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
概述
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手指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
腕管内的正中神经长期受压迫或损伤所致
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以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一般不能自愈
腕管综合征是什么?
定义
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正中神经穿出腕管时,发出分支支配手部的运动和感觉。
发病情况
本病多见于绝经前后的中年女性或肥胖女性。女性发病率为0.7%~9.2%,高于男性0.4%~2.1%。
男性患者常有长期过度使用腕力的职业病史,如程序员、木工、厨师等。
腕管综合征怎么锻炼?
腕管综合征的锻炼原则是适度锻炼,目的是防止肌肉粘连或萎缩。
每天进行拇指与各指轮流画圈,腕关节背伸、掌屈、旋转,前臂旋转,以及握拳-伸展练习,可以使肌肉得到锻炼,防止肌肉粘连。
需要注意的是,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不宜长时间锻炼,上述锻炼每日5~10分钟即可,也不可过度活动腕关节,以防锻炼过度导致症状加重。
腕管综合征多久能好?
一般较轻的腕管综合征经保守治疗后2~4周即可恢复正常。
症状较重或者发病反复,保守治疗无效的,应采取手术治疗。经微创手术治疗,一般需要4~6周恢复正常。
腕管综合征好转以后可能会有肌肉无力的现象,应坚持长期康复锻炼,逐渐恢复功能,并且注意防止肌肉粘连。
腕管综合征最坏的后果是什么?
腕管综合征通过尽早规范治疗,预后多良好。最坏的结果是压迫正中神经后,导致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和感觉功能消失。
正中神经遭到严重压迫后,会导致拇指侧三个手指的区域感觉全部消失,并且大鱼际肌可能会发生萎缩,肌肉力量减退。
更严重还会蔓延到手肘或者肩膀,造成肢体麻木和无力感。
腕管综合征导致的手麻怎么办?
腕管综合征手麻主要是由于神经的压迫和周围的无菌性炎症导致。
应对手麻的方法,首先应对手腕进行固定,减少腕关节的活动,防止压迫症状的加重。
对于无菌性炎症,可以使用醋酸泼尼松龙进行腕管内注射(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减轻腕管内的无菌性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腕管综合征压迫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时手术治疗,松解减压。
病因
致病原因
多数腕管综合征为特发性,即无明确病因;少数为继发性,即存在导致腕管内压力升高的明确原因。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
全身因素
激素水平
本病多见于绝经前、后期,妊娠期女性,这期间激素变化使结缔组织过度生长。
导致腱膜、韧带增厚。
最终引起腕管内狭窄,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
局部因素
腕横韧带增厚
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外伤后瘢痕形成而导致腕横韧带增厚,压迫腕管管腔,从而压迫正中神经。
腕部骨折、脱位
引起腕管侧壁或后壁凸向腕管管腔,从而导致腕管管腔狭窄,压迫正中神经。
腕管内肌腱炎性改变
滑囊炎滑膜炎、类风湿性滑膜炎、钙化性肌炎等炎症导致的组织肿胀及渗出。
腕管管腔内的容积变小,使正中神经受压。
腕管内肿物
腕管内神经鞘膜瘤、脂肪瘤腱鞘囊肿、异位肌肉等,使腕管内各结构相互挤压和摩擦,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
长期过度用腕
如程序员、木工、厨师等职业人群长期反复做过度屈腕或伸腕动作,腕管内压力反复出现急剧变化,容易引起慢性正中神经损伤
男性常有相关职业病史。
外源性压迫
由于正中神经位置表浅,长期的外力压迫,比如手腕长期受桌面摩擦、压迫可导致正中神经受压。
但由于正中神经浅层的腕横韧带比较坚韧,可保护正中神经,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诱发因素
长时间屈腕
如做针线活、长时间手持电话、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使用鼠标等,会引起手指麻木、疼痛加重等。
腕下垂
夜间睡眠时手腕呈下垂姿势可能是夜间疼痛严重的原因。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时,易诱发症状发作。
高危因素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于常人,可能由于糖尿病增加了神经受损的风险。
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对腕管造成局部影响,使正中神经受压。
肥胖
肥胖是腕管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药物
研究表明腕管综合征与使用治疗乳腺癌的药物阿那曲唑(Arimidex)之间存在关联。
发病机制
解剖特点
腕管是由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屈肌支持带构成顶部的一个骨-纤维隧道。
腕管内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2~5指的指浅、深屈肌腱通过。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拇长屈肌腱被桡侧滑膜囊包裹;其他肌腱被尺侧滑膜囊包裹。
当腕关节做掌屈运动(腕部向手掌侧弯曲)时,正中神经受压,同时用力握拳,则受压更严重。
神经卡压
当包括正中神经在内的各周围神经通过的骨-纤维隧道、腱膜、筋膜组织因各种原因发生狭窄,或组织增生、肥厚、粘连,或反复做过度的掌屈或背屈运动等,导致周围神经长期被挤压,出现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神经永久性损害,这种病理改变即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正中神经位置表浅,更容易受到压迫,因而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症状
主要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主要为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
局部疼痛、麻木
拇指、示指、中指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最严重。有的人可同时出现无名指桡侧麻木、疼痛。有时麻痛感还可牵涉到前臂。
症状开始为间歇性,劳累后加重,夜间或清晨最严重。
随着病情进展,手指疼痛、麻木发作变频繁,程度也会加重。
可能出现夜间痛醒的情况。
感觉异常
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还会出现感觉异常。
