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梗死
概述
脾梗死(splenic infraction)指脾动脉及其分支的阻塞,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由于脾动脉是没有交通的终末动脉,又是动脉终末循环部,脾梗死的发生率比其他器官高。脾梗死有不治而愈的倾向。
病因
常见病因有栓塞形成,如左心瓣膜血栓或左房附壁血栓脱落;脾动脉内膜的局限性纤维化增厚;以及其他伴有脾脏肿大的疾病,如二尖瓣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动脉炎、脾动脉瘤、动脉硬化、淤血性脾肿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等疾病。当有门静脉高压等引起脾大时,更易出现脾梗死。
症状
患者脾大者多见。脾梗死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低热,严重者表现为左上腹剧烈疼痛,临床常易延误诊断。
检查
1. 常规检查
查血常规、血沉,CRP等。
2. 超声检查
患者仰卧或右侧卧位,多切面扫查脾脏,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等超声表现。脾脏可增大,或有变形,病变常靠近前缘部,大小不等,呈楔形或不整形,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为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或有散在的强回声于其间。
3. CT检查
①梗死灶多发生于脾前缘处近脾门的方向,平扫时为低密度区。②梗死灶呈三角形或楔形、底近脾的外缘。尖端面向脾门。③增强扫描显示更为清楚。脾密度增高而梗死灶不增强,对比更好。④脾梗死梗死灶在急性期(发生8天前)呈低密度区,不强化;慢性期(15~28天)密度逐渐恢复正常,由于已出现瘢痕组织,瘢痕收缩可引起脾脏出现收缩变形情况。⑤若整个脾脏梗死,在增强扫描时,整个脾脏呈不强化现象,只有脾包膜有增强现象。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脾淋巴瘤、脾结核鉴别。不典型形态的梗死,需与脾囊肿脾破裂出血、脾脓肿或脾膈下脓肿鉴别
治疗
脾梗死本身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主要是针对产生脾梗死的病因及其基础疾病进行治疗,给予镇痛、监护、补液、吸氧、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极少病例需要应用抗凝药、溶栓药和扩血管类药物。可以采用介入治疗,一并解决血管瘤和脾大。陈旧性的脾梗死,如果患者无明显不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处理。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不建议轻易切除,主要以穿刺引流为主。有并发症的脾梗死,左上腹疼痛剧烈、脾梗死反复发作、并发脾脓肿,可酌情进行脾切除术。脾切除或全脾梗死的患者,应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脾梗死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脾梗死是由于脾动脉及其分支堵塞造成的脾脏组织局部性的缺血坏死,其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治疗、溶栓治疗、止痛治疗等)、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经血培养检查并取得结果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用的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类等。坚持早期、联合用药。
(2)尿激酶等溶栓药:发病6小时内可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
(3)止痛药:可用罂粟碱等止痛药缓解脾痉挛,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2.手术治疗:
(1)介入治疗:即放入支架保持动脉开放。
(2)部分脾切除术:可进行小部分脾切除术。减少发生腹腔黏连的机会,属自身含有的浆膜组织,能保证成功率。
(3)脾切除手术:脾梗死面积较大且反复发作的,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伤和痛苦的,可进行完全脾切除手术。
脾梗死的具体成因复杂多变,建议患者到医院及时就诊,经过专项检查后,根据医生医嘱选择治疗方案。
用弹簧圈填充脾动脉瘤之后脾梗死怎么办
用弹簧圈填充脾动脉瘤出现脾梗死,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的方式。
脾动脉瘤是属于内脏动脉瘤,用弹簧圈填充脾动脉瘤,能够将动脉瘤腔进行闭合,控制动脉瘤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把动脉瘤完全根治。
如果在用弹簧圈填充脾动脉瘤时出现脾坏死,脾梗死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可以应用补液、吸氧、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如果大面积出现脾梗死或反复发生的脾梗死,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脾脏。栓塞术导致脾梗死,通常情况下对患者影响多属于可控范围,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在用弹簧圈填充脾动脉瘤出现脾梗死时,要及时就诊,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病情,选用恰当的治疗方式,避免延误病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