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癌
概述
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尿道肿块等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长期慢性刺激等有关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病情发展与年龄、肿瘤位置、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案等有关
定义
尿道癌是发生在人体尿道的恶性肿瘤,是比较少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都覆盖尿路上皮,在解剖学上是既连续又分开的器官。
尿路上皮接触的都是尿液,尿液内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肿瘤,由于尿液在每个器官停留的时间不同,因此各器官发生肿瘤的机会各不相同。
尿中化学致癌物质的浓度以及尿路上皮细胞与之接触的时间决定了膀胱肿瘤的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而尿道尿路上皮肿瘤比较少见。大约半数的尿道尿路上皮肿瘤继发于膀胱、输尿管、肾盂移行细胞癌 [1,2]
分类
根据病理类型,尿道癌可以分为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和腺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根据病程,尿道癌的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与肿瘤的侵犯程度有关。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尿道癌分为远段尿道癌和近段尿道癌。
远段尿道癌:指肿瘤发生于尿道口至尿道的前1/3段,病理类型多为鳞癌,占75%~80%,易早期发现,多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预后较好。
近段尿道癌:指肿瘤发生于尿道口至尿道的后2/3段,多为移行细胞癌和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诊断时即已为晚期,多侵犯盆腔,预后差。
发病情况
大约50%的尿道癌由膀胱癌或输尿管癌等尿路上皮癌继发而来,较多见于全膀胱切除术后尿道复发,原发性尿道癌罕见,仅占所有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不到1%。
根据美国SEER数据库1973年至2002年的统计资料,原发性尿道癌的年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100万和1.5/100万。
多数患者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病因
尿道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搞清楚,多认为与慢性刺激、炎症等因素有关。
致病原因
女性尿道癌
可能与尿道慢性刺激、肉阜、纤维息肉等有关,也有人认为排尿、性交、妊娠或反复泌尿系感染对尿道的刺激可成为诱因。
男性尿道癌
男性尿道癌非常罕见,一般认为可能与炎症、慢性刺激以及尿道狭窄有关。
高危因素
膀胱或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等引起的尿道狭窄,长期的炎症刺激,以及尿道损伤、病毒感染等均可使患者尿道癌的患病风险升高。
症状
由于男女尿道结构的不同,尿道癌在男性及女性的症状有所差异。女性尿道癌起初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常见症状有尿道口血性分泌物、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等。而男性尿道癌首先出现的症状是排尿困难
主要症状
男性尿道癌
早期即可有排尿困难的症状。有些患者在阴茎腹侧及尿道口等部位可触摸到肿块。
其他症状有尿道流血、尿外渗、尿道瘘和尿道分泌物、排尿疼痛、血尿或血精症状。
女性尿道癌
常见症状为尿道流血、尿频和排尿困难,有时尿道口可见类似肉阜脱出。
肿瘤增大后可在尿道部位摸到肿块,并可形成溃疡,部分患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尿失禁及性交疼痛。
肿瘤坏死时可出现恶臭分泌物,肿瘤晚期可蔓延至会阴皮肤或外阴,并可出现尿道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
其他症状
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贫血、消瘦、发热、梗阻。
并发症
尿道癌主要并发症为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和肿瘤转移。
尿道感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贫血、消瘦、发热、梗阻,严重者出现尿毒症。
尿路梗阻:尿道癌可能导致尿道狭窄,引发尿路梗阻和排尿困难。
肿瘤转移:尿道癌转移以直接扩散和淋巴转移为主,血行转移少见。
就医
出现尿道肿物、尿道流血、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延误。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出现上述症状,应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医生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如有相关就诊经历,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可能需要抽血化验,建议提前禁食6~8小时。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尿道肿块、血尿、排尿困难等不适?
若有排尿困难,排尿困难是逐渐加重的吗?
有无发热、寒战、尿道流脓、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病史清单
有什么基础病吗?如高血压、糖尿病、尿道狭窄尿道炎等。
家人是否有相关疾病史?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手术史、输血史?
