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
简介
具有解酒醒脾、清热利湿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有葛花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中药介绍
葛花(Flower of Lobed Kudzuvine)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未完全开放的干燥花。
以朵大、淡紫色、未全开放者为佳。
用于治疗酒毒伤中,不思饮食,湿热便血等。
主要药性
味甘,性凉。归脾、胃经。
产地选材
葛花主要为栽培品,主产于广西。
野生品除新疆、西藏、青海外都有分布。
性状特征
葛花呈不规则扁长形或扁肾形,花萼呈钟形,灰绿色,萼齿覆盖白色或黄色茸毛。
花瓣呈淡棕色,紫红色或蓝紫色,旗瓣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翼瓣和龙骨瓣近似镰刀形。
雄蕊10枚,其中9枚连合,雌蕊细长,微弯曲。
香味轻微,味淡。以朵大、淡紫色、未开放者为佳。
储存方法
放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古籍记载
《滇南本草》:“治头目眩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胃,酒毒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解酒毒。”
《纲目》:“治肠风下血。”
《别录》:“主消酒。。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解酒醒脾,清热利湿。
主治病证
酒毒伤中,不思饮食,呕逆吐酸,湿热便血。
作用分析
解酒醒脾
葛花擅于解酒毒,是治疗醉酒、酒毒损伤脾胃正气的重要药材。
可用于治疗酒毒积聚体内引起的头晕头痛,胃脘及胸部堵塞满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烦躁口渴,泛吐酸水等。
清热利湿
酒是粮食酿造而成,中医认为酒属于膏粱厚味,过量饮酒或长期酗酒,可酿生湿热,损伤脾胃。
葛花味甘,性质平和而偏凉,可用于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改善酒毒湿热损伤脾胃引起的进食减少,尿少,小便不畅,痢疾,便血等。
临床应用
酒毒内蕴,正气受损
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呕吐痰涎,常配伍砂仁木香、白豆蔻、沉香等。
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晕头痛,胸闷呕吐,常配伍小豆花。
治酒毒损伤正气,引起气血不足、湿邪阻滞经络,症见半身不遂,常配伍苍术、陈皮、厚朴甘草等。
治长期嗜酒,酒毒酿生湿热之邪,损伤脾胃者,症见头痛,烦躁口渴,进食减少,呕吐酸水,身体疲倦,尿少,痢疾,常配伍青皮泽泻、木香、茯苓等。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葛花有抗肝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解酒、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葛花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葛花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5克。
本品还可入丸剂、散剂。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去除花柄、杂质,筛去灰屑。
组成方剂
葛花解酲(chénɡ)汤
药物组成:白豆蔻仁、缩砂仁、葛花、干生姜、神曲炒黄、泽泻白术、橘皮去白、猪苓去皮、人参去芦、白茯苓、木香、莲花青皮去瓤。
功能与主治:分消酒湿(消除酒毒和湿邪),理气健脾。适用于治疗酒毒积聚,损伤脾胃正气引起的眩晕呕吐,胸膈堵塞满闷,进食减少,身体疲倦,小便不通畅,腹泻。
制成中成药
五花茶颗粒
药物组成:甘草、葛花、槐花、鸡蛋花、金银花木棉花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治疗湿热蕴积肌肤引起的湿疹。
金菊五花茶颗粒
药物组成:金银花、木棉花、葛花、野菊花、槐花、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凉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治疗大肠湿热引起的腹泻,痔疮便血以及肝热引起的眼睛红肿,风热咽痛,口舌溃烂。
药膳食疗
酒醉不解,呕吐,打嗝,酸水上泛
香橙皮480克(去白),陈橘皮480克(去白),檀香120克,葛花240克,绿豆花240克,人参60克(去芦),白豆蔻60克,食盐180克(炒)。
以上各味研为细末,每日空腹用热水送服10克。
酒后头痛头昏,烦渴,恶心呕吐
葛根20克,葛花10克,枳椇子15克。
以上三味水煎2次,取汁600~800毫升,在2小时内分3~5次饮用。
酗酒引起的头痛头晕,口燥咽干,打嗝,食欲减退
葛花15克,葛根粉240克,赤小豆花60克,绿豆花60克,白豆蔻15克,柿霜120克。
以上各味共研细末,用生藕汁捣烂后调和成丸,如弹子大。每次嚼碎服用1丸。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葛花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葛花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本品应按照医生叮嘱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葛花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无酒毒者及饮酒过度已伤身者,不可服用本品。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葛花与葛根
葛根、葛花同出于一种植物,是不同的入药部位,功效作用也不同。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其味辛、甘,性凉,用于解除肌肤表面的邪气,促进疹子向外透发,清退热邪,促进津液生成,提升机体的阳气,止泻。
葛根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感受外界邪气后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怕冷发热,麻疹不透,热病消渴(多饮多食多尿等症),湿热泻痢及脾虚腹泻等。
葛花是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花,其质地轻清,气味芳香,性质平和,擅于解酒毒,醒脾和胃,主要用于治疗饮酒过度,引起湿邪内生,湿邪困阻脾胃之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