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
简介
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阴血亏虚、阴虚火旺、血虚发痉及热病动风的患者不宜使用
中药介绍
防风(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由于其功能为祛风息风,防犯风邪,主治风病,因此被称为“防风”。
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以及破伤风等。
主要药性
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
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切厚片。
以切面皮部色浅棕、木部色黄者为佳。
性状特征
防风
呈长圆锥形或者长圆柱形,下部渐渐变细,有的略弯曲,长度为15~30厘米,直径为0.5~2厘米。
表面的颜色是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
体轻,质松,容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的颜色是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
防风片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炒防风
炒防风是防风片的炮制品,形如防风片,颜色深黄。
炭制防风
炭制防风是防风片的炮制品,形如防风片,外部颜色呈黑色,内部颜色呈黄褐色。
蜜炙防风
蜜炙防风是防风片的炮制品,形如防风片,色泽加深,微黏手。
储存方法
防风及其炮制品均应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名医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如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主治病证
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作用分析
祛风解表
防风具有祛风散寒解表的作用,以祛风见长。因为防风的药性平和,微温不燥,甘缓而不峻烈,所以有“风药中之润剂”的称号,也被称为“治风通用”之药,凡是外感表证、破伤风、皮肤痒疹等风病都可以使用。
胜湿止痛
防风能够胜湿止痛,可用于治疗因风、湿等邪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风湿痹痛,表现为四肢疼痛、筋脉挛急等,是临床常用的祛风湿、止痹痛药,无论属寒痹还是热痹都可以配伍使用。
止痉
防风可以入肝经平息内风,具有止痉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机体由于感受自然界外部风邪从而引动内风,导致腑功能异常所致的破伤风,症状可见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高度强直,身体仰曲如弓状。
临床应用
表证
治疗风寒感冒,症见头痛身痛、怕风怕冷、发热、无汗等,可以与荆芥羌活独活等药物同用。
治疗风寒夹湿感冒,症见头痛、头像被布包着一样沉重、身体沉重、四肢酸痛等,可以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物同用。
治疗风热感冒,症状可见头痛体困、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常与薄荷、荆芥、连翘等药物一起使用。
治疗表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容易感冒的患者,常与黄芪白术等药物同用。
风湿痹痛
治疗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疼痛、筋脉挛急,防风可以与透骨草、川芎、当归等药物配伍使用。
治疗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防风可以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物同用。
风疹瘙痒
治疗风寒所致瘾疹瘙痒,表现为风团颜色发白,在寒冷环境下会加重,周围气温升高时候会减轻,此时防风可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使用。
治疗风热所致瘾疹瘙痒,表现为风团颜色发红,在碰到热的东西或者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候会发作或加重,在寒冷环境中会减轻,局部剧痒且有灼热感,此时防风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物同用。
治疗湿热所致瘾疹瘙痒,即瘾疹伴有脘腹胀痛、精神疲倦、食欲降低等表现时,防风可以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药物同用。
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瘾疹瘙痒(即风团伴有脱皮、脱屑等皮肤干燥的表现),防风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使用。
治疗瘾疹瘙痒同时有里实热结者(即伴有大便干燥、腹部胀满且摸起来坚硬),防风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物同用。
破伤风
治疗机体由于感受自然界外部风邪从而引动内风,导致腑功能异常所致的破伤风,症状可见四肢痉挛抽搐,项背高度强直,身体仰曲如弓状,防风常与地龙、天麻等药物同用。
防风还可以用于小儿惊风。
泄泻
防风具有升清燥湿的特性,可以治疗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腹泻,防风常与人参、黄芪、白术等药物同用。
防风用于肝脾不和导致的腹泻伴疼痛时,常与白术、白芍、陈皮等药物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防风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惊厥、抗过敏、抗氧化、抗疲劳、抗凝血、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防风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防风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5~10克。
防风也可以制成丸剂、散剂或酒剂,需适量。
防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防风治疗表证多生用,治疗出血宜炒炭用,治疗泄泻可煨用(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埋于热火灰中缓慢加热)。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防风
除去杂质,洗干净,润透,切成厚片,干燥。
炒防风
取防风片,放在锅内微炒至深黄色,然后取出放凉。
炭制防风
取防风片放在锅内,用中火炒至外面呈现黑色,内里呈现黄褐色为度。喷洒适量清水,灭尽火星,取出后晾一夜。
蜜炙防风
取防风片,加蜂蜜炒至蜜被吸尽,放冷即可。每1千克的防风片,使用蜂蜜0.3千克。
常见配伍
防风配秦艽
防风味辛性温,长于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秦艽味辛性凉,善于祛风除湿清热,舒筋活络,通痹止痛。
二者配伍使用,祛风湿、止痹痛的力量更强。既适用于热痹,症状可见关节肌肉灼热、疼痛、红肿等;也可用于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人体导致的肢体麻痹。还能够祛风活络,适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口眼歪斜、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
防风配天南星
两者都有祛风止痉的作用,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长于祛风;天南星擅长祛经络中的风痰。
二者配伍使用,具有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搐的功用,适用于风毒内侵经脉,引动肝风所致的破伤风,症状可见牙关紧闭、项背高度强直,身体仰曲如弓状、四肢抽搐;以及风痰阻滞经络所致的头痛、身痛等。
防风配防己
两者都具有除湿止痛的作用,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擅长祛风散寒;防己味辛苦性寒,擅长祛风清热。
两者配伍使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更强,适用于风湿痹证所致的周身肢体关节疼痛。
