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
简介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消肿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孕妇禁服
中药介绍
地耳草(John's Wort)取自藤黄科植物地耳草干燥全草。
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疮疖痈肿,跌打损伤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苦、甘,性凉。归肝、胆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广东、广西、四川。
春、夏二季花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晒干。切段。以色黄绿、带花者为佳。
性状特征
地耳草
本品长10~40厘米。根须状,黄褐色。
茎单一或基部有分枝,有4棱,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0.4~1.6厘米,全缘,具腺点,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橙黄色或黄色,萼片、花瓣均为5片。
无臭、味微苦。
储存方法
放在干燥处,防潮。
古籍记载
《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解蛊毒,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岭南采药录》:“去硝、黄火毒,敷虾箝疮,理跌打、蛇伤。。
《分类草药性》:“解一切蛇虫毒,清火,止泄泻,刀伤用良。。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散瘀消肿。
主治病证
湿热黄疸,疮疖痈肿,跌打损伤等证。
作用分析
清热解毒利湿
地耳草味“苦”,性“凉”,入肝、胆经,善清肝胆湿热,为清热利湿退黄疸之常用药。
能用于治疗湿热黄疸,临床症见白睛、身体或小便发黄,胁肋部疼痛,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头身困重,乏力,食欲减退,厌食油腻,大便偏稀等。
本品苦凉,还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内蕴引起的肺痈(以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痰为主要表现)、肠痈(以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为主要表现)、疖肿等疾病。
散瘀消肿
地耳草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疼痛。
临床应用
湿热黄疸
治白睛、身体或小便发黄,胁肋部疼痛,胃脘部及腹部胀满不适等,可与金钱草茵陈虎杖等配伍。
疮痈肿毒
治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痰等,常与鱼腥草、桔梗甘草薏苡仁芦根等配伍。
治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等,可与败酱草、冬瓜仁、红藤等同用。
治妇女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全身发热,多与蒲公英等配伍。
治疖肿疼痛,虫蛇咬伤,可单味水煎服或以鲜草捣外敷。
跌打损伤
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可单用或配骨碎补乳香没药等煎服;亦可同时用鲜品捣烂外敷。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地耳草具有抗肝炎、抑制肝纤维化、抗菌和抗病毒、防治肾衰竭、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地耳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地耳草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15克。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地耳草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段。
常见配伍
地耳草配茵陈
二药均味苦、性寒,入肝、胆经。地耳草具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茵陈有清利湿热,退黄疸之效。
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使利湿退黄作用增强,适用于湿热黄疸证。
制成中成药
中华跌打丸
药物组成:牛白藤、假蒟叶、地耳草、牛尾菜、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鬼画符、山橘叶、羊耳菊、刘寄奴、过岗龙、山香、穿破石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大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栀子、川乌(制)、丁香、香附黑老虎根桂枝、樟脑。
功能与主治: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痛,创伤出血,风湿瘀痛等。
清肝败毒丸
药物组成:地耳草、黄花倒水莲、虎杖、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垂盆草、半边莲、重楼徐长卿姜黄丹参、自首乌、盘龙参、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田基黄糖浆
药物组成:地耳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用于病毒性肝炎属肝胆湿热证。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地耳草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地耳草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孕妇慎服,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本品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孕妇慎服。
用药禁忌
有地耳草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地耳草与金钱草
二者同属利湿退黄药,都归肝胆经,能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又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疮痈肿毒等。
但地耳草还可活血散瘀消肿,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金钱草为利水通淋,清热排石的重要药物,善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善于治疗砂淋、石淋等淋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