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
概述
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体温升高现象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
出现发热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休息、多饮水及物理降温等方法可帮助缓解症状,但对因治疗是关键
定义
发热是指中心躯体温度高于体温正常的日波动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温)范围约36.3~37.2℃,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约低0.2~0.4℃。一般来说,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温度在37.6℃以上,可认为有发热。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
感染性发热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这类发热是由不同种类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导致,通常伴随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
发生机制
感染性发热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原体侵入人体: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通过空气、食物、水源等途径侵入人体。
人体免疫反应: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试图消灭病原体。免疫细胞通过产生炎症介质如白介素等诱导发热反应,以提高体温,从而增强免疫反应的效果。
内毒素及炎症因子作用:病原体在人体内繁殖时,会产生内毒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作用于体内温度调节中枢,使体温提高,导致发热。同时,病原体感染还会导致人体产生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也可以诱导发热。
类型
根据病原体分类
病毒性发热: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流感、水痘、登革热等。病程较短,症状起伏较大,多数病毒感染自愈。
根据发热程度分类
根据口腔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表现
感染性发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体温升高。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有各自的特征。因此,在发病过程中可能伴随各种症状。
症状特征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感染性发热,需要关注发热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热类型、受影响人群等。
严重程度
感染性发热的体温可根据程度分为低热(37.3-38℃)、中热(38.1-39℃)和高热(39.1-41℃)。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发热,其热度可能有所差异。例如,病毒性感染多为低热或中热,而细菌性感染可能热度较高。
持续时间
根据发热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发热(2周以内)、亚急性发热(2-4周)和慢性发热(4周以上)。发热持续的不同时间常对应不同的病因,有助于医生缩小寻找病因的范围。
发热类型
受影响人群
感染性发热可发生在所有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但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感染。部分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等更常见于特定年龄段。
伴随症状
伴肌肉酸痛、关节痛,常见于流感、登革热等。
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见于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伴喉咙痛,常见于急性喉炎、扁桃体炎、病毒性咽炎等。
伴淋巴结肿大、触痛,常见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病等疾病。
伴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抽搐、瘫痪),常见于脑膜炎、脑炎、急性无菌性脑脊膜炎等疾病。
原因
感染性发热是一种症状,疾病因素导致的感染性发热可见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多种情况。
疾病因素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真菌感染
如念珠菌、曲霉、组织胞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发热。
寄生虫感染
非疾病因素
有些非疾病因素可能会增加感染性发热的患病风险,主要包括生理、生活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等。
生理因素:如生长发育期、孕妇、年老体弱等,这些特殊阶段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性发热的风险。
生活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手卫生差、饮食不洁、与病患接触等,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环境因素:如污染、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高温潮湿等,这些条件有利于病原体的生存和传播。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应用广谱抗生素过多等,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性发热。
就医
在出现感染性发热时,需要根据伴随症状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门诊就诊:
发热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天)且体温未明显下降。
之前所采取的降温措施并无明显效果;发热症状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到急诊就诊:
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9℃以上。
发热伴有呼吸困难、胸痛或吞咽困难;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伴随出现皮疹、肌肉无力且进行性加重。
发热伴有严重腹痛、腹泻或呕吐。
就诊科室
出现感染性发热建议首诊于感染内科或全科医学科。
当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时,可能需要就诊于相应科室:
伴如咳嗽、咳痰等,可能需就诊于呼吸内科。
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能需就诊于消化内科。
伴随皮疹、红斑等皮肤病症状,可能需就诊于皮肤性病科。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于儿科。
由于导致感染性发热的原因众多,可涉及多学科,故最终就诊科室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是突然出现的发热吗?出现症状多久了?
有测量过体温吗?体温最高多少?最低多少?
发热什么时候加重或缓解?发热有什么规律变化吗?
发热出现前有什么不适症状吗?你自己觉得可能有什么原因引起发热?
是否伴有寒战、咳嗽、咳痰、咳痰、头痛、关节痛、皮疹等?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存在患病史,如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最近是否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患者?
近期是否有牧区逗留与动物接触史?是否外出旅行或到过疫区?是否有虫咬伤病史?
对某些药物、食物过敏吗?
是否正在服用长期药物?如哪些药物?如何服用?
家族成员是否存在感染性发热或相关疾病史?
相关检查
在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者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并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以初步判断发热原因。
常规检查
血常规:主要检查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帮助判断感染类型(细菌性或病毒性),同时也可观察其他血象指标。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这两个指标可快速评估感染性发热的状况及病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如有疑似腹部或盆腔感染情况,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感染病灶。
胸部X线:当患者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时,胸部X线有助于检查肺部有无感染性病变。
其他检查
咽拭子培养:检测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度。
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检测:如病毒基因检测、抗原快速检测等,判断感染的病原类型。
缓解与治疗
出现感染性发热应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此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调整生活习惯、饮食和心理护理来缓解症状。
缓解措施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降低感染传播的机会,外出时佩戴口罩。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身体免疫系统的恢复。
饮食方面
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热量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
当发热但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严重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不应过度忌口;退热后饮食不应恢复太快或急于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肠不适。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和信心,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物理降温
一般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选择,且正确掌握物理降温方法,均可达到较快降温目的。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包括:酒精擦拭法、冰袋冷敷法、毛巾湿敷法、温水擦浴法。
应用药物
主要是使用退热剂退热,减轻头痛、肌痛和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对因治疗
对因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列常见情况为例:
抗细菌治疗: 如果病原为细菌,可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根据细菌种类、感染部位和个人药物敏感性情况来确定。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按医生处方及使用指南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