痛,在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以及呼吸变浅、咳嗽无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受外伤后,如出现呼吸困难、胸廓变形、咯血、大量出血、昏迷等紧急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胸外科
患者也可能于胸外科治疗和复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多有外伤史,就医前避免自行搬运患者,以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如患者有明显外伤、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加压包扎伤口。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深呼吸、咳嗽、转动体位时疼痛是否加重?
是否出现咯血、发热等情况?
病史清单
是否有外伤史?怎么受伤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X线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胸部受到过外伤,包括主动外界打击(比如斗殴、车祸)和被动受伤(如跌倒)。
患有骨肿瘤等骨骼疾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绝经期女性。
临床表现
症状
有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胸廓畸形等症状。
体征
通过观察、触摸、按压、活动等,可能会发现以下情况。以下三个表现中出现一个,即可临床诊断为骨折。
外观出现畸形。
呼吸时出现异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处按压痛或叩击痛、局部肿胀、瘀斑等。
叩击胸部和胸部听诊,可以帮助判断有无发生气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如果出现发热,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计数、分类等指标判断是否发生感染。
血常规需要抽静脉血检查,一般不需要空腹。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了解呼吸功能受损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吸氧。
动脉血气分析需要采集动脉血,不需要空腹。
也可测定指尖血氧饱和度快速判断。
影像学检查
X线片
X线片是针对肋骨骨折和怀疑发生肋骨骨折者的常规、首选检查。
可以发现骨折线、骨骼移位等骨折典型改变,还可了解有无气胸等并发症。
即使已经明确诊断为骨折,也需要进行X线片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判断骨折移位情况,帮助确定治疗方法。
复诊时也需要做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X线片是一种放射性检查,检查时需要配合医生调整姿势。
CT
可用于骨折不明确但又不能排除者。
可以观察骨折块的大小、数量,关节面损伤、塌陷程度等,作为手术前的参考。
CT和三维重建是骨折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有放射性,检查时需要保持特定姿势。
鉴别诊断
肋间神经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胸痛。
不同点:肋间神经炎者大多没有外伤,疼痛常沿着肋间分布。影像学检查一般不会发现明显异常。如果是由带状疱疹引起,还可以在视诊时发现皮肤损害。
胸肌内筋膜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胸痛。
不同点:胸肌内筋膜炎者没有外伤,胸痛范围较广,呈弥漫性,触诊时可以发现皮下结节,影像学也没有异常发现。
胸壁软组织损伤
相似点:均会出现胸部疼痛、肿胀等。
不同点:胸壁软组织损伤疼痛在呼吸时大多不会加重,而且没有明显畸形、异常活动、骨擦感或骨擦音等表现,骨X线片没有明显异常。
治疗
急救
多发性损伤、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需要先急救。
如果怀疑骨折,都应当按照骨折处理。
医生会首先检查受伤者全身情况,如果处于休克状态,会尽快开始输血、输液。
包扎
如果有出血,可以通过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止血。
伤口处进行适当消毒后,使用干净的布或无菌敷料包扎。
如果骨折端已经戳出了伤口,而且已经发生污染,没有压迫重要血管或神经,不应复位,防止深部感染。
固定
固定可以减少搬运过程中对血管、神经等损伤,减轻疼痛。
为减少患肢活动,一般不用脱去衣物,如果肿胀严重,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
使用夹板、木板、树枝等把肢体固定在固定姿势,并可用布条等绑好,防止移动。
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上肢可以固定在胸部,下肢可以与对侧健康下肢捆绑固定。
固定时注意受伤者的反馈,观察受伤肢体,如果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皮肤发紫等情况,应当适当松绑。
转运
处理后如果病情稳定,应尽快转移至最近的医院治疗。
存在脊柱骨折时,应当采用滚动式搬动并俯卧位搬运,减少对脊柱的压迫。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是使用多头胸带或弹性胸带固定胸廓,以减少肋骨断端活动、减轻疼痛。
适合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以及胸背部、胸侧壁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壁软化范围小而反常呼吸运动不严重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镇痛药
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根据具体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
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可口服、外用或肌内注射使用。
注意本类药物的胃肠道出血、溃疡、穿孔等不良反应。
有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遵医嘱用药。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适用于中至重度疼痛,可口服或注射使用。
注意多汗、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不全者、驾驶员应慎用。
阿片类镇痛药
常用吗啡、哌替啶等。
适用于急性中、重度疼痛。
本类药物有成瘾性,须按相关管理规定使用。
注意事项
镇痛药须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使用。
适当的镇痛可以降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概率,减少机械通气,可避免手术,缩短住院时间。
通常采用口服或肌内注射镇痛剂。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需要持续有效的镇痛,可通过硬膜外、静脉、肋间神经阻滞、胸膜腔内镇痛等方法减轻疼痛。
