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胶质细胞瘤
概述
概述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来源于少枝胶质细胞的神经上皮肿瘤,分化良好,主要位于大脑半球,好发于额叶,其次为颞叶、顶叶及枕叶。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为主,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肿瘤科、神经外科、放疗科
临床症状
癫痫发作、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
危害
引起颅内压增高,影响正常生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等。
检查
基因检测、CT、MRI、组织病理检查等。
诊断
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结合放疗、化疗。
治愈性
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
病因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
流行病学
肿瘤发病率低,约为0.27/10万。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发病年龄43岁,男女之比为1.21∶1。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病史较长,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肿瘤体积较大或致脑脊液循环障碍时,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肿瘤侵犯功能区,可导致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等。
诊断依据
1.患者有癫痫发作、头痛、恶心、呕吐、偏瘫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2.基因检测可发现1号染色体短臂(1p)与19号染色体长臂(19q)杂合性丢失,IDH1或IDH2基因突变。3.影像学检查(1)CT:平扫多呈低密度占位影像,可伴高密度结节样钙化,增强扫描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2)MRI:肿瘤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占位效应轻,瘤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钙化灶在T1及T2加权像呈低信号。增强后肿瘤不强化或轻度强化。4.组织病理检查少突胶质细胞瘤细胞密度中等,大小一致。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胞质肿胀透亮,呈典型的蜂窝状改变。肿瘤细胞核分裂象较低,Ki67细胞增殖指数多低于5%。
治疗
治疗方针
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等。
放化疗
对仅行肿瘤活检或肿瘤没有切除完全的患者,应行放射治疗。对存在1p/19q杂合性缺失的年轻患者,可先行化疗,推迟放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应在保留神经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
预后情况
少突胶质细胞瘤呈低度恶性,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期为7~10年,5年及10年生存率为64.3%及47%。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行放化疗、1p/19q杂合性丢失及IDH1基因突变等。
少突胶质细胞瘤放疗怎么做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放疗,先由放疗科医生确定放疗剂量,安排好分多少次进行;再根据影像学上肿瘤的部位,确定放疗的靶区,并在头皮上做标记;然后患者按时到放疗室,躺在和机器相关的专门的床上,听从医生的指挥即可。
少突胶质细胞瘤放疗前,先要确定放疗剂量。 然后要勾画需要放疗的靶区。这一般根据头颅核磁共振上肿瘤的部位和形态而定。
如果是术后进行放疗的,要对比手术前后的头颅核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以排除手术创伤异常信号的干扰。勾画出肿瘤的靶区,并在患者头皮上适当标记。
少突胶质细胞瘤难以完全切除,甚至是无法手术。所以常需要手术后结合放疗,来综合治疗。无法手术的,也可以考虑直接放疗。如果放疗中出现不适要及时报告管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的处理。
护理
日常护理
1.保持生活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和心理压力。2.因肿瘤出现偏瘫等功能障碍者,在治疗后应及时进行功能训练,恢复受损的功能,不仅有助于生活,也有助于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3.注意患者情绪,及时进行交流和心理疏导,保持其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4.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面貌。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