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
概述
脾实质的损伤
以腹痛、牵涉痛、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由外伤、医源性损伤、自发性破裂等因素引起
治疗分为内科保守观察、抗休克和手术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
定义
脾破裂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实质损伤。
脾脏是腹腔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
分类
脾破裂可根据破裂的解剖部位、不同损伤原因等分类:
按解剖部位分类
中央型破裂
破裂位置在脾实质深部,表浅实质及脾包膜完好。
可能会在脾髓内形成血肿,导致脾脏逐渐增大。
被膜下破裂
通常破裂在脾实质周边部分,包膜仍完整。
容易导致血液积聚于包膜下。
真性脾破裂
破裂累及被膜,系脾包膜与实质同时破裂。
容易发生腹腔内大出血。
按损伤原因分类
外伤性脾破裂
挤压伤、撞击伤、坠落伤等引起的脾破裂。按外伤性质分类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
开放性脾破裂:脾破裂发生时,皮肤、皮下、肌层破损而形成的创口与腹腔相通,多由刀刺、子弹贯通、爆炸等所致。
闭合性脾破裂:脾破裂发生时,腹部皮肤完整,腹腔未与外界相沟通;多见于高处坠落和暴力打击等。
医源性脾破裂
是指手术中或侵入性检查时,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脾破裂。
自发性脾破裂
无明确外伤史,隐匿性出现的脾破裂。
发病情况
脾脏是腹腔最容易受损的脏器。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
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
病因
致病原因
外伤性脾破裂
暴力直接作用于脾脏或挤压伤、撞击伤、冲击伤等累及左上腹,均可能发生脾破裂。
暴力直接作用:锐器、火器等直接穿透腹部可引起脾破裂。
冲击伤(直接暴力):直接暴力所致冲击伤可导致脾脏表面、下极等处破裂。
撞击伤(间接暴力):脾脏受间接外力作用,如撞击胃、膈肌、脊柱、胸后壁、肋骨等而形成。
挤压伤:脾脏在腹腔强烈的先加速后减速摆动,可致脾蒂及脾周韧带撕裂。
医源性脾破裂
医源性脾破裂大多是医疗器械(特别是拉钩牵拉)直接损伤脾脏所致。
麻醉效果欠佳及手术视野暴露不佳时,有可能出现牵拉过度用力或用力角度不当。
术中挤压腹部使腹压增加,引起脾脏充血,脆性增加。
自发性脾破裂
自发性脾破裂常无明确外伤史。
多见于已有病理改变的肿大的脾脏,如血吸虫病、肝硬化、脾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瘤等。
还可以发生于恶性肿瘤脾转移者,脾脏发生转移癌后可引起脾梗死与破裂,常见于晚期癌症。
症状
主要症状
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内出血为主要特征,若出血过多,可较短时间内出现失血性休克,并且无法避免。
腹痛
患者均有腹痛,在受伤后立即出现。
腹痛初起在左上腹,若出血过多可扩散至全腹,但仍以左上腹痛最为明显。
严重时,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膜刺激征表现。
内出血
腹内出血:出血量少时,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一般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多时可出现腹痛、移动性浊音等表现,并迅速出现休克。
包膜下出血:可表现为脾越来越大(左上腹会凸起)、持续性左上腹疼痛与压痛、贫血越来越重(面色苍白等)等。
休克症状
出血量大、速度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血量逐渐增多,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症状。
表现为烦躁、口渴、心悸、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肤色苍白、呼吸急促、全身厥冷、四肢冰凉、神志淡漠、昏迷等。
其他症状
左肩牵涉痛
也称为克尔征(Kehr征)。
可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出现左肩牵涉痛
深呼吸时牵涉痛加重。
邻近器官损伤症状
外伤性脾破裂,常伴有邻近器官(胃、肠、膈肌、胸膜、肺等)损伤。
可出现恶心、呕吐、呕血、便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左下肋骨骨折症状
闭合性脾破裂,常伴有左下肋骨骨折
可有胸痛,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加重。
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脾破裂出血过多,可较短时间内出现失血性休克。
可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危及生命。
就医
就医科室
急诊科
如患者出现腹部外伤史,有腹痛、面色有腹痛、出血、苍白、血压下降等危急症状,或怀疑存在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时,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要整理好受伤时间、经过、受伤位置等信息,以便就诊时可快速告知医生。
最好要告知同来医院的人或120急救医生,自己的姓名、亲属的联系电话等信息,避免昏迷后无法告知接诊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出血?
