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
概述
肾上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肾上腺皮质、髓质及间质的良恶性肿瘤
具有分泌功能性的肿瘤因分泌激素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
可能与遗传、环境、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
以手术治疗为主
定义
肾上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肾上腺皮质、髓质及间质的良、恶性肿瘤。
疾病类型
按肿瘤病理性质分类
肾上腺皮质常见的良性肿瘤有皮质腺瘤,恶性肿瘤有皮质癌。
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包括良性及恶性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间质的肿瘤很罕见,良性肿瘤包括髓脂肪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鞘瘤等;恶性肿瘤包括血管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等。
按肿瘤有无分泌功能
功能性肿瘤
如分泌糖皮质激素的皮质腺瘤、分泌醛固酮的醛固酮腺瘤。
无功能性肿瘤
无激素分泌者,如无功能腺瘤、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
WHO分类
根据肿瘤的病理、生物学行为、癌基因图谱等进行分类。
肾上腺皮质肿瘤
皮质癌。
皮质腺瘤。
性索间质肿瘤。
间质细胞瘤。
腺瘤样瘤。
间充质和间质肿瘤。
髓样脂肪瘤。
神经鞘瘤。
血液系统肿瘤。
继发性肿瘤。
肾上腺髓质肿瘤和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
交感神经节细胞瘤。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肿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合型。
混合型嗜铬细胞瘤。
混合型副神经节瘤。
发病情况
肾上腺肿瘤的患病率约为2%,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放射学研究报告,50岁时肾上腺肿瘤发生率约为3%,老年人可增加至10%。
解剖结构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左右各一,位于双侧肾的内上方,与肾同在肾周筋膜囊中,被脂肪组织包绕。
双侧肾上腺均靠后,接近腰椎曲线。
右侧肾上腺比左侧略高,呈锥形或三角形,其上方是膈脚,前上方是肝脏,内侧为下腔静脉和十二指肠。
左侧肾上腺呈半月形,更靠近中线和肾上极,其后方为膈脚和内脏神经丛,内侧为腹主动脉,前方与胰体尾部和脾血管接近,而尾部可向下延伸至肾门处。
病因
致病原因
肾上腺原发肿瘤大部分病因不清。部分有家族史,与基因突变有关。
发病机制
肾上腺为重要的内分泌腺,可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儿茶酚胺等。当每种激素异常分泌增多时,可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分泌过多:分泌过量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或低血钾。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分泌过多: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代谢紊乱和多脏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高血糖、高血压、低钾等。
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头痛、心悸、面色苍白、出汗等。
症状
功能性肿瘤主要引起内分泌紊乱症状,无功能性肿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在查体时发现。
内分泌紊乱症状
肾上腺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肾上腺某一部位发生功能性肿瘤,会引起相应激素分泌过多,主要表现如下。
皮质醇增多症状
库欣综合征表现:满月脸、水牛背、中心性肥胖,而四肢瘦,皮肤出现多处紫纹。
创伤愈合能力差。
情绪易变、认知能力改变。
疲倦、腰背痛。
高血压。
多毛、脱发、痤疮。
性功能障碍,闭经或月经减少等。
醛固酮增多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为高血压,血压一般为中度增高。
还可有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或麻痹、感觉异常。
其他症状为多尿、夜尿增多、易烦渴等。
儿茶酚胺分泌异常症状
常见于嗜铬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和代谢的改变。
发作性血压增高,伴心悸、气促、头痛、胸闷、出汗、精神紧张、四肢发凉震颤,长期血压异常升高,收缩压常常高达200 mmHg以上,易引发脑出血,危及生命。
还可见低血压、休克与高血压交替出现。
局部压迫症状
肿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可引起腹胀、腰痛、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查体可发现腹部肿块。
全身及转移症状
恶性肾上腺肿瘤患者可出现乏力、发热、消瘦等症状。
转移至肺、肝、骨等部位,可有相应临床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泌尿外科
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肾上腺占位,或者活检提示肿瘤病变时,应该及时前往泌尿外科就诊。
内分泌科
若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多毛、男性化等表现。男性出现不育、勃起功能障碍、乳腺发育等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内分泌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肾上腺肿瘤可分为功能性肿瘤和无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肿瘤主要引起内分泌紊乱症状,无功能性肿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在查体时发现。所以应做好定期体检。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腹胀、腰痛,腹部肿块?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血压增高,伴心悸、气促、头痛、胸闷、出汗?
