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腺癌
概述
来源于男性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
主要症状是乳房无痛性肿块,可发生在乳头深面或乳晕周围,质硬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高雌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有关
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多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模式
定义
男性乳腺癌是来源于男性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男性乳腺癌临床少见,其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腺癌,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主要表现为乳头深面的无痛性肿块,也可发生在乳晕周围,质地硬。
目前,尚无针对男性乳腺癌的筛查指南,易造成诊断的延迟。所以,提高男性乳腺癌的认识对于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分型
男性乳腺癌通常表现为激素受体(HR)阳性。其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占比高达90%,孕激素受体(PR)阳性占比达8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在男性乳腺癌中占比约为2%~15%,低于女性乳腺癌中的占比。
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即三阴性乳腺癌占比最低。
发病情况
男性乳腺癌在临床中少见,在所有乳腺癌中占比<1%,病死率在男性全部恶性肿瘤相关死亡中不足0.5%。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大多在60~75岁,比女性乳腺癌患者晚5~1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与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更大,肿瘤分期更晚,激素受体阳性肿瘤更多。
病因
致病原因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致病因素尚未完全阐明,其与内分泌因素、营养/生活方式、遗传因素、长期接受电离辐射等有关。
内分泌因素
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增加男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既往有睾丸疾病如睾丸未降、畸形、损伤、切除术等,由于雄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雌激素水平的相对较高,增加男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使肝脏产生的内源性雌激素代谢障碍,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增加男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营养/生活方式
有研究显示,肥胖、低体力劳动、饮酒等均可增加男性乳腺癌风险。
遗传因素
约15%~2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约10%的男性乳腺癌有遗传倾向,其中BRCA1、BRCA2突变基因与男性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BRCA2基因亚型的侵袭性更强。其他与男性乳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还有PTEN、CHEK2、p53等。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伴染色体异常,如Klinefelter's综合征,即XXY综合征。因遗传了多余的X染色体,临床表现为睾丸发育不全、男性乳房发育、睾酮水平低下。这部分男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明显增高。
长期接受电离辐射
有研究显示,长期接受电离辐射也可能增加男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发病机制
因突变基因或过表达的雌激素等,导致乳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最终发展为导管内癌或浸润性癌。
肿瘤细胞从乳房的局部,沿着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浸润淋巴结。同时,还可以透过血管进入到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
症状
无痛性乳头深面、乳晕周围肿块是男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他临床表现还有乳头内陷、溢液、皮肤溃疡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主要症状
乳房肿块
无痛性乳房肿块是男性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通常位于乳晕深面,或是乳晕周围,呈进行性增大。
肿块质地较硬,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被推动。
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乳房局部隆起,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疼痛。
乳头内陷、溢液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可侵入乳管,将乳头牵拉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内陷等。
可出现乳汁样、清水样、血性、浆液性或脓性乳头溢液,溢液量可多可少。
乳腺Paget病在男性乳腺癌中的发病比例高于女性,因表皮内腺癌细胞浸润,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湿疹样改变,脱屑瘙痒,乳头出血及糜烂溃疡等。
乳房皮肤改变
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结缔组织浸润生长,癌灶周围的皮肤可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称“皮肤卫星结节”。
临近皮肤的肿瘤可破溃,呈“菜花样”改变。
区域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为同侧腋窝淋巴结。男性乳头乳晕下有丰富的淋巴管网,因此,即使很小的肿瘤也易在较早的时间,发生腋下及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转移可压迫腋静脉,影响上肢的淋巴回流而致上肢水肿。
转移症状
男性乳房皮下脂肪少,紧贴胸壁,因而肿瘤容易早期侵犯皮肤及胸肌,形成凹陷或溃疡。
就医
就医科室
乳腺外科或普通外科
若健康查体或自查发现乳房肿物、乳头溢液、乳房局部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若属于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或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建议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或防癌普查,可选择综合性医院的普通外科就诊。
肿瘤内科
若确诊为乳腺癌,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化疗等相关治疗时,可选择肿瘤内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心态平和,作为男性患者,需消除因乳腺疾病就医的自卑感和羞耻感。
穿着容易显露患处的衣服,尽量避免穿着紧身衣。
医生会询问病史和乳房检查,患者向医生详细描述病史,以免延误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肿物的位置?发现以来有无变化?质地软硬?是否光滑?活动度如何?
有无疼痛?
肿物是单发还是多发?
乳头有无溢液?溢液的颜色等。
是否有局部皮肤改变?
是否有腋窝或锁骨上下肿块,发现以来有无变化?质地软硬?是否光滑?活动度如何?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近亲属?
是否有乳腺疾病史?是否有乳腺手术史和外伤史?
是否因前列腺癌等接受过激素治疗?
