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
概述
尿路内和尿路周围病变导致尿路阻塞
主要表现为疼痛、排尿困难、血尿、无尿
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先天发育异常等
采用药物、手术等方式尽快解除梗阻,治疗病因
定义
尿路梗阻是指尿路任何部位,包括肾小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管腔发生阻塞性病理改变,导致尿液不能顺畅排出的一大类疾病。
尿路梗阻可由各种尿路内和尿路周围病变所致,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结石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先天性发育异常等。长时间的严重梗阻,有可能导致梗阻近端尿路扩张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分类
根据临床诊治的需要,从梗阻部位、严重程度、病因、病程及性质等方面进行分类。
上尿路梗阻和下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为上尿路梗阻、下尿路梗阻。
上尿路梗阻是指肾、输尿管梗阻;下尿路梗阻指的是膀胱和尿道梗阻。
上尿路梗阻的主要症状为腰痛或腰部不适、发热等,部分患者可摸到腹部包块,常见于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肿瘤等。
下尿路梗阻的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夜尿、尿流变细、尿后滴沥及尿不尽等。常见于尿道狭窄、良性前列腺增生等。
长期的下尿路梗阻可引发上尿路梗阻,进一步引起肾功能损害。上尿路梗阻直接影响肾,导致肾积水与肾单位破坏。
完全性尿路梗阻和不完全性尿路梗阻
按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梗阻。
完全性尿路梗阻是尿液完全不能通过尿路,不完全性尿路梗阻是指梗阻的尿路仍能通过部分尿液。
完全性尿路梗阻发病急,症状明显,常引起严重后果,需急诊处理。而不完全性尿路梗阻会很缓慢地影响肾功能,出现的症状较晚,甚至可以症状不明显。
不完全性梗阻进行性发展时,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也可发展为完全性梗阻。
机械性尿路梗阻和动力性尿路梗阻
按梗阻的病因性质分为机械性尿路梗阻和动力性尿路梗阻两类。
机械性尿路梗阻是指尿路管腔被病变阻塞或压迫,如结石、肿瘤、狭窄等。
动力性尿路梗阻,多是神经或肌肉发育不良引起的功能紊乱,尿路管腔是通畅的,但丧失或减弱了收缩、舒张功能,影响尿液排出,如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急性尿路梗阻和慢性尿路梗阻
按病程分为急性尿路梗阻和慢性尿路梗阻。
急性尿路梗阻发生迅速,症状明显,确诊后立即解除,肾功能可很快恢复。
慢性尿路梗阻多为缓慢而逐渐加重的,症状不典型,常有感染表现,确诊时肾可能已经受损。
先天性尿路梗阻和后天获得性尿路梗阻
按梗阻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尿路梗阻和后天获得性尿路梗阻。
先天性尿路梗阻由于胚胎发育异常造成的,后尿道瓣膜、输尿管膀胱和输尿管肾盂交界处的狭窄所导致。
后天获得性梗阻,可由尿路本身病变或尿路外压迫而引起,常见的原因有:尿路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尿路肿瘤、尿道狭窄、盆腔脏器肿瘤、泌尿系统结核等。
发病情况
大部分泌尿外科疾病的原发病或并发症都可表现为尿路梗阻,尿路梗阻的原因在年龄和性别上有一定差异。
20岁以前:男女发病率相似,而小儿以先天性畸形为多见。
20~60岁:男性常见原因是结石、肿瘤、结核或损伤,女性因生育、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肿瘤及妇科手术等因素,发病率较高。
60岁以上:男性因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尿路梗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病因
致病原因
引起尿路梗阻的病因很多,常见梗阻原因包括以下几类:
尿路结石
结石可发生在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造成尿路梗阻。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包括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尿道癌阴茎癌、前列腺癌等。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病理性增大,压迫尿道造成梗阻。
先天发育异常
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口囊肿、腔静脉后输尿管等,以及儿童期输尿管口括约肌发育不全,造成的尿液反流。
邻近器官病变的压迫或侵犯
结直肠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腹膜后纤维化盆腔脓肿等病变可压迫输尿管、膀胱或尿道造成梗阻。
创伤或炎症引起的瘢痕狭窄
输尿管炎症后的瘢痕狭窄,尿道骑跨伤可继发前尿道狭窄、骨盆骨折尿道膜部断裂,可引起后尿道狭窄。
中枢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
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脊髓肿瘤、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均可引起膀胱神经功能障碍,发生尿路梗阻、尿潴留
结核
结核可继发肾盏颈口狭窄、输尿管狭窄、膀胱挛缩造成梗阻,膀胱结核还可破坏输尿管口的抗反流机制,造成尿液反流,其结果也是导致尿路梗阻。
医源性输尿管梗阻
多见于盆腔手术或输尿管镜检查、治疗时意外损伤输尿管,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损伤等,均可引起输尿管管腔狭窄或闭塞。
症状
主要症状
尿路梗阻的症状不同的人存在较大差异,取决于梗阻的原因、部位及发病时间。多表现为疼痛、排尿困难、尿量变化、膀胱刺激症状。
疼痛
输尿管结石导致的尿路梗阻常出现肾绞痛肾积水时可伴有腰痛,常为肾区胀痛或钝痛
肾绞痛的特点
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
疼痛从患侧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
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
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辗转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排尿困难
排尿时须增加腹压才能排出,严重时无法排出,形成尿潴留,常见于下尿路梗阻。