有无多尿、夜尿增多、易烦渴?
男性有无性功能障碍,女性有无闭经或月经减少?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肾上腺肿瘤?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专科检查: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血浆皮质醇测定、肿瘤标志物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检查。
影像检查:腹部超声、CT、磁共振(MRI)。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
先前或当前恶性肿瘤病史。
难治性高血压病史。
有肾上腺肿瘤家族史。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有以下临床表现:
创伤愈合能力差。
情绪不稳定。
易疲倦。
腰背痛。
心悸、气促、头痛、胸闷。
多尿、夜尿增多、易烦渴。
性功能障碍。
女性患者可出现闭经或月经减少。
腰、腹部检查有时可触及肿块或肾下极。
心率增快,血压明显升高,血压计甚至无法测出。
实验室检查
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
是区分单侧或双侧有分泌功能肿瘤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对于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可用于鉴别是单侧肾上腺腺瘤或双侧肾上腺增生。
血浆醛固酮测定
醛固酮瘤患者的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昼夜节律平行。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醛固酮瘤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基础值降低,药物刺激试验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抑制程度更为显著。
血浆皮质醇测定
患者血浆皮质醇基础水平升高和/或分泌节律紊乱。
肾上腺腺瘤引起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可仅表现为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
能客观地反映皮质醇的分泌量。约98.2%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尿游离皮质醇(UFC)高于正常。
皮质醇代谢产物的测定
包括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17-KS)等。对鉴别肾上腺腺瘤和腺癌有重要意义。
肾上腺腺瘤17-KS可正常或低于正常;而肾上腺腺癌则可大大髙于正常。正常值因实验室不同而异。
基础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
肾上腺皮质肿瘤所致的库欣综合征患者,血浆ACTH水平很低甚至测不出。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用于鉴别垂体ACTH腺瘤异位ACTH综合征和肾上腺肿瘤。
垂体ACTH腺瘤90%可被抑制,而异位ACTH综合征和肾上腺肿瘤患者则90%不能被抑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兴奋试验
用于鉴别库欣病、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异源性ACTH综合征。
给予外源性CRH后,库欣病患者的ACTH、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升高,而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异源性ACTH综合征患者则不受影响。
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
包含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症状发作时应收集3小时尿送检。
24小时尿儿茶酚胺含量升高2倍以上,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意义。
血儿茶酚胺测定
怀疑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在高血压发作时测定有重要意义。
24小时尿香草扁桃酸(VMA)测定
以24小时尿VMA>9 mg作为诊断嗜铬细胞瘤标准,特异性达90%以上,但其敏感性差。
某些食物和药物(如咖啡、香蕉、柑橘类水果、阿司匹林等)可干扰上述测定值,故检查前必须停用。
血电解质、血气分析
肾上腺腺癌患者可有低血钾性碱中毒
影像学检查
肾上腺CT平扫+增强
是肾上腺肿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使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高达98%。
可区分肿瘤良、恶性。还可明确肿瘤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及是否可切除。
肾上腺磁共振平扫+增强
磁共振成像(MRI)可代替造影剂过敏或妊娠者的CT检查,可区分肿瘤良恶,能准确评估下腔静脉瘤栓情况,还可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
对于鉴别肾上腺皮质癌、无功能腺瘤、嗜铬细胞瘤有重要意义。
B超检查
可用来判断肿瘤大小、鉴别实性或囊性肿瘤。还可判断肿瘤侵犯范围。
FDG-PET检查
FDG-PET检查即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新兴的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方法。
X线检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可显示肾上腺肿块。
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多血管性肾上腺肿瘤有诊断价值。
胸部CT平扫
可评估肾上腺恶性肿瘤有无转移。
腹部、盆腔CT或MRI平扫+增强
评估肾上腺恶性肿瘤有无转移及局部浸润。
病理学检查
病史提示既往或目前罹患肿瘤,有风险或可疑有肾上腺转移,在排除嗜铬细胞瘤的基础上,可考虑行影像学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
肿瘤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分期
