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坏疽
概述
并发感染的坏疽,坏疽组织的静脉回流不畅因而存在淤血肿胀和细菌感染
局部肿胀、疼痛、炎症弥漫、全身中毒等症状
坏死组织水分较多,有严重的腐败菌感染
临床常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
定义
湿性坏疽是坏疽的一种类型,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和胆囊等,也可发生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
由于坏死组织水分较多,为腐败菌的入侵和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故感染严重,使局部组织肿胀,呈黑色或暗绿色。
湿性坏疽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如肠坏疽、坏疽性胆囊炎等。
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吲哚、粪臭素等,故有恶臭。由于坏死组织产生的大量毒素被机体吸收可产生毒血症,危及生命。
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是什么
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有肝脏、脾脏、胰腺、甲状腺、乳腺等,这些器官不与外界相通,不易发生湿性坏疽。
湿性坏疽是大块组织坏死,并有腐败菌感染后,可能形成湿性坏疽,同时伴有血液循环障碍。
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包括肝脏、脾脏、胰腺、甲状腺、乳腺等,这些器官大多数不与外界直接相通,避免接触到腐败菌,不容易并发湿性坏疽。
考虑患有湿性坏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彻底的清创治疗,切除坏死的组织,使用广谱的抗菌药物,局部抗菌药物冲洗等,严重的可能造成截肢。
病因
致病原因
湿性坏疽主要由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坏死且水分较多,以及腐败菌的严重感染引起。
血液循环障碍
当四肢末端动脉闭塞后,组织细胞会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而死亡,最后导致组织坏疽。
急速闭塞的静脉使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和大量的水分无法转运,使坏死组织含大量水分,为腐败菌的入侵繁殖创造更有力的条件。
腐败菌感染
湿性坏疽多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并且由于组织含较多水分,为腐败菌的入侵及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腐败菌在水肿的组织中更容易侵袭渗透到更深的组织,可进入细胞和细胞间隙。
其产生的毒素和酶导致静脉和淋巴管的进一步阻塞。
使组织失去营养供应,白细胞和吞噬细胞不能抵抗坏死组织中细菌的快速繁殖。
上述过程使组织感染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常见的腐败菌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大肠杆菌、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等。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湿性坏疽的发病风险,属于本病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逐步损伤血管及神经,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感觉异常,进而发生缺血坏死。
坏死组织若和外界相通,并含有大量水分,更易继发腐败菌感染,同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受损,更易出现湿性坏疽。
外周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易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中老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合并感染者出现急性静脉闭塞,易导致湿性坏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病于青壮年男性,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动静脉的慢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炎性病变,增加了湿性坏疽的可能。
重伤、冻伤或手术
重伤多存在开放性伤口,例如车祸伤、电击伤、切割伤等,腐败菌更易定植于开放性伤口,同时重伤伴有大量失血使得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难以抵抗细菌的入侵,增加了出现湿性坏疽的可能。
四肢暴露在极冷的温度下可能会出现冻伤,阻塞正常的血流。IV级冻伤损伤深达肌肉、骨骼,可出现整个肢体坏死,合并感染引发湿性坏疽。
手术本身对表皮及皮下深层组织会造成破坏,如果存在伤口过深、包扎过紧、止血时间过长等可导致出现伤口缺血、缺氧,易导致厌氧菌感染,增加湿性坏疽的发病率。
免疫抑制
若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受到抑制,更易出现感染难以控制的情况,增加了湿性坏疽的发病风险。
常见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因其他疾病正在接受化疗及放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者。
肥胖
肥胖人群通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血管病变,血液循环差。
超重会引起腹腔压力增高,可过度压迫静脉,导致局部组织血流量减少。
局部脂肪层过于丰富,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
吸烟
长期吸烟者易出现动脉硬化甚至阻塞,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增加湿性坏疽的发生率。
症状
主要症状
湿性坏疽的主要症状为肿胀、疼痛、炎症弥漫、全身中毒等。
肿胀、疼痛
由于坏死组织含有较多水分,适合腐败菌生长,细菌大量繁殖,组织进一步水肿加重,局部肿胀明显。
表面可伴有水疱,坏死组织呈黑色或暗绿色。
侵及筋膜及神经可出现疼痛。
内脏器官坏疽以腹部多见,患者会合并剧烈腹痛。
炎症弥漫
炎症弥漫是湿性坏疽突出的表现。
湿性坏疽,病变部位水分多,除了动脉阻塞外,静脉也阻塞,引起水分既没有进入,也没有流出,水肿的组织间隙增大,细胞通透性增强,对腐败菌侵入的抵抗力下降。
腐败菌在水肿的组织中更容易侵袭渗透到更深的组织,因此感染是扩散弥漫的,无界线。
好发部位也主要是容易与细菌接触且活动程度大,易引起自身扭转和套叠的器官,主要是与外界相通的肺、肠、子宫、阑尾和胆囊。
