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概述
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由于病变部位以及肿瘤性质的不同,临床症状有较大差异
致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多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一般手术切除即可,中晚期恶性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定义
肿瘤与肿块
肿瘤(neoplasm)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生长不受机体生理调节,并且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进一步生长破坏正常的组织与器官。
肿瘤性增殖常常表现为机体局部的肿块,但某些肿瘤性疾病(例如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并不一定形成局部肿块。另一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肿块”者也并不都是真正的肿瘤。
肿瘤的命名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carcinoma)。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
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carcinosarcoma)。
除上述一般命名方法以外,有时还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命名,如形成乳头状及囊状结构的腺瘤,称为乳头状囊腺瘤;形成乳头状及囊状结构的腺癌,称为乳头状囊腺癌。
严格来说,癌仅指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但日常所说“癌症”(cancer),通常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等。
分类
按生物学行为分类
良性肿瘤
过度增殖的肿瘤细胞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有明确的边界。
通常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极少侵袭周边脏器、淋巴结或转移至远处器官,对机体危害较小。
恶性肿瘤
过度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侵犯周围脏器组织及转移至远处器官的能力。
此类肿瘤通常无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不清晰,且生长迅速,不断侵蚀正常组织细胞,对人体健康伤害较大,严重时危及生命。
交界性肿瘤
又称为中间型肿瘤,其临床特征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此类肿瘤细胞的形态上可属于良性,但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多次复发后有的可出现转移。细胞形态上也可能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地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
按组织起源分类
上皮组织肿瘤
来自被覆上皮(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柱状上皮等)及腺上皮的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来自胚胎时期中胚叶所分化发育的各种组织,又可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结缔组织肿瘤:来自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的肿瘤。
骨肉组织肿瘤:来自平滑肌和横纹肌的肿瘤。
脉管组织肿瘤:来自血管和淋巴管的肿瘤。
造血组织肿瘤:来自淋巴组织和骨髓组织的肿瘤。
神经组织肿瘤
来自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鞘膜细胞等组织的肿瘤。
其他类型肿瘤
有些来自上述两种以上的组织,还有些来自胎盘等特殊组织的肿瘤。
发病情况
在我国,2020年前十位恶性肿瘤占新发总数的78%,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
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癌)的发病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癌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有一些肿瘤则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
病因
致病原因
肿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发现环境与行为对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机体的内在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虽然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特定和具体的肿瘤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常常是一种致癌因素可诱发多种肿瘤,而一种肿瘤又可能有多种病因。
环境因素
一般分为三大类:生物(主要是病毒)、物理(主要是辐射)和化学物质。
人类主要是通过各种生活方式或职业接触暴露于这些致癌因素。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人类不是简单地暴露于单一的致癌因素,而往往是通过各种生活方式暴露于复杂的致癌物的混合物。
生物致癌物
病毒
据估计,15%的人类肿瘤是病毒引起的。
此外,有证据表明EB病毒可能还与鼻咽癌有关,丙型肝炎病毒可能也与肝癌有关。
根据致癌病毒的性质和结构,一般将其分为RNA肿瘤病毒和DNA肿瘤病毒。肿瘤病毒除具有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外,可通过整合其DNA或RNA到宿主细胞DNA上发挥作用,致使细胞恶性转化。
细菌
寄生虫
慢性感染和炎症
首先,在感染原的刺激下,炎症细胞被激活产生活性氧和活性氮以杀灭入侵的病原。然而,这些自由基对周围正常组织中的DNA也具有损伤作用,可引起基因突变、DNA链断裂和染色体异常,从而启动细胞癌变。
其次,被感染的组织中细胞增生速度增高但DNA修复效率降低,以致被固定下来的突变频率增加。
再者,炎症细胞可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酶,促进癌变细胞生长。
此外,细菌和其他寄生虫可能产生毒物和致癌物,受感染的宿主对致癌物和某些内源性物质代谢的改变,也可能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物理致癌物
迄今已肯定的物理致癌因素主要有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和一些矿物纤维如石棉。