检查清单(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专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尿道造影、膀胱尿道镜检查、组织活检及细胞学检查等。
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
影像检查:CT检查、磁共振(MRI)、PET-CT。
诊断
因女性早期尿道癌不易发现,对任何尿道口赘生物都要引起警惕,必要时行活体组织检查。
出现尿道出血、梗阻等症状时,要进行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盆腔CT和MRI,尿道分泌物查找癌细胞和尿道镜取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诊断依据
病史
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病史。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
长期、反复出现尿道炎症。
尿道损伤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尿道肿物:在会阴、阴茎腹侧及尿道口等部位可摸到肿块。
尿路梗阻:表现为尿频、尿线细、射程短、排尿困难、尿失禁等。
尿道分泌物:为血性或脓血性分泌物。
体征
医生进行直肠双合诊,可发现肿瘤扩展至前列腺、肛门和尿生殖膈。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根据血细胞数变化,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病变。
尿常规:检查尿沉渣中是否存在红细胞及其数量,确定是否存在血尿。
肝肾功能:检测患者的肝脏、肾脏功能可指导治疗药物的使用。
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PCT等,可以评估患者是否有炎症、感染等。
尿及尿道分泌物脱落细胞学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接近50%,该检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初筛项目。
病理检查
如果肿瘤浅表可见,可直接取活检。
如果位置深,包块暴露困难,需通过尿道镜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经济易获取,可观察肿瘤的大小、范围等。
尿道造影:评估尿道有无充盈缺损、尿道狭窄瘘管形成等。
CT:评估有无局部侵犯、淋巴结、脏器转移及肿瘤分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MRI检查:在尿道癌的诊断中要优于CT,是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有助于准确分期及指导治疗。
分期
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对尿道癌进行分期,以便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女性尿道癌
根据Grabstald分期
0期:原位癌(局限于黏膜层)。
A期:黏膜下(不超过黏膜固有层)。
B期:肌肉(浸润尿道周围肌层)。
C期:
尿道外。
浸润阴道壁肌层。
浸润阴道壁肌层及黏膜。
浸润邻近脏器,如膀胱、阴蒂、阴唇。
D期:转移
腹股沟淋巴结。
主动脉分叉下盆腔淋巴结。
主动脉分叉下以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
男性尿道癌
根据Levine分期
0期:原位癌(局限于黏膜层)。
A期:黏膜下(不超过黏膜固有层)。
B期:侵及海绵体或前列腺但未穿透。
C期:直接侵及海绵体外组织(阴茎海绵体、肌肉、脂肪、筋膜、皮肤、骨骼、前列腺包膜外)。
D期:转移
腹股沟淋巴结。
主动脉分叉下盆腔淋巴结。
主动脉分叉下以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
鉴别诊断
尿道癌多因出现尿道分泌物、尿道出血、尿道梗阻或异常赘生物而就诊,应与尖锐湿疣、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尿道肉阜等鉴别,必要时应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来确诊。
尿道尖锐湿疣
尿道尖锐湿疣的赘生物多同时出现在外阴、阴道、肛门周围等,有排尿灼痛及尿道分泌物。
尿道镜观察呈乳头状、尖针形,淡红色,质软的新生物。尿道镜及取活组织检查可予以鉴别。
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主要表现为尿线细、尿流无力、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一般不伴有尿道血性分泌物,无尿道肿块。
膀胱尿道造影及尿道镜检查均可鉴别。
尿道肉阜
尿道肉阜为女性尿道口部位的良性息肉样组织,有时可与突出至尿道外口的尿道癌混淆。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为鲜红色,质软,易出血的息肉样肿块,表面无溃疡与分泌物,有明显触痛,不向外浸润。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多见于老年男性,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可发生急性尿潴留
直肠指诊可触及增大的前列腺,中间沟消失,不能触及尿道肿块。
尿道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颈口变形,前列腺中叶或两侧叶增大突向并挤压尿道的现象。
尿道肿瘤是尿道癌吗
尿道肿瘤不一定是尿道癌,也有可能是良性肿瘤。
尿道肿瘤属于尿道占位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尿道恶性肿瘤也叫作尿道癌,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
大部分尿道肿瘤属于是良性肿瘤,如尿道结节、尿道息肉等。
尿道肿瘤具体是否是尿道癌,还应该进一步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例如进行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生化方面的检查,一般可以明确病因,确诊肿瘤的性质之后,再遵照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尿道肿瘤应该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怎么判断有没有尿道癌
尿道癌是发生在人体尿道的恶性肿瘤,可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判断。
1.临床症状:尿道癌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且伴随着尿急、尿痛、尿频、排尿困难、血尿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道疼痛、血性、浆液性或脓血性尿道分泌物。