血尿
尿液呈洗肉水色或血色,可见于肿瘤、结石等引起的梗阻。
少尿、无尿、多尿
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完全无尿,常见于双侧上尿路梗阻。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可见于慢性尿路梗阻。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可见于间歇性梗阻。
尿频、尿急、尿痛
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又称为膀胱刺激征。常见于慢性梗阻合并尿路感染者。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1次,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称为尿频。
尿急是指不能自控排尿或排尿有急迫感,有尿意即需排尿,而排尿多半量少,常易尿湿衣裤。
尿痛是指排尿时下腹下部、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并发症
泌尿系感染
未及时治疗的尿路梗阻,细菌易在积聚的尿液中大量繁殖,形成泌尿系感染,甚至发展为败血症菌血症
有尿路梗阻的患者应尽早预防和控制感染。
尿潴留
常出现于下尿路梗阻,主要表现为尿液积聚于膀胱。
解除病因或梗阻是治疗该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肾积水
常出现于上尿路梗阻,主要表现为尿液积聚于梗阻近端输尿管及肾盂。
需积极解除病因或梗阻。
肾功能异常
主要分为可逆性及不可逆性肾功能异常。
不可逆性肾功能异常,需监测尿量、定期监测肾功能,甚至需长期透析治疗。
就医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体检发现尿路梗阻性疾病,或出现泌尿系统结石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少尿、多尿等,都应当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
急诊科
突然出现无尿、血尿,或者肾区绞痛应该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出现突然肾绞痛、无尿等症状,应当立即于医院急诊科就诊,确诊后立即解除梗阻,肾功能可很快恢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持续了多久?有无加重或好转?
排尿通畅吗?有没有出现排尿费力的状况?
有没有排尿不适的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
是否出现突然无尿或者排尿时突然终止?
尿量最近又变化吗?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尿液是什么颜色?排尿时有疼痛感觉吗?
如果有肉眼血尿,血尿是排尿初始出现?排尿中间段出现?排尿末端出现?还是说整个排尿过程都是肉眼血尿呢?
腰腹部位有没有疼痛感?具体疼痛的部位是哪里?疼痛持续多久?是胀痛、刺痛还是隐痛?
病史清单
之前得过结石吗?
有没有受过骑跨伤(骑跨在某物上)?
有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脊髓肿瘤、糖尿病、结核病史吗?
最近进行过盆腔手术或输尿管镜手术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中段尿培养、肾功能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尿路平片、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CT(主要是CTU)及MRU等影像学检查,输尿管镜及膀胱镜等内镜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感染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
诊断
尿路梗阻的诊断主要是病因诊断,根据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一般都可以确诊。
诊断依据
病史
结石病史。
骑跨伤病史。
泌尿系统肿瘤病史。
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病史。
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脊髓肿瘤、糖尿病、结核病史。
盆腔手术或输尿管镜手术病史。
临床表现
疼痛:输尿管结石导致的尿路梗阻常出现肾绞痛,难以忍受的疼痛,每隔几分钟便会发作一次。疼痛可能波及到睾丸或阴道。肾积水时可伴有腰痛,常为肾区胀痛或钝痛
排尿困难:排尿时须增加腹压才能排出,严重时无法排出,形成尿潴留
血尿:尿液呈洗肉水色或血色。
出现少尿、无尿或间歇性多尿。
尿频、尿急、尿痛。
影像学检查
尿路造影
尿路造影包括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肾盂造影和经皮肾穿刺造影。
IVU是检查上尿路梗阻的“金标准”,能同时了解梗阻侧尿路的功能和解剖情况,适合肾功能正常、造影剂不过敏和非妊娠患者。
当IVU显影不清晰时,可进行逆行肾盂造影和经皮肾穿刺造影。
B超检查
B超是氮质血症、造影剂过敏、妊娠妇女或儿童首选的检查。
超声诊断尿路梗阻可能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在急性尿路梗阻的早期,肾内集合系统可能不扩张而遗漏梗阻(假阴性);对较大的肾外型肾盂、肾盂旁囊肿膀胱输尿管反流和高尿流状态等可能误认为尿路梗阻(假阳性)。
用超声来诊断梗阻,如果结果是阴性的,症状持续存在,应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CT
对造影剂过敏(如对含碘造影剂或贝壳类食物过敏和哮喘患者)或肌酐升高的患者,可用CT替代静脉尿路造影。
非对比增强的CT平扫,在诊断急性腹痛的上尿路结石方面比尿路造影更敏感。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
MRU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和肾衰竭的患者。
无需使用造影剂,可清晰显示整个尿路,能发现尿路梗阻的部位,对梗阻的原因如腔内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狭窄也能清楚显示。
但是MRU不能辨认结石,检查费用高。
尿路平片
尿路平片尤其适合结石导致的肾积水。
可见到结石和积水导致的肾增大的轮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液检查结果通常正常(尤其是部分或急性梗阻时),但可能发现血尿素氮(有时称为BUN)、肌酐升高,双侧肾脏完全阻塞数小时后,二者也可均升高。
尿液分析多无异常,当结石或癌肿引起梗阻或梗阻伴发感染时,尿中可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
肾功能检查
