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听
概述
听见了现实中并没有的声音,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可能是疾病的表现,药物、酒精、过于劳累等因素也可导致
没有明显诱因出现幻听时,应尽快寻找医生帮助
积极寻找病因,针对原发病治疗
定义
幻听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仍然出现的听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幻听听到的是客观上不存在的事物,是一种主观体验。
幻听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症状之一。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或严重躯体性疾病,但是正常人有时在紧张、疲劳、高烧时,也可出现。
发生机制
目前尚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发生幻听,大多数认为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类型
根据听到的声音性质,可以简单分为言语性和非言语性。
言语性
可以是评论、赞扬、辱骂、斥责或命令等,内容通常与患者有关,且多对患者不利。
非言语性
可以表现为听到非言语性的声音或噪音,如音乐、动物叫声、自然声音或背景噪音。
表现
症状特征
幻听主要是主观体验,没有客观现实根源,可能会感觉到声音来自思想内部或外部。
幻听内容各式各样,以言语交谈为主的称为言语性幻听,临床上最为多见。
听到的声音是对受检者的思想、行为、人品等进行评论的称为评论性幻听。
以下达命令为主的称为命令性幻听。
听到几种声音对受检者某方面表达观点不一致,甚至相互之间发生争吵,称为争论性幻听。
非言语性的相对少见,能主观体验到声音但并非言语,既不是来自外部世界,也不能解释为来自体内过程的有关声音。
每个人对幻听的评价及反应也各不相同。
部分经历幻听会觉得自己像个机器人,只能任由命令性幻听的摆布。
也有的认为在幻听的影响下,自己的行为与他人格格不入。
伴随症状
如果持续出现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什么都不愿意做,或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冷漠、烦躁不安、睡眠障碍等表现,需要警惕精神心理疾病的可能。
伴有发热、头痛、呕吐、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受损等症状,提示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耳部疾病。
伴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咯血黄疸、便血、乏力、多饮、多尿等症状,可能提示躯体性疾病。
原因
出现幻听需要高度警惕精神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但并非所有幻听都表明存在疾病。
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偏头痛、脑瘤、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
精神心理疾病:躁狂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其他躯体疾病:胰腺疾病肺部感染或尿路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等。
非疾病因素
如酒精,药物(如致幻药、毒品、部分抗生素、部分止吐药等)等外源性物质的摄入。
在过于劳累或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也可能出现。
就医
就医指征
幻听可能因压力、疲劳、紧张等生理性因素引起,但是大多数幻听提示不同的神经精神疾病,若出现幻听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帮助鉴别诊断。
幻听的内容可影响情感和行为,而且大多都是不良影响,并且幻听会成倍增加自杀的意念和行为,如受幻听的影响,可能出现自伤、伤人、逃避、毁物、争吵、暴力攻击等行为,往往需紧急就诊。
就诊科室
如果自我识别出幻听,无论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可以就诊心理医学科/精神科。
如果幻听伴头痛、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可以就诊神经内科。
如果幻听伴发热、听力下降、耳鸣、嗅觉味觉异常等症状,可就诊全科医学科,必要时转诊至感染科、耳鼻喉科等专科。
幻听合并酗酒、吸毒需就诊于精神科,必要时转诊至专业治疗机构。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除了出现幻听的表现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不舒服,如发热、头痛、心悸、听力下降等?
是否有情绪低落、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快感缺失、幻视等情况?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有什么诱因吗?有没有加重或减轻的因素?
最近饮食、睡眠情况怎么样,体重有没有变化?
病史清单
平时性格是什么样的?
近期生活状况,比如在家庭、经济、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如何?
长期服药有哪些,近期有没有变化?
有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
是否有慢性或重大疾病史?
相关检查
幻听是主观的感受,根据病史询问,医生即可能会做出幻听的判断。但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可能还会进行下列检查:
体格检查
包括一般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精神状态等),以及针对躯体不适症状的重点查体。
这些主要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躯体性疾病。
常规检查
一般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等。
必要的专科检查,如脑电图、头MRI、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胸部CT、听力筛查等。
这些同样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躯体性疾病。
心理学检查
如焦虑、抑郁相关量表,幻听相关信念量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精神分裂症幻听问卷等。
通过对量表结果的解读,可以提示是否存在精神心理相关疾病。
缓解与治疗
如果因为情绪、压力大、劳累等情况出现幻听,可尝试通过改善情绪、减轻压力、运动等方式缓解。若不能缓解,可以寻求心理医学科医生的帮助。
如果无诱因出现幻听,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断与治疗。
缓解措施
通过运动来振奋情绪,体育活动对情绪、抗压水平和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如跑步、打球、瑜伽、爬山等,但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
放松并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看书、听音乐、看电影、逛街等。
学习压力管理,减少酒精等外源性物质摄入,提高适应能力,维护身心健康。
向身边朋友、家人倾诉,寻求帮助,适当向他们表达目前困境,寻求解决办法。
专业治疗
如果是精神心理疾病导致的幻听,应由专业医生评价后给予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相应的药物治疗,切不可自行服药。
如果是躯体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幻听,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恶性肿瘤采取抗肿瘤治疗,电解质紊乱等需维持电解质稳定,同时防治并发症等。
如果服用控制原发疾病的药物导致的幻听,建议立即就医,由专科医生帮助诊断和鉴别。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