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
概述
骨髓细胞形态学(bone marrow cell morphology)检查,是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中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间的比例关系,来检查骨髓细胞量和质的变化,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该检查包括油滴和小粒检验、有核细胞数量检验、巨核细胞检验、细胞分类计数和粒红比值计算、细胞形态检验、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适宜人群
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的患者,如系、二系或三系细胞的增多和减少,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幼稚细胞等异常细胞。
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
有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血浆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定量及构成异常等情况的患者。
化疗后疗效观察的患者。
需要骨髓做标本检查的患者,如骨髓活检、造血祖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查(如伤寒、疟疾)等。
其他:如临床需要了解骨髓造血功能,需要排除或需要做出鉴别诊断的造血和淋巴组织疾病;因患者明显的心理、精神因素经解释仍怀疑自己患有血液疾病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骨髓穿刺。
检查前
骨髓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应特别注意,血友病患者禁止该检查。
妊娠中晚期患者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检查时
根据穿刺部位,患者需要准备适宜的体位。
若在髂前上棘穿刺,患者准备仰卧位。
若在髂后上棘穿刺,患者准备侧卧位或俯卧位。
若在棘突穿刺,患者准备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暴露。
检查后
48~72小时内,保持穿刺处皮肤干燥,避免淋浴或盆浴。
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相关指标
油滴和小粒检验、有核细胞数量检验、巨核细胞检验、细胞分类计数和粒红比值计算、细胞形态检验、细胞化学染色检验。
(数据来源:尚红,王毓,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临床意义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在临床中有以下应用。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造血系统疾病多数具有特征性细胞形态学改变,骨髓检查对这些疾病有定的决定性诊断意义。如各种类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巨幼细胞贫血戈谢病(Gaucher disease)、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等。这些疾病也常通过复查骨髓象来评价疗效或判断预后。
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各种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淋巴瘤的骨髓浸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利用骨髓液涂片检验疟原虫、黑热病原虫、红斑狼疮细胞,以及骨髓液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都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相关指标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