慢性尿路梗阻往往确诊时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常规药敏试验
部分或急性梗阻时,尿常规多无异常。
当结石或癌肿引起梗阻或梗阻伴发感染时,尿中可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中段尿培养、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指导抗感染治疗用药。
其他检查
利尿性肾图
评价集合系统扩张情况上,利尿性肾图比静脉尿路造影更好。
放射性药物使用剂量小,无药物肾毒性。
内镜检查
通过特殊的硬质或可弯曲内镜(膀胱镜)进行的内镜检查可用于检查尿道、前列腺和膀胱。
更长的硬质或可弯曲内镜(输尿管镜)可通过输尿管或肾脏以确定梗阻部位。
有时候也可使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或一同使用)来摘除导致梗阻的物体。
鉴别诊断
尿路梗阻与肾囊肿
相似点:尿路梗阻与肾囊肿均是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病变,尿路梗阻导致的肾积水和肾囊肿在影像学上相似;且长期的尿路梗阻与肾囊肿均可以影响到肾功能。
不同点:尿路梗阻导致的肾积水是与尿路相通的,而肾囊肿导致的囊液积聚多在肾实质内,多不与尿路相通。
治疗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保护肾脏功能。
治疗原则:
尽快解除尿路梗阻。
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
针对病因治疗。
一般治疗
尿路梗阻患者的一般治疗包括监测尿量、观察颜面及四肢水肿情况。
对于伴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蛋白质、高热量饮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严格限制入水量,量入为出。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尿路梗阻的药物治疗应根据梗阻的原因和程度确定,根据检验、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尿路梗阻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维持。
对症治疗
如结石引起的绞痛,常应用镇痛解痉药物来缓解症状,对于肾绞痛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塞来昔布等,以及阿片类药物如盐酸哌替啶进行治疗。
抗感染治疗
尿路梗阻合并泌尿系感染时,应当根据中段尿培养以及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受损。
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维持
对于尿路梗阻,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解除梗阻以及肾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需进行电解质检验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并通过药物和补液治疗来恢复平衡。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梗阻病因,或通过造瘘解除梗阻。
病因治疗
因尿路梗阻往往伴发着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并成为梗阻的病因。尿路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案根据梗阻的原因确定,常见的手术方案有:
肾输尿管结石:可采用体外超声波碎石、膀胱镜及输尿管镜下碎石、手术切开取石等。
泌尿系肿瘤、结核:进行肿瘤剜除,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或部分切除术等。
尿路损伤、先天性疾病:可进行尿路修复术、尿路成形术等。
输尿管炎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
造瘘解除梗阻
对于梗阻原因不能去除者,膀胱穿刺造瘘、经皮肾穿刺造瘘可作为永久性解除梗阻措施。
其他治疗
如果发生肾功能急剧恶化,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对于急性尿路梗阻患者,透析治疗可保护肾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对于慢性尿路梗阻患者,长期定期透析治疗可代替功能衰竭的肾脏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维持生命。
预后
治愈情况
尿路梗阻的预后主要与梗阻原因、肾功能受影响程度、感染情况等相关,尤其梗阻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肾功能情况和预后的好坏。
因结石、炎症等原因导致的尿路梗阻,去除病因后预后较好。
肿瘤导致的尿路梗阻,预后较差。
急性尿路梗阻及时处理解除梗阻,肾功能通常影响较小,感染控制良好,预后较好。而未及时处理的急性尿路梗阻可能永久性损害肾功能,留下后遗症并需长期透析治疗。
慢性尿路梗阻病程迁延、感染反复,往往在发现时已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常影响生活质量。
危害性
尿路感染:未及时治疗的尿路梗阻,极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肾功能损害:未及时处理的急性尿路梗阻以及慢性尿路梗阻常损害肾功能,即使治疗后仍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性肾功能异常,需监测尿量、定期监测肾功能,甚至需长期透析治疗。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均衡营养。
适量多饮水。健康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可以保持在2000~2500ml,根据个人情况,在此基础上适量加减;肾衰竭患者,应该询问相关医疗人员,决定适量饮水量。
心理支持
及时就医,正确认识疾病,切勿讳疾忌医。
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及时向亲友倾诉,也可以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病情监测
监测疼痛、尿量变化,观察病情变化有无好转或者加重,及病情变化转折点。
随诊复查
伴有肾功能异常者,需监测尿量、定期监测肾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预防
不憋尿,需要排尿时就去。
规律作息,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戒烟戒酒。
定期体检,出现泌尿系统不适症状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