其他药物
如果是开放性创口,有感染风险,会在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青霉素等。
可以服用维生素D、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及其他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帮助恢复。
可以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
手术治疗
肋骨固定手术
如果长期胸壁浮动而且不能脱离呼吸机,可选择常规手术或电视胸腔镜下固定肋骨。
使用Judet夹板、克氏针或不锈钢丝等固定肋骨断端。
如果需要开胸手术(比如大量血气胸),也可同时做肋骨固定手术
特殊处理
如果有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损伤,需要进行切开修复。
开放性肋骨骨折的伤口需要彻底清创。
如果皮肤有缺损,可以进行减张缝合,或采用植皮术。
如果创伤严重,无法重建或恢复肋骨正常结构和功能,可能需要去除相关肋骨。
术后护理
鼓励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早期下床活动,坚持戴胸带。
如果需要长期卧床,需要定期翻身,更换干净的床单,防止压疮。
适度按摩或主动活动下肢肌肉,必要时穿弹力袜等,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萎缩。
手术后需要注意观察伤口,如果有渗血、疼痛等不适,应当尽快请医生处理。
手术后住院时间与整体情况、恢复速度等有关,手术后一般1~2周可出院。
手术后患肢需要避免过度负重,防止固定松动,复诊时可根据情况拆除固定。
康复治疗
骨折的康复治疗对防止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术后并发症,尽早恢复功能十分重要。
骨折后1~2周内,康复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为主,可以使用物理治疗,配合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每组15次,每天3组,根据身体情况调整。
骨折2周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骼逐渐稳定,可以提高活动强度和范围。如可以在助步器帮助下锻炼,活动相邻关节,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骨折愈合,外固定拆除后是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此前康复治疗不足者,需要通过锻炼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功能。可以配合物理因子治疗、按摩、针灸、外用药物熏洗等。
其他治疗
如果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出现分泌物滞留,需要纤支镜吸痰和肺部物理治疗。
呼吸功能不全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也可起到“内固定”的作用。
休克者需要及时复苏,通过静脉输液等治疗。
如果有转移性骨肿瘤等原发病,还需要进行治疗,如放疗、化疗等。
预后
治愈情况
单个部位的肋骨骨折,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危害性
肋骨骨折可因疼痛、影响正常呼吸等,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能会因损害呼吸和循环功能,危及生命。
可能会出现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情况。
日常
日常管理
保护胸廓
肋骨骨折在固定之后暂时不要用力呼吸或过度活动,待情况稳定后逐渐开始康复运动。
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等,如果出现皮肤青紫、温度下降、麻木或剧烈疼痛等,需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治疗期间,需要他人协助洗头、擦浴等,可以向未受伤的一侧侧身,切勿压迫受伤部位。
可以采取向健侧卧等睡姿,防止压迫受伤部位。
避免负重、剧烈运动、大笑、深呼吸等,影响骨折愈合。
如果需要咳痰,可以由家属协助。家属可以一手呈碗状,以适当的力度叩击患者的骨折处以外的背部,可以促进排痰,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也不要拍打骨折及周边部位。
运动管理
肋骨骨折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可以正常呼吸和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骨折康复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活动,注意保护,防止再次受伤。
心理支持
肋骨骨折后,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需要调节心情,乐观面对。
家人、朋友需要多加鼓励,协助参加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恢复。
饮食管理
应在医生指导下膳食,并注意补充钙、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骨折早期(1~2周)
较小的骨折固定术后
术后早期即可开始进食,应以清淡、营养均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鸡蛋、瘦肉、豆类、新鲜蔬果等。
保证足够饮水,预防尿路结石。
较大的骨折固定术后
术后早期采用肠内或静脉营养。
待病情好转,遵医嘱逐步过渡为经口进食,并减少肠外营养,直至停用。
骨折中期(3~4周)
由清淡饮食转为高营养饮食,并保证足够的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每日500毫升)、动物肝脏(一周1~2次)、瘦红肉、虾皮、海带、豆腐等。
对于骨骼疏松及老年骨折患者,尤其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
每日保证饮水1600毫升,预防尿路结石和便秘。
骨折后期直至恢复阶段(5~6周)
饮食可逐步恢复正常,但应注意膳食均衡。
保证足够的牛奶摄入(每日300~500毫升),多晒太阳。
蔬菜每日应摄入400克(生重),其中深绿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水果每日200克(约一个拳头大小的量)。
复查随诊
定期复查有助于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时发现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
出院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复诊、换药、拆线,一般每3个月进行1次X线检查,直至1年。
预防
老年人、绝经期女性等,应当补充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适度运动、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
活动时注意安全,必要时可使用器械等进行保护,防止外伤。
老年人需要防止跌倒,可以选择摩擦力较大的鞋子,使用防滑垫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