全身中毒
湿性坏疽由于组织水肿,腐败菌繁殖速度快,其病情进展也十分迅速。腐败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毒素。
通过组织间隙快速渗透至更深层,被机体吸收后,随血液及淋巴循环扩散全身,出现全身中毒的情况。
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等全身中毒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其他症状
分泌物恶臭味
湿性坏疽(包括气性坏疽),可出现分泌物,常伴有恶臭。
感觉异常
糖尿病足因糖尿病动脉硬化可引起感觉神经病变。
可出现冷热及振动等感觉异常或丧失。
皮下捻发感
气性坏疽可伴有典型的皮下捻发感(手按压有薄雪的感觉)。
并发症
湿性坏疽病情进展迅速,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残疾、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湿性坏疽由于组织含水分较多,腐败菌定植,繁殖速度快,且数量大,产生大量的毒素。
细菌、毒素被吸收入血后,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可出现高热、低血压、心率增快、意识障碍等表现,常可危及生命。
残疾
湿性坏疽病变成弥漫性,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且感染进展迅速,坏死组织范围过大。
为控制感染,挽救生命,可能会为患者截肢,造成肢体残疾。
多器官功能障碍
湿性坏疽易引发感染性休克,且湿性坏疽患者多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重伤等,可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黄疸、少尿或无尿等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普外科
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炎症弥漫、全身中毒等症状,建议就诊普外科。
急诊科
皮肤科
湿性坏疽出现皮肤破损、皮肤水疱,可对症就诊于皮肤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不要在患处涂抹药物,以免影响医生观察病灶。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肢体肿胀疼痛、剧烈腹痛?
是否有皮肤变色、损坏、皮肤水疱?
是否有感觉减弱,甚至出现感觉丧失?
坏死区是否有分泌物?是否伴有恶臭味?
用手按压患处皮下组织,是否有握雪感(皮下捻发感)?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糖尿病、艾滋病?
是否有重大创伤、冻伤及做过外科手术?
是否体重过大、血脂异常?
是否长期大量吸烟?
是否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是否接受过放化疗?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血管造影。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咪唑等。
镇痛药:吲哚美辛片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有糖尿病、艾滋病。
曾有重大创伤、冻伤及外科手术。
长期超重,血脂异常。
长期大量吸烟。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或接受化疗、放疗。
临床表现
湿性坏疽坏死区皮肤肿胀,皮肤变为红色、黑色、绿黑色等,表面湿润皮肤薄,有光泽,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可出现分泌物,伴有恶臭。
内脏器官的湿性坏疽常有剧烈腹痛,肢体感染区域皮肤疼痛程度比创伤伤口引起的疼痛更深,可能会感觉患肢沉重。
气性坏疽可伴有典型的皮下捻发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
帮助医生了解外周血象情况,评估感染程度。
常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严重感染者白细胞、血小板减低。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了解患者当前血糖和既往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血生化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若肌酸激酶增高,提示出现肌肉损伤。
电解质(包括钾、钠、钙等)若升高或减低,提示电解质紊乱。
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通过对血液、坏死组织分泌物、渗出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可以明确具体的病原体类型。
药敏试验可测定微生物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可根据药敏试验指导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湿性坏疽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超声检查可第一时间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程度。
超声检查还可评估大血管情况。
CT检查
CT检查对湿性坏疽诊断较超声精确。但不能评估血管情况。
当在图像中出现团状气体密度影时,提示发生气性坏疽。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MRI)可了解病变部位、范围,评估有无血管病变及病变程度。
检查组织和内脏是否有气体积聚,诊断气性坏疽。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能准确定位发生病变的血管部位,便于寻找阻塞的动静脉并治疗。
鉴别诊断
干性坏疽
相似点:均可引起发热、皮肤变色、疼痛等症状。
不同点
湿性坏疽多发于和外界相通的内脏或淤血水肿的四肢,干性坏疽主要在四肢末端。
干性坏疽坏死组织无水分,继发腐败菌感染情况少见。
干性坏疽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晰。
干性坏疽多为凝固性坏死,而湿性坏疽为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混合存在。经临床表现一般即可鉴别二者,也可结合影像学检查等辅助鉴别。
气性坏疽
相似点:均可引起发热、皮肤变色、疼痛、全身中毒等症状。
不同点
气性坏疽存在深达肌肉层,甚至是骨的开放性创伤。
气性坏疽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产生大量气体,病变部位皮肤处触之有捻发感。
CT检查图像中出现团块状气体影,提示发生气性坏疽。
治疗
