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癌
概述
原发性尿道癌在临床上较少见,女性较男性多发。尿道癌的病理类型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移行上皮细胞癌、腺癌、黑色素瘤肉瘤、未分化癌等。主要临床表现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肿瘤增大,也会引起排尿困难。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病因
尿道癌的病因不详,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尿道炎
2.与产伤、性生活损伤等有关。
3.尿道化学药物灌注继发或伴发尿道癌。
4.与人类乳头病毒(HPV)有关,有研究表明,59%的尿道肿瘤患者HPV呈阳性。
5.与尿道增生性病变恶变有关,如尿道肉阜乳头状瘤
症状
女性尿道癌多见于老年妇女,大部分发生于50岁以上。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易被忽略。常见症状为尿道流血和血尿,其他症状有尿频、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痛、痒或性感不快等,甚至发生尿潴留。常有尿道流血或内裤血渍,肉眼血尿少见。有时阴道分泌物增多、尿失禁及性交困难。晚期尿道口出现菜花状肿物,肿瘤坏死、溃疡和感染则见尿道或阴道流出黄色或血性带臭味的分泌物。晚期症状为体重减轻、骨盆痛、尿道周围脓肿、尿失禁、尿道阴道瘘或尿潴留。
任何尿道口赘生物均应警惕尿道癌的可能性,必要时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位于尿道远段的肿瘤早期可见到乳头状肿物或表浅小溃疡,逐渐发展为莱花状肿块,突出于尿道口。肿瘤硬度不一,表面有溃疡及出血。尿道近段肿瘤则局部有肿胀感、变硬和压痛。阴道触诊可估计尿道肿块的病变范围。位于尿道近段的肿瘤有时表现为尿道弥漫性浸润,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一般认为女性尿道癌来源于尿道周围腺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阳性染色。患者血清中PSA升高,手术切除肿瘤后迅速下降。故手术前后血清PSA监测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疗效。
检查
1.X线检查
近段尿道癌可直接侵犯耻骨,造成骨质破坏。
2.CT和MRI检查
有助于检查盆腔淋巴结,判断分期。了解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
3.淋巴管造影
对诊断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帮助。
4.内腔镜检查
尿道膀胱镜检查可观察病灶并取活检。
5.病理学检查
(1)任何尿道口赘生物可疑尿道癌时,应直接行活检。
(2)尿道拭子深入尿道擦拭后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3)尿道分泌物、尿液沉渣、尿道冲洗或刷取物行细胞学检查或流式细胞分析可发现尿道肿瘤细胞。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检查可做出诊断。
治疗
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可参照下列治疗方案:
1.远段尿道癌
(1)低期(O、A、B)肿瘤 宜用放疗,用镭针或铱植入(60Gy)或体外放射(65Gy),O、A期的疗效很好,放射治疗的并发症有尿道或尿道口狭窄、尿道旁溃疡、尿失禁、小肠炎肠梗阻。部分B期患者因肿瘤残存或并发症而需做手术治疗。早期尿道癌也可行尿道部分切除术。肿瘤侵犯较广但未浸润阴道者,可作尿道全切除及膀胱瓣尿道重建术。
(2)C期和D期肿瘤 未侵犯膀胱的C期肿瘤可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累及膀胱的C期和D期肿瘤宜施行前盆脏器清除术。术前4~6周内给放疗40~50Gy。浸润较广泛的肿瘤宜作全阴道和外阴整块切除。必要时一并切除耻骨下支甚至耻骨联合的下半部。D期肿瘤伴有腹股沟淋巴转移者,作腹股沟淋巴清除术。
(3)对O、A、B和C期肿瘤 宜密切观察腹股沟淋巴结;当发现转移时才作淋巴清除术。
(4)远段尿道癌 经部分切除或放射治疗反复发,应施行根治性手术
2.全层道癌
O、A期或B期小病灶可用放射/局部切除治愈,但多数在确诊时已广泛转移,可先作术前放疗,然后作前盆脏器清除术。
晚期尿道癌单纯手术无根治可能,术后也容易复发,结合全身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恶性黑色素瘤多主张作根治性手术,由于患者多死于广泛血行播散,对淋巴结清除是否必要尚有争论;已有淋巴结转移者手术效果差,术后应补充化学疗法。阿霉素、博莱霉素和氮烯咪胺对一些实体型肿瘤和黑色素瘤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放疗的辅助疗法。当盆淋巴结已有转移,可用动脉化疗,继以放疗/手术,可能改善疗效。
预防
本病无特殊有效的预防措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