是否有左上腹疼痛?
是否有面色苍白?左上腹是否有凸起?
是否有烦躁、口渴、四肢冰凉、呼吸急促等休克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有外伤?曾做过外科手术?是否有脾脏肿大?
是否有血吸虫病、肝硬化、脾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瘤、晚期肿瘤等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腹部CT检查等。
其他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诊断性腹腔灌洗。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外伤性和医源性脾破裂,有明确的外伤及外科手术史。
自发性脾破裂常有可引起脾脏肿大的相关病史,如血吸虫病、肝硬化、脾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瘤、晚期肿瘤等。
临床表现
可以有左上腹部疼痛、内出血(左上腹会凸起、面色苍白等)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烦躁、口渴、四肢无力、呼吸急促等休克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进行性降低,可提示有出血。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
能诊断脾破裂。
常能显示破裂的脾脏、较大的脾被膜下血肿及腹腔内积血。
腹部CT检查
能清楚地显示脾脏的形态。
对诊断脾脏实质裂伤或被膜下血肿的准确性很高。
其他检查
诊断性腹腔穿刺
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抽出不凝血液,即为阳性。
未抽出不凝固血,不表示没有腹腔内出血。
积血量少于200ml时,阳性率低于20%;积血量大于500ml时,阳性率在80%以上。
诊断性腹腔灌洗
腹腔穿刺术阴性又高度怀疑脾破裂的患者,可行此项检查。
分级
我国目前多采用脾破裂Ⅳ级分级法。
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裂伤长度≤5.0厘米,深度≤1.0厘米;
Ⅱ级:脾裂伤总长度>5.0厘米,深度>1.0厘米,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
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
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累。
鉴别诊断
当出现急性腹痛症状,考虑脾破裂时,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肝破裂
相似点:肝破裂临床表现和脾破裂极为相似,均可出现急性腹痛。
不同点
肝破裂后胆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更加明显。
结合临床表现及腹部影像学可鉴别。
消化道穿孔
相似点:均可出现急性腹痛。
不同点
消化道穿孔后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呕吐、便血、呕血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在膈下可见游离气体,有助于鉴别二者。
急性胆囊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急性腹痛。
不同点
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痛。而脾破裂腹痛早期常限于左上腹,以后随出血量的增加而遍及全腹,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部。
查体Murphy征阳性,右上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超声为急性胆囊炎首选检查方法,可鉴别二者。
急性胰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急性腹痛。
不同点
急性胰腺炎常因暴饮、暴食、酗酒、胆道梗阻诱发。
血、尿淀粉酶测定及腹部增强CT对确诊有重要意义。
急性阑尾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急性腹痛。
不同点
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特点。
右下腹麦氏点局限性固定压痛为主要阳性体征。
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可鉴别。
脾脏囊肿性疾病
相似点:均可出现左上腹痛。
不同点
脾脏囊肿性疾病如脾囊肿,棘球幼病,囊性淋巴管瘤等,可仅有左上腹痛,还可伴有恶心、发热等。
结合患者外伤史和声像图的动态变化,可以鉴别。
判断脾破裂最简单方法
判断脾破裂并不存在所谓的最简单方法,目前临床主要是通过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等。
1.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触叩听等方法了解,是否存在异常的症状,一般脾脏破裂,可能会有脾区压痛,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等异常表现。
2.影像学检查:怀疑脾脏破裂者可通过CT检查,全腹部CT增强平扫是诊断脾脏破裂的金标准。另外还可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脾脏受损以及损伤的程度。超声检查具有快速,廉价的优势,诊断效率高,怀疑有脾脏破裂时,首选超声检查。
判断脾脏破裂一般都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一旦在发现异常之后可以尽快的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
治疗目的:早期发现脾破裂,有效、确切止血,改善预后。
治疗原则:主要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为内科保守观察和抗休克治疗。
非手术治疗
无休克或容易纠正的一过性休克,超声或CT等影像检查证实脾裂伤比较局限、表浅,无其他腹腔脏器合并伤,可在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腹部体征、血细胞比容及影像学变化的前提下,行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单纯性脾破裂;
伤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年龄小于50岁:因高龄、脾脏结构老化,被膜变薄、弹性变差,不易自行止血,保脾易失败;
有外科重症监护和及时中转手术的医疗环境;
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治疗方法
内科保守观察
卧床休息至少1周。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
动态监测血细胞比容、尿量和影像学变化。
抗休克治疗
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及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美唑)。
