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鞘癌
概述
毛鞘癌是一种毛囊漏斗部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在耳部出现溃疡性损害。本病是一种相当少见的毛源性肿瘤。好发于面部或耳部,可发生溃疡。虽属恶性,但不发生转移。
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症状
主要发生在老年人面部等曝光部位。皮损为单个,红色或皮色,直径0.5~2.0cm的丘疹、结节或斑块,表面常发生溃疡及结痂。
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虽有侵袭性,但不发生远处转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有明显毛鞘角化倾向。常有出血灶和(或)坏死灶,边界常呈挤压性生长。局部肿瘤组织完全代替了正常表皮,肿瘤细胞排列呈宽广带状,其下方并有呈蓓蕾状增生的组织向深部生长,类似毛发结构。肿瘤细胞核有异形性,胞核大,染色深,有病理性分裂象,胞质透明,内含糖原,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反应阳性,对淀粉酶敏感。肿瘤小叶周边细胞呈特征性栅栏状排列,核内有空泡形成,有时周边有明显的透明带环绕。肿瘤表达高分子量的角蛋白,癌胚抗原(CEA)和上皮膜抗原(EMA)通常阴性。
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本病特征为侵袭性损害中有部分含糖原的透明细胞。如果在透明细胞周围有明显增厚的PAS阳性的基底膜,则有很大诊断意义。许多毛鞘癌伴有大量角化,与透明细胞鳞状细胞癌有重叠表现,应注意鉴别。
治疗
毛鞘癌是转移率低的低度恶性癌,治疗以手术切除后植皮为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