肾上腺皮质癌TNM分期
T: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直径≤5厘米。
T2:肿瘤局限,直径>5厘米。
T3:任何大小肿瘤,局部侵犯,但不累及邻近器官。
T4:任何大小肿瘤,累及邻近器官。
N:淋巴结:N0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为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M0为无远处转移,M1为存在远处转移。
肾上腺皮质癌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1-2N1M0、T3N0M0。
Ⅳ期:T3N1M0,T4N0M0,任意T 任意N M1。
鉴别诊断
垂体腺瘤
相似点: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月经不调、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库欣综合征表现。
不同点:垂体腺瘤头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垂体病灶,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肿瘤切除可治愈可印证诊断。
异位ACTH综合征
相似点:皮肤色素沉着、疲乏无力,血清钾降低,可有低钾性碱中毒。
不同点:异位ACTH综合征有原发肿瘤病史,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相似点:可有肌肉软弱无力,血清钾降低。
不同点: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肾上腺影像学表现多样,可为正常、增大、小结节样表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肾上腺有功能的肿瘤首选手术治疗。
肾上腺良性无功能的肿瘤,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强调个体化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首选手术治疗。其他包括药物、射频消融等治疗。
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显露清晰、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手术路径: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
开放式手术
适应证:原发肿瘤巨大(>6厘米)、转移性肿瘤、肿瘤组织与周围分界不清。
具体治疗方案
以醛固酮增多为表现的肿瘤
疑似良性,有手术可能,行肾上腺切除术,推荐腹腔镜手术。
疑似恶性,开放性肾上腺切除术。
以库欣综合征为表现的肿瘤
肿瘤<4厘米,肾上腺切除术,推荐腹腔镜手术。
肿瘤>4厘米,或质地不均,边缘不规则,局部侵袭,或其他提示恶性可能的影像学特征,有明确局部可切除病灶,行肾上腺切除术,可选开放或腹腔镜手术。
嗜铬细胞瘤
应做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中监测和控制血压。
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对于手术巨大、疑似恶性肿瘤、副神经节瘤,应行开放式手术。
肾上腺癌
肿瘤局限,切除肿瘤及邻近淋巴结。可选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手术治疗仅限于肿瘤切除,无须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对于偶然发现,无临床症状的小肿瘤,可以暂时观察,定期复查。
对于已有临床症状或肿瘤较大,应及早行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
肾上腺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手术为神经鞘瘤的理想手术方式。
肿瘤直径>3厘米,怀疑恶性可能,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
手术切除为主。直径<5厘米的肿瘤,可优选腹腔镜手术;直径>5厘米的肿瘤,根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有粘连等,可选择开放式手术。
肾上腺转移瘤
术前确定肾上腺为单部位转移灶者,可行手术切除。
无功能性肿瘤
CT或MRI检查下,形态良性的腺瘤,3~6个月复查影像学,1年内增大>1厘米,行肾上腺切除术,切除可疑的恶性肿瘤。
可疑肾上腺癌,肿瘤中等大小(4~6厘米),有侵袭特征,行肾上腺切除术,切除可疑的恶性肿瘤。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以醛固酮增多为表现的肿瘤
不能手术的患者: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为一线治疗,调节血压、血钾。
依那普利,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肾功能不全3期慎用,肾功能不全4期及4期以上禁止服用。
以库欣综合征为表现的肿瘤
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后需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大多数病人于6个月至1年或更久可逐渐停用替代治疗。
密妥坦
为预防术后复发及无法切除的肾上腺皮质癌的辅助治疗措施。
可抑制皮质醇合成,对肿瘤组织有一定破坏作用,适用于肾上腺皮质癌。
米托坦
有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米托坦辅助治疗。高危因素包括:术前原发瘤直径>8厘米、显微镜下可见血管或包膜侵犯、Ki-67指数>10%等。
也是晚期肾上腺皮质癌患者治疗的首选和基础用药。
细胞毒性药物
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EDP-M(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铂、米托坦)和SZ-M(链佐星、米托坦)两种。
EDP-M为首选治疗方案。
其他推荐方案:帕博丽珠单抗+米托坦或米托坦单药治疗。
恶性嗜铬细胞瘤
对不能耐受手术,或未能切除的恶性嗜铬细胞瘤,或手术后肿瘤复发等病人,可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苄明乌拉地尔)等药物以改善症状。
化疗
对于低度分化的嗜铬细胞瘤,化疗能够获得肿瘤控制和临床症状缓解。