防风配苍术
两者都具有祛风湿的作用,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擅长祛风解表,除湿同时可以止痛;苍术味辛苦性温,擅长发汗解表。
二者配伍使用,具有祛风湿,发汗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夹湿的表证,以及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人体导致肢体麻痹。
防风配白术
两者都具有燥湿的作用,防风在燥湿的同时具有升清的作用,可以祛脾胃之湿,升脾阳;白术擅长补气健脾,燥湿。
二者配伍使用,能益气健脾、除湿升清以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轻清的阳气无法向上升所致的泄泻。
组成方剂
荆防败毒散
药物组成:羌活、柴胡、前胡独活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甘草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消疮止痛。适用于疮疡初起,症状可见红肿热痛,怕冷发热,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脉象轻浮,每分钟脉搏90~120次。
羌活胜湿汤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炙甘草。
功能与主治:祛风,胜湿,止痛。适用于风湿在表之痹证,症状可见肩背痛不能够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象轻浮。
防风通圣散
药物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黑山栀、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白术、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主治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俱实证,症状可见憎寒高热,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黏,胸膈部胀满不适,咳嗽喘满,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小便赤涩,舌苔黄或黄腻,每分钟脉搏90~120次,摸起来有力等。并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丹斑隐疹,惊狂胡言乱语等。
蠲痹汤
药物组成:酒当归、羌活、姜黄、白芍药、炙黄芪、防风、炙甘草、生姜。
功能与主治:益气和营,祛风除湿。适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之证,症状可见肩、项、臂部疼痛,举动艰难,手足麻木等。
玉真散
药物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定搐止痉。适用于破伤风,症状可见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项背高度强直,身体仰曲如弓状,甚则咬牙缩舌,脉象又直又长像按住琴弦一样,或者脉象紧绷弹指。
制成中成药
感冒舒颗粒
药物组成:大青叶、连翘、荆芥、防风、薄荷、白芷、牛蒡子、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发表宣肺。用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头痛,身体发困,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
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状可见怕冷、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坎离砂
药物组成:川芎、防风、透骨草、当归。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四肢麻木,关节疼痛,胃脘和腹部冷痛。
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
药物组成:土荆皮蛇床子、大风子仁、百部、花椒、凤仙透骨草吴茱萸、防风、蝉蜕、当归、侧柏叶、斑蝥。
功能与主治:本品外用可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风湿虫毒所致的鹅掌风、脚湿气,症状可见皮肤丘疹、水疱、脱屑,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畅鼻通颗粒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荆芥、防风、薄荷、黄芩、当归、甘草。
功能与主治:调和营卫,解表散风。用于外感风寒、营卫失和所致的怕风有汗、头痛、喷嚏,或鼻塞时轻时重、疹块色白发痒;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见上述证候者。
药膳食疗
风寒表证或夹湿
防风10~15克,葱白2根,粳米100克。
将防风、葱白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按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服食。
每日早、晚食用。
外感风寒,呕吐泄泻
藿香、煨姜各6克,防风、白豆蔻各3克,水煎,滤汁去渣;加用粳米100克,水适量,共煮成粥。
趁热服粥,以微出汗为佳[9]。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防风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防风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防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血虚痉挛、热病动风、阴虚火旺或无风寒湿邪的患者不宜服用。
服用药物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防风、炒防风与防风炭
防风、炒防风和防风炭是防风通过不同炮制方法制成的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
防风生用辛散力强,擅长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可以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等邪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炒防风辛散的力度减弱,作用偏于止泻作用,多用于治疗泄泻或久泻不止。
防风炭辛散之力微弱,擅长止血,可以用于治疗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便血等出血证。
防风与荆芥
二者均味辛性微温,微温而不燥热,长于祛风解表,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所致的怕冷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均可以使用;同时也可用于治疗风疹瘙痒。
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
又能够胜湿止痛、止痉,也可用于治疗外感风湿,头痛像裹着东西一样、身重肢痛;
还可以用于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人体导致肢体麻痹、疼痛、筋脉挛急;
还能用于破伤风所致的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项背高度强直,身体仰曲如弓状等。
此外,防风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也可以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轻清的阳气无法向上升所致的泄泻,以及肝气疏泄太过影响了脾土,​即肝脾不和所致的腹泻而痛。
荆芥质轻透散,发散的作用较防风强,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常用的药物之一;同时,荆芥又能透疹、消疮、止血(炒炭),也可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以及吐血、鼻出血、便血、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等多种出血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