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样囊肿
概述
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
皮样囊肿可见于全身各处,多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块,以颅面部更为多见
主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根据病情可以选择一般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定义
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性囊肿,因部分胚胎外胚层和中胚层滞留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引起。
囊肿内可含有发育成熟的外胚层和中胚层组织,包括皮肤、毛发、汗腺和皮脂腺。
皮样囊肿可发生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头皮、脑、脊髓、颅骨、眶周、鼻部、口底、腹腔、盆腔、卵巢、睾丸等均可能累及,多见于颅面部。
分类
根据皮样囊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眼眶皮样囊肿、颅内皮样囊肿、颅骨皮样囊肿等。
发病情况
皮样囊肿可见于全身各处,但以颅面部更为多见。
皮样囊肿占颅内肿瘤0.3%,肿瘤多位于中线如囟门、Ⅳ脑室、鞍上和椎管。
儿童眼眶肿瘤中,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0~9岁儿童眼眶肿瘤中,发病率达26%。
病因
致病原因
皮样囊肿主要与胚胎发育有关,是一种先天病变。
在胚胎正常发育的过程中,特别是胚胎发育早期,胚体表面会形成沟、裂或窦等结构。
随着胚胎发育,此类结构应当逐渐关闭,形成相应的正常组织、器官。
如果在此过程中,有表皮细胞游离出来,埋藏在真皮中,随着胚胎发育,可形成含有脱落的角化物、皮脂和毛囊的囊肿,即为皮样囊肿。
症状
主要症状
皮样囊肿虽然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但往往出生时并不显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囊内容物逐渐增多,囊肿逐渐增大,向体表突出或向深部扩展而被发现。
不同部位的皮样囊肿症状会有所差异,本文仅简单介绍以下典型特征。
体表囊肿
常发生于头皮、眼眶、鼻部等部位,皮样囊肿主要表现为局部出现质地较硬的圆形肿块。
肿块生长缓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柔韧有张力,一般不与皮肤粘连。
口底囊肿
发生于舌下的囊肿,则多向口内发展。
囊肿体积增大时可以将患者舌推向后上方,影响说话,甚至发生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位于脑、脊髓、颅骨等部位的皮样囊肿可能引起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颅骨皮样囊肿如向内生长压迫脑组织可出现癫痫、颅内压增高及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头痛、呕吐、抽搐等。
椎管内皮样囊肿还可能引起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等。
其他部位囊肿
腹腔囊肿多无明显症状,可能在手术中偶然发现,多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腹痛。
卵巢皮样囊肿患者多无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当囊肿增长至中等大小时,患者可感腹胀或触及肿块。较大的囊肿占满盆腔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
睾丸皮样囊肿较小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睾丸囊肿体积缓慢增长,可逐步出现睾丸轻微的坠胀感、触痛、压痛。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如果发现局部皮肤,尤以眼眶、眉部外侧、鼻梁等部位出现质地较硬的圆形肿块,建议及时就医。
神经外科
如出现头痛、感觉异常、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建议及时前往神经内科就医。
小儿外科
如儿科出现上述症状,也可前往小儿外科或儿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儿童自行描述或家长发现其皮肤下有囊肿样包块,应当记录发现的时间、有无增长或缩小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建议穿着易穿脱的衣物,以方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发现的局部肿块?
肿块发现多久了?有疼痛感吗?
肿块是否有增大或缩小?
是否伴有头痛、感觉异常、四肢无力、腹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家族中是否有人也患有皮样囊肿?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超声、CT、磁共振成像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从出生或婴幼儿期即发现囊肿。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体表出现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的肿物,呈圆形、卵圆形或球形,质地较硬,大多不可推动。
非体表皮样囊肿可能伴有头痛、感觉异常、四肢无力、腹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皮样囊肿的主要检查,检查可在囊肿壁内发现表皮附属器,如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皮脂腺、汗腺及毛囊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皮肤下肿物的初步检查,特别是婴幼儿。
皮样囊肿在超声下可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壁完整,内部多为低回声或无回声。
CT、磁共振成像
CT、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深在肿物的检查,如椎管内皮样囊肿等,可以了解肿物性质,以及其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皮肤下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
不同点:一般皮样囊肿不与皮肤粘连,但位置深者,其底部常与深部组织粘连固定。而表皮样囊肿与表皮皆有粘连,基底部可活动,偶有钙化则质较硬。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消除囊肿,最大程度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
治疗原则:根据囊肿情况,选择一般治疗或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较小的皮下囊肿,如不影响正常功能,一般可观察,注意保护局部皮肤不受压迫和刺激。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彻底消除皮样囊肿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由皮样囊肿所在位置决定。
位于皮下的皮样囊肿,可在局部麻醉后进行切除。位于重要器官,如脊髓附近的皮样囊肿,则可能需要在全麻后进行切除。
宝宝皮样囊肿必须手术吗
宝宝皮样囊肿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决定,不可一概而论。
皮样囊肿是皮肤组织移位于皮下或深部所形成的,是一种先天性体表囊肿。对于比较小的皮样囊肿,通常没有症状,也不影响生活,但是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囊肿会缓慢增大。一般为单发性的皮下无痛性结节。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如果囊壁破裂,就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出现局部感染和红肿的症状。如果囊肿增大较快并且有触痛的情况,一般建议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患儿在进行完手术之后需要做好护理,避免在手术之后出现感染的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皮样囊肿,家长应及时携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皮样囊肿及时发现并治疗多可痊愈,并不留后遗症,彻底切除者不易复发。
危害性
皮样囊肿如位于皮下,可造成外观异常,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皮样囊肿如位于脊髓等重要结构附近,可因压迫导致局部疼痛、感觉异常等,可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合理饮食,建议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存在颅内皮样囊肿者,建议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防止颅内压增高。
适当运动,避免剧烈撞击性运动,运动中注意避免损伤囊肿及其表面皮肤。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经常触碰病变部位。
如果接受手术治疗,需要注意伤口区卫生,定期消毒、换药,如局部出现红肿、出血、流脓等异常,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预防
皮样囊肿目前没有特殊的预防方式,不进行手术者应注意保护囊肿不受外界刺激。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