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
简介
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还可用于保健食品中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以及孕妇慎用
中药介绍
番泻叶(Senna Leaf)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用于治疗热结积滞引起的便秘腹痛,治疗水气停滞导致的水肿、腹水肿胀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印度。
在开花前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以完整、叶形狭尖、色绿者为佳。
性状特征
狭叶番泻
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4~2厘米,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
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微隆起。
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尖叶番泻
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茸毛。
储存方法
避光,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古籍记载
《饮片新参》:“苦,凉。泄热,利肠府,通大便。中寒泄泻者忌用。”
《现代实用中药》:“番泻叶,治食物积滞,胸腹胀满,便秘不通。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主治病症
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
作用分析
泻热行滞
番泻叶味苦、性寒,通降泻热的药性不峻裂,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实热。可以治疗热邪结聚导致的便秘、腹满胀痛的患者。
还能通畅大便,通导大肠,清除胃内宿食,治疗消化不良、胃脘胀闷、腹胀。
通便
利水
番泻叶能泻下行水、消胀,治疗腹水肿胀,大小便失常的患者。
临床应用
热结便秘
可以单用本品泡水服用,小剂量可起缓泻作用,大剂量则可攻下。
腹水肿胀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番泻叶具有泻下、止血等药理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及消化道损伤。
使用方法
番泻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番泻叶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2~6克。
番泻叶可以后下,或者开水泡茶服用,或者研末冲服。
小剂量可以起到缓慢泄泻的作用,大剂量则可以攻下通便。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枝梗及杂质,筛去灰屑。
常见配伍
番泻叶配陈皮
番泻叶味苦、性寒,入大肠,泻除积滞、热邪,通大便,小剂量使用有消积导滞的功效;陈皮味辛能散、味苦能降,芳香可以醒脾,长于理气健脾和胃。
饮食不节制,食积内停,正气不足的患者适宜合用二药。饮食积滞伴有气机阻滞,气机不疏,积滞难以消除,所以配伍陈皮可以理气,一行气、一通下可以帮助番泻叶消导积滞。
番泻叶味苦、性寒容易损伤脾胃,配伍陈皮可以辛温健脾,一寒一温,既有助于防番泻叶苦寒伤胃,又不使攻下通便伤及人体的正气。
番泻叶配枳实
番泻叶味苦、性寒,能泻除大肠的积热,通大便;枳实可以行气导滞,消除胃肠的结气。
两药配伍使用,可以使泻热通便的功效增强,治疗热结胃肠导致的便秘、腹胀。
番泻叶配牵牛子、大腹皮
三药配伍,可以逐水消肿行气,用于治疗水肿,腹部胀大像鼓一样、胀满,大小便不通畅等症。
制成中成药
通便宁片
药物组成:番泻叶干膏粉、牵牛子、砂仁、白豆蔻。
功能与主治:宽中理气,泻下通便。用于肠胃实热积滞所导致的便秘,症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腹胀、食欲不振、口干苦、小便量少色黄。
通便灵胶囊
功能与主治: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邪结聚导致的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药膳食疗
习惯性便秘
番泻叶1.5~10克。
将番泻叶放入茶杯中,一般用沸水泡5分钟后饮用。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番泻叶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番泻叶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番泻叶暂无配伍禁忌,妇女哺乳期、月经期以及孕妇慎用。使用应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身体虚弱的患者,妇女哺乳期、月经期以及孕妇都应禁服。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番泻叶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脾胃虚寒引起的食量较少、大便不成形的患者慎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不良反应
服用番泻叶剂量过大,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番泻叶治疗便秘可能导致肝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以及消化道损伤(可能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情况)。
鉴别用药
番泻叶与大黄
二药都能泻下导滞,清泄实热,用于热邪结聚引起的积滞,便秘腹痛。
番泻叶小剂量可起到缓慢泻下的作用,大剂量使用通下的药效比较峻烈,泻下的作用强于大黄,并且起效比较迅速。
大黄除了具有泻下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逐瘀,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鼻血,眼睛发红,咽痛。治疗湿热引起的黄疸、小便淋漓涩痛等。
大黄可以治疗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化脓性疾病,以红、肿、热、痛等为特征;也可以治疗发生在肠腑的痈肿,以发热、右腹部疼痛、可以摸到肿块为表现。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