电离辐射:X线防护不当可致皮肤癌、白血病等;吸入放射污染粉尘可致骨肉瘤和甲状腺肿瘤等,也是医源性致癌的原因之一。
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皮肤癌,对易感个体(着色性干皮病病人)作用明显。
矿物纤维:如石棉纤维可导致肺癌等。
化学致癌物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长期职业接触煤烟、煤焦油、沥青、页岩和石油等物质的工人,皮肤癌、肺癌和其他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芳香胺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染料的中间体和橡胶及润滑油的抗氧化剂被广泛使用,这类化合物可引起职业接触者患膀胱癌。
亚硝胺类: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生有关。
烷化剂:其生物学作用类似X射线,如有机农药、硫芥、乙酯杀螨醇等,可致肺癌及造血器官肿瘤等。
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黄曲霉毒素易污染粮食,可导致肝癌、肾癌、胃与结肠的腺癌。
其他:某些金属(镍、铬、砷)可致肺癌等,氯乙烯能诱发人肝血管肉瘤,二氯二苯基、三氮乙烷(DDT)和苯可致肝癌。
遗传因素
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决定个体的易感性,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有部分肿瘤患者有家族史,如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等,个人遗传特征在肿瘤易感性中起作用。
发病机制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症状
主要症状
肿瘤因其细胞成分、发生部位和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可呈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一般而言,早期肿瘤很少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或不特异,肿瘤发展至中晚期后表现就比较显著。
不同部位的肿瘤会有不同的相应症状,如肺癌通常有咳嗽、咳痰,胃癌可表现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等表现,此外大部分肿瘤还会有以下常见表现。
局部表现
肿块
位于体表或表皮浅在的肿瘤,肿块常是首发症状。
如果肿瘤发生转移,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骨骼和内脏的肿块等表现。
疼痛
是肿瘤发展后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肿瘤不断生长,可以引起周围神经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刺痛、灼热痛、隐痛或放射痛,常以夜间明显,逐渐加重。
肿瘤可致空腔脏器梗阻或者穿孔,产生绞痛、刀割或烧灼样痛。
良性肿瘤无疼痛或较少有疼痛症状,但肿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组织时也可出现压迫性疼痛症状,需与恶性肿瘤的疼痛加以区别。
压迫
肿瘤压迫周围组织会引起相应的症状。
如纵隔肿瘤及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
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头颈部甚至双上肢水肿,颈部和上胸部静脉怒张(静脉呈条索状,清晰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等。
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压迫支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
出血
由于肿瘤破裂或侵犯血管所致。
如肝癌破裂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可出现呕血、黑便、贫血等表现。
如肺癌侵犯血管,可引起痰中带血、咯血等。
胃肠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可引起呕血、便血。
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等,可引起皮下出血或内脏器官出血。
全身改变
乏力、消瘦
肿瘤可能引起消耗、食欲缺乏等,导致患者出现乏力伴消瘦。
发热
可由肿瘤组织坏死引起,也可由继发性感染引起。
发热特点是迁延反复,时好时坏,难以治愈。
以间断中、低热多见,合并感染时可有高热。
贫血
可能与肿瘤出血或造血功能障碍有关。
恶病质
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还会出现体重急剧下降、严重贫血、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恶病质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内科
如出现便血、腹痛、呕吐、食欲缺乏等表现时,可就诊于消化内科。
如出现出血、感染、贫血、不明原因发热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
如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及尿痛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医。
如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异常排液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
肿瘤科
当患者确诊肿瘤后,需要进行抗肿瘤相关治疗时,可选择肿瘤科就医。
普外科
当患者确诊肿瘤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可选择普外科、胸外科等与发病部位相对应的外科科室。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建议穿方便穿脱的衣物,以便于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肿瘤患者早期一般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所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做好定期防癌体检。
记录出现的症状、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发现身体出现异常肿块?发现多久了?
是否有异常疼痛?表现为隐痛、刺痛、绞痛、烧灼痛?
有没有出现异常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血尿、便血等?
最近体重有没有发生变化?
病史清单
是否有放射线接触史?
是否有长期吸烟的习惯?
是否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病史?
是否有家族肿瘤史?
是否有巴瑞特食管、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史?