标准化疗方案为CV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
放射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
适用于局部复发风险高的患者。
肿瘤未能完全切除。
术中操作不当使肿瘤包膜破裂,导致肿瘤细胞溢出或内部坏死囊液流出。
临床Ⅲ期或有术后复发髙危因素,如术前原发瘤直径>8厘米、显微镜下有邻近血管侵犯、Ki-67指数>10%等。
放疗还可用于缓解晚期肾上腺皮质癌转移至骨、脑、腹部等引起的局部症状,特别是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
恶性嗜铬细胞瘤
放射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存在骨转移所致疼痛者。
射频消融治疗
适应证
良性肿瘤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明确为原发性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有外科手术指征,但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
对于不适合外科切除、术后复发或拒绝外科手术的原发性功能性肾上腺肿瘤(醛固酮瘤、具有皮质醇分泌功能的肾上腺瘤、嗜铬细胞瘤)患者,消融是以改善临床症状为治疗的主要目的,肿瘤的完全消融为次要目的。
恶性肿瘤
原发性恶性肾上腺肿瘤: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拒绝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复发,或其他局部治疗复发者(如适形放疗后)。肿瘤最大径≤5厘米,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转移可被控制。
肾上腺转移瘤:转移瘤的最大直径≤5厘米,且无其他部位的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转移可被控制。
不良反应
疼痛
主要表现为腹背部消融区域疼痛,但患者多能耐受,不能耐受者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止痛,严重者可给予吗啡类强镇痛剂。
消融后综合征
主要症状为低热、乏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
一般持续3~5天,少部分可能会持续2周左右。
对症处理即可,必要时除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外,可以适量短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血管栓塞对部分肾上腺皮质癌患者有效,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分泌功能降低,缓解原发灶引起的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在肾上腺皮质癌治疗中虽有应用,但应用较少。
¹³¹I-MIBG治疗是恶性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以外最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Azedra
美国FDA已批准上市,我国尚未上市。
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肿瘤已扩散,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副神经节瘤治疗。
靶向治疗
舒尼替尼是具有前景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有报道显示,3例伴有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均得到了部分缓解。
晚期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
手术治疗
对已有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手术若能切除原发灶和所有转移灶,对延长患者的存活期有益。
药物治疗
米托坦是目前肾上腺皮质癌治疗中最常用、反应效率最髙的药物。
对不能耐受高剂量米托坦或肿瘤增长速度很快的患者,需加用细胞毒性药物,但总体治疗效果有限。
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EDP-M(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顺钻、米托坦)和SZ-M(链佐星、米托坦)两种。EDP-M为首选治疗方案。
其他推荐方案:帕博丽珠单抗+米托坦或米托坦单药治疗。
放射治疗
可用于缓解晚期肾上腺皮质癌转移至骨、脑、腹部等引起的局部症状,特别是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
射频消融治疗
姑息性射频消融治疗可最大限度减轻肿瘤负荷、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
介入血管栓塞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分泌功能降低,缓解原发灶引起的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恶性嗜铬细胞瘤
手术治疗
姑息性手术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可以为后续的放疗和化疗做准备。
但是姑息性手术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否有益尚需确认。
放射性核素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治疗,或多发转移,可给予放射性核素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¹³¹I-间碘苄胍(¹³¹I-MIBG )内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缓解骨转移所致疼痛的恶性嗜铬细胞瘤。
化学药物治疗
标准化疗方案为CV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
靶向治疗
可使用舒尼替尼进行治疗,以缓解病情。
复发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
手术治疗
局部复发特别是术后无瘤存活期>12个月的患者,可通过再次手术争取完整切除,手术原则与初次手术相同。
药物治疗
