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
简介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中药介绍
白蔹(Japanese Ampelopsis Root)取自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因常作为敛疮的方剂,因此被称为“白蔹”。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痈疽发背、疔疮、療痂等病症。
主要药性
味苦、性微寒。归心、胃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河南、湖北。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切厚片。以切面色粉白、粉性足者为佳。
性状特征
块根纵瓣呈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厘米,直径1~2厘米。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1突起的棱线。外皮是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的地方呈淡红棕色。
斜片呈卵圆形,长2.5~5厘米,宽2~3厘米。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甘。以肥大、断面粉红色、粉性足者为佳。
储存方法
储存在干燥容器内,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本草经疏》:“白蔹,苦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痈肿疽疮,散结止痛。。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主治病证
痈疽发背,疔疮,療痂,烧烫伤。
作用分析
清热解毒
白蔹味苦性寒,苦寒清泄,能清热解毒。
擅长治疗痈肿疮毒,即急性化脓性感染初起、红肿热毒的病症。
消痈散结
白蔹味辛,辛能散结消肿。
擅长治疗急性化脓性感染初起红肿硬痛、化脓性感染、颈部慢性感染、脓已形成但尚未破溃的病症。
敛疮生肌
白蔹能够生肌敛疮,促使伤口愈合。
擅长治疗疮疡破溃后疮面久久不愈合、颈部或腋下淋巴结结核破溃后脓水不止的病症,还可以治疗烧烫损伤皮肤、外伤出血、手足皲裂。
临床应用
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治疗痈肿疮毒即急性化脓性感染初起、红肿热毒的患者,可单用为末外敷,或与皂角、当归赤芍等同用。
治疗溃疡后伤口迟迟不愈合的患者,可与白及络石藤同用。
治疗治颈部或腋下淋巴结结核,可与玄参大黄木香等同用
烧烫伤,手足皲裂
治疗水、火、电灼烫伤,可单用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或与地榆、槐米、黄连等同用。
治疗手足皲裂,可与紫草、当归、冰片等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白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抑菌抗炎、调节免疫、改善烫伤症状、改善疮疡、促进伤口愈合、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白蔹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白蔹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外用适量,研成极细粉末撒或调涂、敷在患处,或煎汤洗。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常见配伍
白蔹配白及
白蔹擅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及擅长收敛止血、生肌敛疮。
两药配伍,增强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功效。适用于疮疡破溃后伤口迟迟不愈以及手足皲裂引起的疼痛。
白蔹配玄参
白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两药配伍,增强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痰火郁结引起的瘰疬痰核、有肿硬疼痛的感觉。
白蔹配地榆
白蔹清热解毒、敛疮生肌;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两药配伍,增强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适用于烧烫伤及疮疡溃烂。
组成方剂
白蔹散(《圣惠方》)
药物组成:白蔹、甘草、玄参、木香、赤芍药、川大黄。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颈部或腋下的淋巴结结核、肿块发热。
白蔹散(《鸡峰普济方》)
药物组成:白蔹、白及、络石藤
功能与主治:解毒生肌敛疮。适用于疮口迟迟不愈合。
白蔹膏
药物组成:白蔹、黄连、生胡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适用于夏季或湿热环境引起的痱子、颈项或腋窝的淋巴结结核。
制成中成药
拔毒膏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大黄、栀子、黄芩黄柏木鳖子蜈蚣、穿山甲、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血竭儿茶轻粉、红粉、樟脑、苍术白芷、白蔹、玄参、地黄桔梗蓖麻子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热毒瘀滞肌肤引起的疮疡,症见肌肤红、肿、热、痛,或已经成脓。
京万红
药物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地榆、槐米、半边莲、金银花、紫草苦参胡黄连、白蔹、地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血竭、赤芍、木鳖子、土鳖虫、穿山甲、乳香、没药、木瓜、罂粟壳、五倍子乌梅棕榈血余炭、白芷、苍术、冰片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水、火、电灼烫伤、疮疡肿痛、皮肤损伤、创伤面溃烂。
内消瘰疬丸
药物组成:夏枯草海藻蛤壳(煅)、连翘、白蔹、大青盐天花粉玄明粉浙贝母枳壳、当归、地黄、熟大黄、玄参、桔梗、薄荷、甘草。
功能与主治:化痰,软坚,散结。用于痰湿凝滞引起的颈部或腋下淋巴结结核,症见皮下有结块、不热不痛。
阳和解凝膏
药物组成:肉桂、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鲜牛蒡草(或干品)、荆芥防风、白芷、鲜凤仙透骨草(或干品)、乳香、没药、五灵脂、大黄、当归、赤芍、川芎、续断桂枝地龙僵蚕、人工麝香苏合香、木香、香椽、陈皮、白蔹、白及。
功能与主治:温阳化湿,消肿散结。用于脾肾阳虚、痰瘀互结引起的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颈部或腋下淋巴结结核尚未破溃、寒湿痹痛。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白蔹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白蔹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白蔹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不宜同用。脾胃虚寒、无实热证表现的患者禁止使用,孕妇慎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白蔹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脾胃虚寒、无实热证表现的患者禁止使用。
白蔹不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如果您正在服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或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白蔹内服过量可能引起呼吸加快。
鉴别用药
白蔹与山慈菇
二者都擅长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都可用于治疔痈疮毒、肿硬疼痛。
白蔹味苦、归心经,消痈止痛的功效强,又能生肌敛疮,用于治疮疡肿毒初起的病症时可以消肿,用于已经成脓的病症时可以促进破溃,用于破溃后伤口久久不能愈合的病症时能够收敛创口,是治疗疮疡的良药。
山慈菇味甘微辛、归肝经,解毒散结的功效强,擅长治疗颈部或腋下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瘤,是治疗腹腔内产生痛或胀的肿块的常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