2.影像学检查:
(1)尿道造影:尿道肿瘤在造影片上,可显示为充盈缺损、尿道狭窄、瘘管形成等影像;
(2)CT检查:可显示患者尿道癌的一个浸润程度,从而判断腹股沟、盆腔、腹膜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3.病理检查:可通过尿道腔镜获取病变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尿道癌的金标准。
所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尿、尿频、排尿困难、尿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一步完善以上检查。
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治疗原则:
根据原发性尿道癌发生的部位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治疗。
手术治疗
早期尿道癌一般应行全尿道切除术。
对于局部远段尿道肿瘤如果能够保证切缘阴性,则可不必行全尿道切除术,表浅、分化良好的肿瘤亦可经尿道切除、电灼术。
肿瘤浸润尿道周围时可行阴茎部分或全切除及淋巴清扫术。
男性近段尿道及女性尿道癌须行膀胱及尿道切除并尿流改道术,若有耻骨侵犯,也可切除耻骨联合。
化学治疗
多用于姑息治疗,效果不肯定。术后可行辅助化疗。
放射治疗
有外照射和组织内照射,低分期小肿瘤放疗满意,较大的、高分期的后尿道癌放疗效果不佳,常见并发症有尿道狭窄、局部坏死、外阴脓肿、放射性盆腔炎等。
预后
尿道癌的预后与肿瘤位置及分期、手术方案的选择、年龄及肿瘤体积等均有关系,早期发现总体预后较好,远段比近段预后好。
治愈情况
远段尿道癌易于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近段尿道癌在确诊时往往已有广泛扩展,即使行根治手术,亦无法治愈。
预后因素
肿瘤位置及分期
尿道癌的预后与肿瘤位置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预后较好,远段尿道癌预后明显优于近段。
手术方案
部分患者术后复发率高的原因是其邻近的耻骨下支、耻骨联合和盆底肌肉,妨碍了对尿道肿瘤的局部广泛切除。
如果能将肿瘤、下尿路、生殖系统以及上述结构行广泛整块切除,可提高治愈率。
其他
高龄(年龄>65岁)、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体积大等均提示可能预后不佳。
危害性
尿道癌早期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尿道肿物及异常分泌物等不适。
疾病继续发展可侵犯会阴部深层结构,包括尿生殖膈、前列腺和膀胱、阴道等。
癌症晚期可远处转移至肺、脑、肝等器官,最终危及生命。
日常
尿道癌患者在确诊后,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方案的同时,要加强日常管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术后禁食2~3天,需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待消化道动力恢复后从流质饮食开始,经半流质饮食过渡逐渐改为普通饮食。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肉、蛋、奶、豆类及新鲜水果、蔬菜,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低盐低脂饮食,少食辛辣、油炙煎炒、肥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科学饮食可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具体可咨询主治医生选择合适的食物。
生活管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劳累。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有利于身心放松。
心理支持
正确认识疾病,该病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控制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鼓励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
与家属或朋友充分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缓解紧张、焦虑等。
随诊复查
本病有复发或转移及术后并发症可能,需定期随访。
根据肿瘤部位、病理的恶性程度和肿瘤的浸润深度等多个因素,医生会制定不同的随访方案。
保留尿道手术术后随访方案
前段尿脱落细胞学、尿道膀胱镜检查(建议软膀胱镜):第1~2年,每3个月1次;第3年起,每6个月1次。
胸腹盆增强CT或MRI检查(包括会阴部和尿道):第1〜2年,每6个月;第3〜5年,每年1次。
尿道部分、全长切除或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随访方案
前段尿脱落细胞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尿道冲洗细胞学检查、尿道膀胱镜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建议软膀胱镜):第1〜2年,3个月1次;第3年起,每6个月1次。
胸腹盆增强CT或MRI检查(包括会阴部和尿道):第1〜2年,每6个月1次;第3-5年,每年1次。5年后依据具体情况决定进一步随访项目。
如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复发或转移可能,建议及时泌尿外科门诊就诊。
再次出现血尿、尿路梗阻、尿路肿块、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
无明显诱因体重明显减轻。
出现顽固性胸痛、咳嗽、咯血、骨痛等症状。
预防
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下措施可能有利于维护身体健康。
积极处理危险因素,如尿道狭窄、性传播疾病(包括HPV感染)、慢性尿道炎尿道损伤、慢性刺激等,以降低癌变风险。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可增强体质,有利于身心放松,提高机体免疫力。
多饮水,避免憋尿,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劳累。
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少食辛辣、油炙煎炒、肥腻等刺激性食物。
做好自身防护,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性行为,重视泌尿系感染,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