有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使用米托坦进行辅助治疗。复发高危因素如下。
术前原发瘤直径>8厘米。
显微镜下可见血管或包膜侵犯。
Ki-67指数>10%等。
放射治疗
对有局部复发风险高的患者有一定价值。复发高危因素如下。
肿瘤未能完全切除。
术中操作不当使肿瘤包膜破裂。
导致肿瘤细胞溢出或内部坏死囊液流出。
临床Ⅲ期或有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如术前原发瘤直径>8厘米、显微镜下有邻近血管侵犯、Ki-67指数>10%等。
恶性嗜铬细胞瘤
放射性核素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或复发,可给予放射性核素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¹³¹I-MIBG内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为酚苄明、哌唑嗪等。
预后
良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好,恶性肿瘤预后与肿瘤病理、分期等多种因素相关。
生存率
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可以用5年生存率来大致评估。5年生存率是指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5年后再次复发概率很低,一般可视作临床治愈。
肾上腺皮质癌Ⅰ~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30%~45%、12.5%~57%、5%~18%和0。
恶性嗜铬细胞瘤总体5年生存率约50%。有些患者可有惰性疾病过程,预期寿命可超过20年。
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25%~40%。
【特别提醒】5年生存率仅用于临床研究,不代表个人具体的生存期,患者的个人生存期需要结合多种因素来决定,建议咨询就诊医师。
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是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患者的存活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情况和个人体质等有关。
肿瘤恶性程度低的患者,预后较肿瘤恶性程度高的好。
肿瘤分期中,属于临床早期的患者较临床中晚期的预后好。
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预后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好。
及早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较晚治疗的患者预后好,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较治疗效果差的患者预后好。
个人身体情况好的患者,较身体差的患者预后好。
复发与转移
肾上腺皮质癌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复发、转移率仍超过50%。并且复发、转移主要集中于术后两年内,其中19%~60%为局部复发,39%~65%为全身转移。
恶性嗜铬细胞瘤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行放射性核素治疗。大剂量¹³¹I-MIBG放射性核素治疗后2年几乎均有复发或转移。化疗虽能控制和缓解临床症状,但多在2年内复发。
日常
日常管理
心态与情绪调整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确诊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感,会害怕疼痛、被遗弃和死亡等。家人要注意倾听患者的心声,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症状。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在治疗间期和治疗结束后,建议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角色。
生活起居
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充分换气,阳光充足,温室度适宜。定期房间消毒,避免感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清洁,防止身体意外损伤。每日饭后、睡前用生理盐水液漱口,并用软毛牙刷。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紧张焦虑情绪,易出血者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如果病变在下肢尽量不要下床活动,避免骨折。
饮食调节
膳食结构均衡,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丰富。
应避免吃腌制、油煎、油炸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蓝花、西红柿、芹菜、莴笋、猕猴桃、苹果、香蕉等。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
建议不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过甜、辛辣的食物。
休息与运动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或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减轻体力消耗,促进恢复。
病情改善后,可先从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复查随诊
随诊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尚可接受潜在根治为目的治疗的转移复发,更早发现肿瘤复发或第二原发癌,并及时干预处理,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建议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若有不适,请随时就诊。
预防
肾上腺肿瘤病因不明,无有效预防措施,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能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