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炎
概述
是一种发生于韧带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一般以局部疼痛为主,伴有肢体活动受限等
主要由急性损伤、慢性损伤等导致
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如果韧带粘连可手术治疗
定义
韧带是连接骨与骨的弹性组织,属于致密结缔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韧带出现炎症性病变,称为韧带炎。
韧带炎一般为无菌性损伤,可以发生在身体韧带的部位,本文主要介绍好发于脊椎部位的韧带炎。
分类
根据脊柱病变部位分类
棘上韧带炎:俗称棘突炎,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腰部棘上韧带炎多见于中年以后。
棘间韧带炎:发生于脊柱的邻近棘突之间,在脊柱前后弯曲时,棘间韧带易发生纤维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炎症损伤。
病因
致病原因
急性损伤
韧带直接受到外力或间接外力作用,如物品击打、撕裂伤等,损伤后未得到正确的治疗与康复,可使韧带产生炎症反应。
从高处跳下,脊柱前屈,可快速牵扯棘上韧带引起损伤。
慢性劳损
长时间埋头伏案、长时间弯腰劳动,使腰背部棘上/间韧带处于紧绷状态,可造成慢性劳损。韧带出现轻微损伤,局部渗出、肿胀、出血,形成慢性炎症。病程较长者可发生粘连、瘢痕形成甚至钙化。
身体生理结构或姿态性异常,或骨关节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造成的局部组织病理性紧张,也可能导致韧带炎。
诱发因素
环境温度降低可引起局部血管痉挛,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诱发或加重韧带炎。
症状
主要症状
典型症状
疼痛:表现为背痛、腰痛,常局限于患处,且多为间歇性、慢性的酸痛感,有时也可引起周围关节、肢体的牵扯性疼痛。
僵硬、无力感:局部可出现僵硬症状,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局部僵硬明显,在适当的活动后可有所减轻。严重者可出现患处关节、肢体的无力感。
局部肿胀:无菌性的炎症还可能导致患处软组织出现渗出液,进而引起局部肿胀。
其它症状
活动受限:棘上/间韧带炎严重时患者不敢仰卧,颈部或腰部活动受限,尤其以前侧弯屈及旋转受限最为明显。
淤血:部分急性损伤者可出现皮下淤血。
就医
就医科室
骨科
出现背部或腰部发僵、发硬,长期慢性疼痛,或出现其他骨关节处持续的肿痛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前往骨科就诊。
疼痛科
长期腰、背部慢性疼痛,确诊韧带炎后,也可以前往疼痛科就诊,进行止痛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出现腰背部、骨关节处疼痛等不适,不要自行服药,以免掩盖病情。
不要盲目进行推拿、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腰背部长期慢性疼痛?什么情况下加重、缓解?
是否有局部胀痛、压痛?
是否有骨关节处持续的肿胀、疼痛?
腰背部或关节处是否有僵硬无力感?
是否有皮下淤血?
病史清单
以前是否受过外伤?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
是否有肌肉劳损、脊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相关疾病?
是否长期伏案工作,或者弯腰工作?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局部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止痛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及洛索洛芬钠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腰背及骨关节外伤或疾病史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腰背部出现发僵、发硬,局部存在长期慢性疼痛,或骨关节处出现持续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体征
局限性压痛。
局部的棘上韧带难以触及。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无特殊发现,有时可见棘突发育不良。
部分患者棘突间隙增大,弯腰位置进行X线检查,有时可见病变处椎体滑动。
CT检查
CT检查用于观察是否合并骨折,以及严重程度、关节损伤情况、周围软组织损伤等。
核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可发现韧带的部位有高信号显示,属于局部炎性改变,可以诊断韧带炎症。
超声
可表现为紧贴脊柱棘突表面的纵形带状低回声。
韧带部位血管组织少。当发生损伤、炎症而充血时,超声检测可能测及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韧带炎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心肌梗死
相似点:都可能出现胸背部的肿胀、疼痛等表现。
不同点:心肌梗死患者的后背部疼痛是放射痛,后背部无压痛点,心电图有特异性表现,如出现病理性Q波,但韧带炎的患者心电图多无异常。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可以鉴别。
骨关节炎
相似点:都可能出现局部关节胀痛等表现。
不同点:韧带炎患者磁共振检查有明确的韧带异常,而骨关节炎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还会有关节间隙变窄等变化。通过X线检查和核磁共振可以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局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一般不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
保守治疗
去除诱因: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比如着凉、劳累等因素。
休息:患者应注意休息,如果是棘上韧带炎、棘间韧带炎,需要睡硬板床。注意走姿、坐姿,避免患病处持续受累。
严重者可佩戴相应支具加以保护,以避免局部屈伸活动时对韧带的牵拉。
对于一些长期慢性疼痛的患者,还可采取微波、冲击波、红外线等理疗方法,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主要包括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及美洛昔康等。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局部疼痛。
如果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可以选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对胃黏膜刺激比较小的药物。
活血化瘀药物
活血化瘀药物:如秦川通痹片、舒筋活血丸等。
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损伤部位淤血、肿胀的吸收和消退,有效缓解韧带炎疼痛、肿胀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
局部注射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有助于抑制损伤性炎症,减轻黏连,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抗生素
如果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考虑合并感染,需要给予对症的抗生素,选用敏感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地尼分散片)或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等。
针灸可调节神经血管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病灶炎症消退,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推拿能缓解局部韧带紧张痉挛状态,并整复错位的小关节,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急性期禁用。
局部注射治疗
药物:0.5%~1%普鲁卡因、地塞米松或醋酸氢化可的松
局部封闭,每周1次,连用3~5次。
适用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长期慢性疼痛者。
可用于抗炎、止痛。
手术治疗
适用于韧带断裂、影响工作生活者。
通过外科手术方法修补损伤韧带。
预后
治愈情况
经过规范治疗,可有效减轻或消除胀痛、压痛等症状。
危害性
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治疗,可能遗留酸痛不适及功能障碍,影响日常活动。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无需特殊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即可。
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戒酒。
日常管理
戒烟。
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搬运重物等,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炎睡觉时应尽量选择硬板床,枕头不要过高,夜间和天气变化时要多注意腰背部的防寒保暖。
其他部位韧带炎要做好局部保暖,避免着凉。
注意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重复做同一动作,避免长时间埋头、弯腰。
疼痛缓解期,可进行针对病变部位的专门性练习。如棘上/间韧带炎需要加强腰背部肌力训练,如小燕飞等。运动后要对腰背部进行拉伸放松。
病情监测
如果再次出现病变部位的胀痛、压痛、淤血或活动不便,建议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都应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观察病情恢复情况、治疗效果。
复查项目,常见影像学检查,包括局部X线、核磁共振等。
复查时间:建议治疗后1个月复查一次,没有特殊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延长复查时间,若再次出现局部疼痛症状且难以忍受,建议及时就医复诊。
预防
避免长期高强度、重体力劳动,注意适当休息。长期伏案工作者,工作半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脊椎和四肢。建议做工间操。
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运动,剧烈训练或比赛后,要进行充分的拉伸。
注意关节部位保暖,天冷时或在空调房内可佩戴围巾,及时添加衣物。
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使躯干强健有力,脊柱稳定而灵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