是否患有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包含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磁共振、CT、核医学检查(如PET-CT)等。
病理学检查:粗针穿刺活检或病理切除活检等病理学报告单。
免疫组化:包括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
与女性乳腺癌类似,男性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评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既往乳腺癌和(或)卵巢癌家族史,携带BRCA1/2基因突变,诊断为Klinefelter's综合征等。
睾丸发育不全、男性乳房发育、隐睾等病史。
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史。
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
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乳头深面或乳晕周围无痛性肿块,包块质地较硬,边界常不清。
早期即可与皮肤或胸大肌粘连,并有乳头凹陷、溢液或溢血。由于男性乳腺组织较少,乳头受累可见于恶性过程的早期。
男性乳头及乳晕下有丰富的淋巴管网,而且腺体组织菲薄。即使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很小,也易发生局部淋巴结的转移,出现腋窝或锁骨上下淋巴结肿大。
影像学评估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的优势在于可同时检查乳腺及区域淋巴结的情况。
特征性超声表现为位于乳头偏心侧的低回声肿块影,边界较清晰或模糊,形态不规则。钙化的发生率较女性乳腺癌低,且较为散在。
较女性乳腺癌更易侵犯胸壁,可见粗大血流信号。
X线检查
乳腺X线是诊断男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特征性的X线表现为三联征,即肿块较小、界限清晰、多位于乳头偏心侧。肿块边缘也可呈毛刺状、小尖角征、彗星尾征等周围组织浸润征象。
其他恶性征象:皮肤粘连与增厚、皮肤溃疡等。
磁共振检查(MRI)
男性乳腺组织相对较少,MRI检查在诊断中未能显示出明显优势,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
恶性征象为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边缘弥漫性浸润;强化呈不规则环形或“向心式”,可见长毛刺征象。
CT检查
主要用于乳腺癌的分期,如可发现是否出现了胸部或腹部器官的转移。
PET-CT检查
能够发现一些比较小的转移灶和原发灶,另外进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还有助于在治疗之前进行正确的分期。
乳腺导管镜
乳头溢液未触及肿块者,可行乳腺导管内镜检查或乳管造影,亦可行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阳性发现。晚期出现远处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生化指标改变。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是诊断男性乳腺癌的金标准。根据病理学结果可进行分子分型,指导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检查方法
乳腺癌的病理学检查方法主要有空心针穿刺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切除活检等。
组织学分级
组织学分级是预后判断的重要因素。
浸润性乳腺癌通常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级别越高,危险程度越高。
免疫组化
对活检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帮助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免疫组化HER-2结果为“2+”时,需要进行原位杂交检测,明确是否存在HER-2基因扩增(阳性)。
分子分型
男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以激素受体阳性占比最高,即ER阳性和/或PR阳性、HER-2阴性多见,其中ER阳性占比约90%,PR阳性占比约81%。
HER-2过表达(阳性)占比低于女性乳腺癌,约为2%~15%。
三阴性乳腺癌占比最低。
肿瘤分期
TNM分期
乳腺癌TNM分期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分期系统,主要基于T、N、M三个要素,适用于乳腺浸润性癌、乳腺导管原位癌。
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主要指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外侵程度。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的个数和区域范围。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主要是其他器官也出现了癌细胞。
注:TNM后面会附加阿拉伯数字,数字越大,表示越严重。
临床分期
根据不同的TNM分期,最后确定出患者总的临床分期(预后分组),用罗马字母I、II、III和IV期表示。根据TNM分期进行组合,可把乳腺癌分为以下各期:
总体分期 | TNM分期 |
---|---|
0 | TisN0M0 |
ⅠA | T1N0M0 |
ⅠB | T0N1miM0、T1N1miM0 |
ⅡA | T0N1M0、T1N1M0、T2N0M0 |
ⅡB | T2N1M0、T3N0M0 |
ⅢA | T0N2M0、T1N2M0、T2N2M0、T3N1M0、T3N2M0 |
ⅢB | T4N0-2M0 |
ⅢC | 任何T、N3M0 |
Ⅳ | 任何T、任何N、M1 |
鉴别诊断
男性乳房发育症
相似点:两者均可表现为乳房肿胀和疼痛。
不同点:男性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而男性乳房发育症多见于新生儿、青春期,也可见于老年男性。影像学表现可协助诊断,如钼靶摄影上男性乳腺癌通常表现为偏心性乳晕肿块,边缘不规则,有尖刺,而男性乳房发育无此征象。最终以病理学确诊。
男性乳腺良性肿瘤
不同点:乳腺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楚,质中或软,活动度大,生长慢,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学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目的: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为临床治愈,晚期患者的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难以开展大型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因此,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多参考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
治疗方式: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综合模式。
局部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
早期患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需要全身治疗。
当全身治疗发生在手术治疗前,即为新辅助治疗。其目的主要是实现肿瘤的缩小、降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
当全身治疗发生在手术治疗后,即为辅助治疗。其目的是清除手术无法切除的微小病灶,减少肿瘤的转移或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手术治疗
早期男性乳腺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范围主要包括乳房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
手术方式主要有乳房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
腋窝淋巴结的处理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无明确转移,SLNB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可以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
放疗
行改良根治术发现≥4个阳性腋窝淋巴结,或是肿瘤的临床分期为T3~4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多需要接受术后放疗。
男性乳房皮下脂肪少、紧贴胸壁,且肿瘤多位于乳晕周围,容易早期累及乳头、皮肤及胸肌,因此,男性乳腺癌多需要进行术后的胸壁放疗。