如对冷热、粗细、疼痛等感觉减弱或增强。
大鱼际肌肉萎缩
长期正中神经受压,会出现大鱼际肌肉萎缩。表现为手部无力,伸展困难,难以握拳或抓、拿物体或掉落东西。
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如扣纽扣、捏硬币等。
就医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167
腕管综合征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骨科
如果手指反复出现麻木、疼痛,手部无力、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大鱼际萎缩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可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拇指不灵活、拿不起东西等情况?
手指是否出现麻木感及疼痛?什么情况下症状明显?
前臂有出现疼痛吗?疼痛是持续的还是阵发的?
腕部有肿胀感吗?
扣纽扣、捏硬币等动作是否能顺利进行?
病史清单
腕部是否受过外伤?怎么受伤的?
是否患有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腕管内神经鞘膜瘤等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
其他检查:肌电图检查、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可的松、甲泼尼龙
诊断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167
腕管综合征风险自测
疾病诊断
根据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及功能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病史及电生理检查、X线检查结果可以诊断。
病史
部分患者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病史。
腕部外伤。
长期过度用腕。
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
滑囊炎滑膜炎、类风湿性滑膜炎、钙化性肌炎。
腕管内神经鞘膜瘤、脂肪瘤腱鞘囊肿、肌肉异位。
屈指肌、蚓状肌等肌腹异位。
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或肥胖症等疾病。
妊娠。
临床表现
症状
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感觉异常。
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最严重。
大鱼际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拇指外展动作受限。
体征
拇指、示指、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腕关节屈曲试验(Phalen征)阳性: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掌屈或背屈90°,1分钟内病侧即会诱发出正中神经分布区麻木、疼痛加重。阳性率70%左右。
腕管压迫试验阳性:压迫腕管处,使正中神经受压1~2分钟,手指麻痛感加重并向示指、中指放射。
腕部正中神经叩击试验(Tinel征)阳性:叩击掌侧腕横韧带正中神经,手指出现刺痛。阳性率61%左右。
其他:如局部隆起、有压痛或触及肿块边缘,提示腕管内有炎症或肿块。
电生理检查
大鱼际肌电图检查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常规检查。
用于评估肌肉收缩和休息时的电活动,确定正中神经及肌肉损害,也可以排除其他情况,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数据显示,83%的患者都会发生神经传导速度延长,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X线检查
腕关节X线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骨质情况,如有无关节炎或骨折、脱位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引起腕部疼痛的原因。
X线检查虽然不能直接诊断腕管综合征,但可以进行排除诊断。
检查前去除手部金属物件,如金属手镯、手表等。
鉴别诊断
腕管综合征主要与各种原因所致腕关节近端正中神经的慢性损害相鉴别,其中常见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点:两者均可出现手指麻木、疼痛。
不同点: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正中神经支配的手指;神经根型颈椎病损害除手指麻木、疼痛外,尚有前臂屈肌运动障碍
腕管综合征的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和屈腕试验均为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Tinel征及屈腕试验均阴性。
电生理检查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其他
腕管综合征还需要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脊髓硬化症,脊髓肿瘤进行性肌萎缩,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为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缓解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腕关节支具和手术治疗。有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基础疾病患者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减少腕部活动:急性期需要注意休息,放松双手,避免经常做使用腕力的活动。
冷敷:急性期可使用冰袋冷敷,缓解肿胀、疼痛。
按摩、放松:麻木、疼痛发作时,可以适当甩甩手腕,或者局部按摩,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
药物治疗
腕管综合征没有特效药或专用药,药物治疗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疼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如下。
非甾体抗炎药
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等药物,一般在疼痛发作时服用。
应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只有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不能改善和治疗腕管综合征。
局部注射治疗