治疗目的:及时清理坏死组织,阻断感染的进一步蔓延,减少截肢概率,避免出现全身中毒,防治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一旦确诊,应及时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抗感染、营养支持、改善循环、保护脏器功能、尽早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可辅以一般治疗、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
清创术
适应证
确诊为湿性坏疽的患者,在未并发全身中毒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彻底清创。
目的
清除坏死组织,破坏局部适宜病原体繁殖的厌氧环境,有效阻断感染扩散。
同时修复受损血管,恢复血供。
修复表面破损皮肤,可采取缝合或小部分植皮。
禁忌证
存在尚未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全身中毒感染性休克者。
注意事项
清创后若残余创面较小且周围组织条件良好,可行局部缝合或植皮手术封闭创面。
清创后若残余创面较大,应充分填充负压材料,行持续的负压吸引,并每日使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后续需要多次手术清创,逐步缝合或植皮手术封闭创面。
截肢
适应证
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无法彻底清创者。
整个肢体均已受累或严重毁伤者。
禁忌证
存在尚未纠正的严重凝血功能紊乱。
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及麻醉。
注意事项
残端开放,不予缝合。
术后采用氧化剂冲洗和湿敷伤口。
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再次清创。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为应用抗生素、高压氧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
应用抗生素
建议尽早、足量静脉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初期可经验性选择,及时完善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选择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药物: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咪唑类等。
足量、足疗程用药。
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高压氧疗法
可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坏死区组织的缺血、缺氧症状,同时可抑制厌氧细菌的生长。
有气胸、肺大疱、血压不稳定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的患者不宜进行。
维持内环境稳定
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保证每日充足的热量及营养物质摄入。
经口进食困难或胃肠道功能障碍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
湿性坏疽病变部位可依据具体情况行半导体激光、红光照射等治疗,有助于防止坏疽进一步扩大。
超声清创
在非麻醉或局部麻醉状态下,对创面行切开引流冲洗,同时机械清除部分坏死组织,应用超声清创仪冲洗创面并清创。
术后应用亲水性含银敷料及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包扎换药。
预后
治愈情况
湿性坏疽的预后一般与组织坏死的程度、是否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是否进行良好的调护等有关。
如能及时发现并确诊,彻底清创、小心护理,坏疽大都能控制。
如有严重的动脉病变,则可能须切断患肢,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能存在肢体残缺。
如合并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并发感染性休克,可能危及生命。
预后因素
湿性坏疽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因素常导致预后不良。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
重大创伤或手术后感染,治疗不及时。
有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
吸烟、肥胖、免疫力低下。
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危害性
湿性坏疽更易引起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若坏死组织范围过大,为挽救患者生命可能会给患者截肢,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肢体的残缺也会使患者心理受到影响,出现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有甚者失去生活信心。
日常
日常生活应避免受伤,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截肢患者应积极面对生活。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湿性坏疽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要求,但应注意保持营养供应,避免过于刺激的食物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低糖饮食,少食多餐。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
宜食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蛋白质。
生活管理
戒烟、戒酒。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以免继发感染。
规律作息,避免劳累。
病情监测
糖尿病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破溃或感染时,及时就诊,早日综合治疗。
注意有无皮肤变色、麻木、疼痛等症状。
急性腹痛伴发热患者,尽快就诊,明确诊断。
随诊复查
康复期间应长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时间需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自行监测血糖。
预防
糖尿病患者应配合医生严格控制血糖,重点关注下肢,确保下肢皮肤清洁卫生。
加强劳动教育,避免受伤。
戒烟、戒酒。
受伤后及时就医,彻底清创。
免疫力低下者注意防治感染。
适当运动,合理膳食,保持健康体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