晚期复发或转移灶也可通过放疗控制局部肿瘤的进展,缓解临床症状。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男性乳腺癌患者。男性乳腺癌中HR阳性患者的占比高于女性乳腺癌,因此,内分泌治疗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有:他莫昔芬(TAM)、芳香化酶抑制剂(AI)、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抑制剂、氟维司群、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等。
TAM、AI、GnRH抑制剂既可用于HR阳性早期患者的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而氟维司群和CDK4/6抑制剂仅能用于HR阳性晚期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HR阳性晚期患者,只要没有出现因肿瘤转移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或是肿瘤快速进展,推荐首选内分泌治疗。
他莫昔芬(TAM)
TAM是HR阳性早期男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推荐术后进行至少5年的TAM治疗。TAM也是HR阳性晚期男性乳腺癌患者首选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不良反应:乏力、焦虑、体重增加和性欲减退等。
芳香化酶抑制剂(AI)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抑制剂
若患者无法耐受TAM的治疗,可选择AI联合GnRH抑制剂,用于早期患者的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或晚期患者的内分泌治疗。
常用AI药物:来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不良反应:潮热、乏力、骨质疏松等。
氟维司群
目前,氟维司群在男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数据较少。可单药或联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患者的治疗。
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呕吐、潮热等。
CDK4/6抑制剂
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或是氟维司群已成为HR阳性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批准了CDK4/6抑制剂在HR阳性晚期男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常用药物:哌柏西利、阿贝西利、达尔西利。
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下降等,肝脏毒性等。
靶向治疗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治疗
参考女性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阳性男性乳腺癌患者。
不良反应:心脏毒性如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输注反应如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化疗
有研究显示了辅助化疗为部分男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目前尚缺乏可靠数据。
化疗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激素受体(HR)阳性、但疾病快速进展或是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
临床上,化疗的用药方案一般参考女性乳腺癌。需要注意的是,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通常大于女性乳腺癌,因此,制定治疗方案时需综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决定。
常用的化疗类药物有蒽环类、紫杉类、铂类、烷化剂、抗代谢类等。其中蒽环类有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紫杉类有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等;铂类有卡铂等;烷化剂有环磷酰胺;抗代谢类有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其他
预后
治愈情况
晚期乳腺癌无法治愈。有报道显示,男性乳腺癌较女性乳腺癌预后差,这可能与男性乳腺癌确诊时年龄较大、分期较晚有关。但也有研究比较了相同分期、年龄的男性和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预后相似。
由于男性乳腺癌通常诊断时已经较晚,总体 5 年生存率约为 40%~65%。 按照不同的分期, 5 年生存率分别为I期75%~100%,II期50%~80%,III期30%~60%,IV期20%~30%。
5年生存率是指综合治疗后,生存期达5年及以上患者的占比情况,多用于临床研究。每个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的生存期需咨询临床医生。
预后因素
与女性乳腺癌类似,肿瘤的大小、腋窝淋巴结的数量、临床分级分期等决定了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分子分型是女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但因为男性乳腺癌病例数很少,目前尚缺乏分子分型对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数据。
危害性
男性乳腺癌患者罹患第二原发肿瘤如对侧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等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加。
对于男性乳腺癌患者,需警惕再发乳腺癌的风险。因此,对于男性乳腺癌患者,应强调对对侧是否患乳腺癌的长期监测以及其他非乳腺癌的筛查。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吸烟或被动吸烟。
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可接受个体化的饮食及运动减重指导。对于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的患者,可制订并施行营养改善计划。
有规律的参与体力活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运动。已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可行上肢功能训练。
男性乳腺癌患者应避免使用睾酮、雄激素补充剂。
饮食管理
饮食推荐低脂饮食,可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蛋等),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精制谷物、红肉和加工肉、甜点、高脂牛奶和油炸食品等。
由于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饮食当中应当适量摄取含钙较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心理支持
消除男性罹患乳腺疾病的自卑感和羞耻感,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生的治疗。
避免给予患者过多的同情和怜悯,正面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帮助患者寻找积极的生活目标,鼓励患者回归社会。
病情监测与随访
应重视术后随访,建议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进行1次,3~5年内每半年检查1次,5年以后可以考虑每年复查。随访期间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男性乳腺癌的复发时间可延续至发病后15年及以上,因此,对患者的随访必须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建议加强对对侧乳房的长期监测和筛查。
男性乳腺癌还应该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突变检测。
预防
下列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乳腺癌的筛查。
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的男性。
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的男性。
胸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男性。
长期服用雌激素或患有高雌激素水平相关疾病的男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