必要时输血。
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有无合并伤、出血量、脾外伤程度等全面考虑,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
适应证
不符合非手术治疗条件的伤者;
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腹痛加重、血压进行性下降、有休克等继续出血表现,或发现有其他脏器损伤。
手术方式
保脾手术
通过外科的方法使脾及其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保留,避免脾切除术后所带来的脾功能丧失。保留脾脏的常用手术方法列举如下。
粘合止血、凝固止血:I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后,可采用粘合、凝固止血。
脾缝合修补术:适用于I级、Ⅱ级脾损伤的脾破裂。
脾破裂捆扎止血术:适用于Ⅱ级脾损伤的脾破裂。
脾动脉结扎或栓塞术
具有创伤小、无需特殊麻醉、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等特点。
介入治疗脾破裂的指征和适应证尚未达成统一。
脾动脉栓塞术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相对少。
脾部分切除术
脾部分切除术主要用于脾严重局限性破裂,即Ⅱ级、Ⅲ级脾破裂可行脾部分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适用于全脾碎裂或广泛性脾实质碎裂。
脾组织供血完全中断者必须行全脾切除。
有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及行其他保脾手术效果不佳者,也需行全脾切除术。
Ⅳ级脾破裂,可行全脾切除术。
术后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脾切除术后会持续发热2~3周,体温38~40℃称为“脾热”,所以需密切观测体温。
注意观察是否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脾破裂保守治疗多久后能打篮球呢
一般建议患者脾破裂保守治疗后3个月再进行体育锻炼,具体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定。
脾破裂的保守治疗时间大致需要2周左右,保守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绝对卧床,监测生命体征,至少避免剧烈活动及劳累3个月。由于脾为实质脏器,脾破裂保守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活动,以防止出现脾脏被膜的破损。因此,患者在脾破裂保守治疗期间,长期适当卧床非常重要。
由于打篮球的剧烈程度较大且存在较多的身体对抗。因此建议患者在脾破裂保守治疗后至少3个月才能进行体育活动。
具体情况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定,建议患者咨询专业医师而定。
脾破裂保守治疗多久能好
脾破裂保守治疗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好,部分患者需较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出现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
脾破裂可见于外伤性破裂和自发性破裂。对于创伤较小的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一般来说患者经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等措施,在一个月左右可逐渐恢复正常。
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恢复时间无法一概而论,少数人群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有少数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能还需进行手术治疗。
须注意的是,脾破裂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做好病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采取手术等措施。
预后
治愈情况
脾破裂不可自愈。
脾脏破裂患者预后与破裂分级、有无合并伤、基础疾病等相关。
对于部分破裂较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好。但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关注病情,若发现病情恶化,应及时手术治疗。
脾脏是富含血液的器官,一旦破裂,很容易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失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预后因素
脾破裂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损伤程度、失血量和合并伤的轻重,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脾组织保留量也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若不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术后应逐渐恢复饮食,逐渐从水、清流食、流食、半流食向普通食物过渡。
恢复期应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营养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多吃富含热量及蛋白质的饮食。
生活管理
出院后患者仍以休息为主。
可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穿衣。
避免劳累、参加体育活动、提重物、碰撞等,防止脾脏再次破裂出血。
病情监测
出血是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因此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以及神志变化,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部分患者脾切除术后会持续发热2~3周,需密切观测体温。
预防
日常生活要注意安全,避免坠落、碰撞、冲击、挤压等钝性暴力。
若已明确诊断血吸虫病、肝硬化、脾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瘤、晚期肿瘤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自发性脾破裂的发生风险。
有病理性脾肿大的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加体育锻炼,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强化机体免疫力。
若出现腹痛、低血压等疑似脾破裂时,应及早就医、明确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