是否对药物或食物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检查、血凝分析。
影像学检查:超声、CT、磁共振(MRI)。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有以下病史:
放射线接触史。
长期吸烟史。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病史。
家族肿瘤史。
巴瑞特食管、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史。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如肿块、疼痛、压迫、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实验室一般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离子测定、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应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判断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复发及转移。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RP)、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糖类抗原(SCC)等。
影像学检查
X线、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基底部的宽窄、血供情况、肿瘤的浸润程度以及转移情况等基本图像,帮助判断浸润深度,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对肿瘤的分期有较大价值。
内镜检查
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阴道镜、膀胱镜等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病变情况,通过组织学活检获得明确病理诊断。
病理学检查
有助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
取活检时应尽量多点取材,避免漏诊。
提示:关于更多诊断内容,请参考阅读相关疾病的诊断部分。
分期与分级
分期
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正确地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 TNM 分期法,主要基于T、N、M三个要素。
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主要指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外侵程度。
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的个数和区域范围。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
【特别提醒】T、N、M后面会附加阿拉伯数字,数字越大,表示越严重。
更多详细分期内容,请参考阅读相关疾病的分期部分。
分级
恶性肿瘤的“级”或“分级”(grade)是描述其恶性程度的指标。病理学上,根据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的数目等对恶性肿瘤进行分级。三级分级法使用较多,具体如下。
Ⅰ级为高分化,意味着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别较小,恶性程度低。
Ⅱ级为中分化,中度恶性。
Ⅲ级为低分化,恶性程度高。
鉴别诊断
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检验、检查等多项结果,与其他疾病鉴别,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诊断,应具体疾病具体分析。
良性肿瘤 | 恶性肿瘤 | |
---|---|---|
分化程度 | 分化好,异型性小 | 不同程度分化或未分化,异型性大 |
核分裂象 | 无或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 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
生长速度 | 缓慢 | 较快 |
生长方式 |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 |
继发改变 | 少见 | 常见,如出血、坏死、溃疡形成等 |
转移 | 不转移 | 可转移 |
复发 | 不复发或很少复发 | 易复发 |
对机体的影响 |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 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n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恶病质 |
治疗
治疗目的: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原则:肿瘤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开始治疗,目前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可以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
手术治疗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包膜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禁忌作肿瘤部分切除术。
需强调,切除的肿瘤标本必须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理性质,避免将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而丧失根治机会。
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是肿瘤治疗领域中针对实体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各阶段,包括预防、诊断、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重建或康复性手术等。
现代肿瘤外科的两个基本原则为整块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几乎所有的实体瘤外科都遵循这两条原则进行。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利用细胞毒性药物消灭癌细胞的全身治疗手段,大致可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化疗等。
虽然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全身治疗最重要的手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耐药、敏感性差、毒副作用大等因素限制了化疗的疗效,仍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放疗主要可分为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根治性放疗/同步放化疗及姑息性放疗等。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肿瘤的生物学功能,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清除肿瘤目的的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以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性)分子为靶点,可以选择性地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清除肿瘤细胞,而不会或较少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的免疫机制,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法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常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内分泌治疗
对于某些激素相关性肿瘤,可以使用激素或抗激素类药物抑制肿瘤的生长,选择性的作用于相应的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
例如乳腺内分泌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或抑制雌激素的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项技术。
可以进行局部治疗,缓解症状及抑制肿瘤生长,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包括动脉灌注化疗、经动脉栓塞、射频消融、氩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方法。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和扶正祛邪的观点与施治,能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增强患者体质,减少其他治疗的毒性和副作用,在肿瘤治疗中主要发挥缓解症状的作用。
姑息及其他治疗
姑息、营养、心理及康复等其他治疗手段也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其治疗目的不是杀伤肿瘤而是如何有效地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对放化疗的耐受性,增强机体抗瘤能力,延长生存时间。
近年的研究发现,姑息治疗应尽早全程地介入到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时间。
预后
治愈情况
肿瘤的治愈情况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发病位置、肿瘤类型、肿瘤性质、发现时临床分期、患者一般状况等,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具体分析。
总体而言,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多预后较好,甚至不影响正常寿命。中晚期恶性肿瘤多预后较差。
预后因素
预后因素是指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的性质、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治疗情况和个人体质等。
肿瘤分期中,属于临床早期的患者较临床中晚期的预后好。
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预后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好。
及早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较晚治疗的患者预后好。
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较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预后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合理安排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丰富。
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及肉蛋奶类,如苹果、芹菜、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促进身体恢复。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炸鸡、蛋糕、冰淇淋等。
生活管理
戒烟戒酒,避免劳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日常生活中需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病情恢复。
心理支持
患者自己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支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积极面对手术及其他治疗。
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陪伴,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安慰患者。
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建议家属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家务,重新融入社会角色。
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若再次出现肿块、疼痛、出血、压迫等症状或上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随诊的主要目的是更早发现肿瘤转移,并及时干预处理,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建议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若有不适,请随时就诊。
预防
肿瘤是由外因和内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肿瘤的预防划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针对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癌、促癌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乐观心态等方面,来增强机体抗癌能力。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主要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筛查癌前病变,着重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癌症的筛检普查是早期发现肿瘤病例的主要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被筛检肿瘤类型,采用有效的筛检方法及确定高危人群等方面。
对于早期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化疗综合治疗,可使很多肿瘤患者长期无病生存或治愈。
还可通过防癌健康教育、社区早诊早治等方法来促进癌症的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或康复预防,主要是通过临床治疗,定期复查随诊,防止转移,监测新的病灶,同时对晚期患者进行止痛、康复或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