可以暂时缓解炎症和肿胀,减轻正中神经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等症状。
常用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等局部注射药物。
口服糖皮质激素
可以暂时缓解炎症和肿胀,减轻正中神经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等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实际上,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不及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并且有一定不良反应,现在应用较少。
支具制动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部和腕关节支具制动。
使腕关节处于伸直中立位,有缓解症状的作用,且不影响睡眠。
夜间支具避免手指屈曲,可减少蚓状肌肌腹进入腕管,从而降低腕管内压力。
中医治疗
可使用穴位按摩、局部推拿、腕关节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因骨折、脱位引起本病者,应在骨折愈合、关节复位后再考虑推拿治疗。
本病可以采取中医自我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压迫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松解腕管内正中神经,解除其受压状态,从而改善症状,并为正中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手术方法
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由于腕管壁增厚、腕管狭窄者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减轻其对正中神经的压力。
神经松解术:手术中发现正中神经已变硬或局限性膨大时,需行神经松解术,将神经外膜切开,切除神经束间瘢痕
囊肿、肿瘤切除术:对腕管内腱鞘囊肿、病程长的慢性滑膜炎、良性肿瘤及异位的肌腹应手术切除。
手术方式
可采用外科开放手术或者在腕管镜下进行手术。
腕管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期短、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
手术风险
可能出现韧带松解不完全、术后伤口感染、瘢痕形成、神经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医生会充分评估手术的收益和风险,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讨论。
术后注意事项
制动:手术后2天内注意限制腕关节活动,不要进行甩手腕、对捏手指或搬提东西等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适当活动:手术2天后可以开始适当活动,12~14天拆线,1个月后可恢复一般工作。但是在6~8周的恢复期内,都要注意手腕不能用力过度,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症状反复。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洁净,不要触摸或者用水冲洗伤口,以防感染。如果敷料污染或者伤口出现红肿,应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注意保暖:手术后注意保暖,不能着凉,以免遗留疼痛。
合理饮食:手术后宜进食小米粥、面条汤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豆类、牛奶、瘦肉,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及时复诊:治疗后,要遵医嘱按时复查,以便医生了解腕部恢复情况,指导后期的功能锻炼,尽早康复。采用手术治疗者,如果术后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
康复治疗
主要包括低剂量激光、超声波、超短波、中频电磁疗等物理疗法。
近年来较多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对于轻、中度的腕管综合征,非手术治疗也有缓解作用,但是难以使疾病痊愈。
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是单纯的腕管内狭窄,或者有肿物压迫等造成的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后症状一般会明显缓解。但术前已经存在的肌肉萎缩和感觉障碍者则难以完全恢复。
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腕管综合征,单纯的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不能治愈,需要同时治疗或控制相关疾病。
腕管综合征手术后复发的概率很小,大概为5%。
危害性
手指麻木、疼痛症状会影响工作、生活。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害而致残。
日常
日常管理
减少腕关节活动
避免长时间或过度用腕,比如打字或使用鼠标时,每小时休息10分钟左右。
避免提重物。
在进行拧瓶盖等手腕部活动时,避免用力过猛。
避免腕部下垂
睡觉时,避免手腕长时间下垂,以防正中神经受到挤压。
佩戴护腕
工作时可以戴护腕,保持腕部和手部伸直。
注意腕部保暖
注意腕关节保暖,气候寒冷时,要戴手套,并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
功能锻炼
每天进行拇指与各指轮流画圈,腕关节背伸、掌屈、旋转,前臂旋转,以及握拳-伸展练习,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和粘连。休息时即可进行。
规范用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不要轻信妙招、偏方等。
随诊复查
随诊复查的重要性:定期随诊复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复诊的时间:遵医嘱定期复诊;如果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时,建议立即就诊。
复诊时需要做的检查:腕管综合征患者复诊时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等。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
工作、生活中,避免长时间过度用腕、曲腕,注意腕部保暖。尤其是长期使用腕力的职业人群,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注意休息,经常放松、按摩腕部,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
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