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
概述
乳腺腺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良性增生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部分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
主要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失衡导致
预后良好
定义
乳腺腺病是乳腺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病理主要表现为乳腺小叶末梢导管、腺泡数量增多,并伴有小叶内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好发于20~40岁女性,属于常见的乳房良性增生性疾病。
患者可有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可触及的乳房肿块。部分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
分型
包括硬化性腺病、大汗腺腺病、盲管腺病、微腺性腺病和腺肌上皮腺病等亚型。
根据病变的不同发展时期,可分为小叶增生型、纤维腺病型和硬化性腺病型3种类型。
病因
致病原因
乳腺腺病主要与女性的内分泌失调有关,即体内性激素水平不平衡,如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异常、比例失衡,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不良情绪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等通过影响激素的分泌,也会导致乳腺腺病的发生。
症状
主要症状
部分患者可没有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
乳房疼痛
主要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即月经前4~5天出现乳房疼痛,月经来潮后逐渐缓解,月经后消失。下一个月经周期周而复始。
疼痛多为胀痛或隐痛,有酸胀感、下坠感。部分患者还可向腋窝、肩部放射。
多累及双侧乳房。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也与月经周期相关,即月经前4~5天明显,来潮后缓解,经后消失。
肿块多累及双侧乳房,质韧或软,范围较广,主要位于双乳的外上部位。
其他
部分患者可有月经紊乱,不规律。多为经期短,经量少。
就医
就医科室
乳腺外科/甲乳外科/普通外科
如出现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结节、肿块,请及时到乳腺外科/甲乳外科/普通外科就诊,进一步检查后明确诊断以进行治疗。
中医科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具有缓解疼痛、缩小甚至消除增生结节的潜在疗效优势,建议确诊后可于中医科进行综合治疗。
妇产科
月经异常,影响备孕等,可妇产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乳房的视诊和触诊是必不可少的。建议穿着易暴露乳房及腋窝的衣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可触及的乳房肿块,是否疼痛,是否与月经周期相关?
是否出现乳房皮肤红肿、脓肿、乳头溢液?
是否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病史清单
月经史,初潮时间,月经是否规律正常?
生育史、哺乳史;
乳房是否受过外伤?
是否吸烟、酗酒?
是否有家族乳腺相关疾病病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CT、磁共振成像(MRI)等;
病理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取材做病理;
如有定期乳腺检查的结果,也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是否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月经不规律。
家族类似疾病史,如母亲、姐妹患有乳腺腺病。
长期接受激素等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
主要为与经期相关的乳房疼痛或可触及的乳腺肿块;
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触诊到边界不清,质地柔韧的包块,一般有触痛,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生,可单发,亦可多发,体积一般较小。
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可行性激素六项检查,可有雌激素分泌过多、孕激素减少、黄体素减少、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衡等。
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
超声是目前诊断乳腺腺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无痛、无创、无辐射等优势。此外,还可辅助诊断乳腺结节的良恶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可将乳腺结节分为0~6级:
0级:是指评估不完全,还需补充相关检查;
1级:指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也就是正常乳腺;
2级:指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3级:基本是良性病变,一般病变的恶性率低于2%,建议定期复查;
4级:可疑恶性病变,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一般首先考虑活检,此级可进一步分为4a、4b、4c三类。4a恶性可能性较低,在2%~10%之间;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10%~50%;4c进一步怀疑为恶性,可能性在50%~94%之间;
5级: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6级:经活检证实为恶性的病变。
乳腺腺病是良性病变,因此,多归属于4a级以内的病变。根据病变的不同发展时期,从小叶增生型、纤维腺病型,发展到硬化性腺病型。其中,硬化性腺病型属于较难与乳腺癌鉴别的类型。
乳腺钼靶
乳腺腺病缺乏特征性X线表现,易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混淆,需结合病史、超声、磁共振成像等综合分析。
磁共振成像(MRI)
可更精准地显示乳腺结构,发现微小病变,当超声无法鉴别,诊断为4a及以上分级时,可进一步完善MRI检查。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腺病的金标准。
可在超声等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
乳腺腺病发展至硬化性腺病时,通常需要病理学诊断。
分期
根据乳腺腺病的不同发展时期,可分为小叶增生型、纤维腺病型、硬化性腺病型。
在患者的不同乳腺小叶内,三种病理变化可同时出现。
鉴别诊断
乳腺癌
相似点:早期乳腺癌也可表现为乳房肿块,没有其他典型症状。
不同点:乳腺癌多为无痛性肿块,乳腺腺病多有随月经周期规律出现的乳房疼痛和肿块,临床上比较难鉴别的是硬化性腺病型和乳腺癌。病理为确定诊断的金标准,可通过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
乳腺炎性疾病
相似点:乳腺慢性炎症局限并形成肉芽肿时,也可表现为红、肿、热、痛的乳房肿块,或是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不同点:乳腺腺病多有雌孕激素失衡,病理学可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
治疗原则:轻至中度疼痛者以心理疏导及改变不规律生活习惯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中医治疗,慎重选择激素治疗。
一般治疗
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经期穿戴松紧适宜的胸罩,避免过紧或过松。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中医治疗
激素治疗
不常规使用。
若并发月经紊乱,经妇产科医生评估后,有备孕需求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激素治疗,具体方案遵医嘱,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引起激素紊乱,加重病情等。
其他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补充维生素A,改善肝功能,加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调节性激素代谢平衡。
手术治疗
较大的导致明显症状的肿块,可选择手术切除。
经过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或临床上不易与乳腺癌相鉴别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明显的临床症状:肿块大、疼痛明显等,建议先行病理学明确诊断,慎选直接手术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乳腺腺病是一类良性增生性疾病,较为常见,若诊断明确,治疗及时有效,一般可以治愈。
在疾病的初期,如乳腺腺病为小叶增生型时,及时治疗,预后更好。
该病与激素水平关系密切,月经调理、情绪管理意义重大。
日常
日常管理
积极应对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均衡饮食,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适度锻炼,锻炼时穿戴运动内衣。日常穿戴松紧适宜的内衣。
病情监测
定期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关注乳房肿块的自我监测等。主要通过乳房的视诊和触诊。
视诊:在月经结束7~14天进行乳房视诊,选择光线明亮的房间,脱去上衣,双臂上举或下垂,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有无隆起、凹陷等。
触诊:以乳头为中心,用手轻揉乳房,触摸时由内向外、由上向下旋转触摸,包括乳房根部和腋窝,检查乳房有无肿块、硬结、触痛,乳头有无液体溢出等。
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的平衡。
均衡营养,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控制动物蛋白摄入。尽量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者保健品,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等。
维持健康体重,科学锻炼,增强体质。
调理月经。发现月经周期紊乱时,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妊娠、哺乳对乳腺功能是一种生理调节。妊娠、哺乳可使孕激素分泌充足,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增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