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
简介
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既是中药又可当作食物。炮制后可入药,常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阴虚火旺、血燥者忌服
中药介绍
广藿香(Cablin Patchouli Herb)是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临床可用于治疗湿邪停留在中焦脾胃所引起的腹胀、腹痛、呕吐,也可治疗暑季中暑所引起的发热、疲倦,胸闷、头痛等。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广藿香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食药物质,在民间简称为“药食同源”),在限定适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主要药性
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广东。
枝叶茂盛时采割,白天晒,黑夜闷,反复至干。切段。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的段。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有柔毛,切面有白色髓。
叶破碎或者皱缩成团,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两面都有灰白色的绒毛;基部呈楔形或钝圆,边缘具有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有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储存方法
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潮。
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本草正义》:“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本草求真》:“藿香,辛香微温﹐香甜不峻。但藿香气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诸恶。故凡外来恶气内侵,而见霍乱呕吐不止者,须用此投服。。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
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作用分析
芳香化浊
广藿香的气味芳香,药性辛散但是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热,所以能够促进脾胃运化、调理中焦脾胃、祛化湿浊,是芳香化湿浊的常用药物。适用于湿邪阻滞在中焦脾胃的病证。
和中止呕
广藿香药性辛散温运,能够化湿浊,促进脾胃的运化,调理脾胃来达到止呕的目的。只要是呕吐,都可以配合广藿香应用,但是因为本品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来止呕,所以更适合用于脾胃湿浊邪气所引起的呕吐。
发表解暑
广藿香味辛、性温,气味芳香,向外可以透散毛孔,祛除肌表的邪气;向内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祛湿化浊。
治疗暑月外感风寒邪气、体内伤于生冷邪气,或者感受湿温邪气的早期等,症见发热、身体疲倦、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临床应用
湿阻中焦证
呕吐
治疗湿邪阻滞中焦脾胃所引起的呕吐,可以单用,也可配半夏、丁香等。
妊娠期间的呕吐,与砂仁、苏梗等同用。
如果病情偏于湿热,配伍黄连、竹茹等;偏于寒湿,配伍生姜、白豆蔻等药。
暑湿表证,湿温初起
治疗暑季感受风寒,伴有湿浊内侵所引起的怕冷、发烧、头痛、胃脘部发闷、恶心呕吐、腹泻等,常与紫苏、厚朴、半夏等同用。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广藿香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抗菌、止咳、祛痰、平喘、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广藿香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广藿香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鲜品加倍,不宜久煎。
本品可入丸、散。外用时适量,可煎水浸泡或者含漱;或研末外搽。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浸润透彻,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常见配伍
广藿香配滑石
广藿香具有芳香气味,可以祛除湿邪,促进脾胃运化;滑石可以清热解暑,渗湿利水。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具有调理脾胃、祛除湿邪、止呕、止泻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感受湿邪引起的呕吐、腹泻。
广藿香配佩兰
广藿香具有芳香气味,可以调理脾胃,祛除湿邪,是芳香化湿的常用药物;佩兰气味清香,药性平、不燥烈,善于祛除中焦脾胃的秽浊的邪气。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可以解暑祛湿,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热或者湿邪阻滞中焦脾胃所引起的胸闷、腹胀、恶心呕吐。
广藿香配砂仁
广藿香偏向于化湿止呕,砂仁偏于调理脾胃。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可以促进脾胃运化来止呕,用于妊娠期呕吐以及气机阻滞、胃脘胀闷引起的食欲不佳等症状。
广藿香配陈皮
广藿香长于祛湿解暑,调理脾胃来止呕;陈皮善于理气健脾,化湿止呕。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可以理气,调理脾胃,止呕,适用于感受外界暑温邪气,在内感受湿邪,脾胃不和所引起的腹满腹痛、胃脘胀满、食欲不佳、呕吐、腹泻等症。
广藿香配郁金
广藿香芳香化湿,行气止痛,宣中解郁;郁金活血止痛,调理气机郁滞。
两种药物相互配伍,具有行气解郁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湿阻气滞或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部、胁肋部、胃脘腹部的疼痛、胀满不适等症。
组成方剂
藿香正气散
功能与主治:解除肌表邪气,化湿,理气,调理脾胃。主治在外感受风寒邪气,在内感受湿邪侵袭所引起的发热怕冷、头痛、胸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肠鸣等。
六和汤
功能与主治:化湿祛暑,调理脾胃。主治湿邪侵犯脾胃,暑湿邪气侵袭所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身体疲倦、嗜睡、胸闷等。
藿朴夏苓汤
功能与主治:解除在肌表的邪气、化湿。主治湿温病的早期,身热怕冷,肢体倦怠,胸闷,口中黏腻。
甘露消毒丹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祛湿化浊。主治湿温邪气侵袭所引起的发热、身体疲倦,胸闷、腹胀,四肢酸疼,腮部肿胀,口渴,身体眼睛发黄,小便少、尿液黄,腹泻等症状。也可治疗水土不服。
不换金正气散
功能主治:化湿和胃止呕,解除肌表的邪气。用于治疗内有湿浊邪气,伴有感受外界寒邪的相关病症,症状见呕吐、腹胀,怕冷、发烧,腹泻或水土不服等。
制成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片、颗粒、滴丸、口服液、软胶囊)
药物组成: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厚朴(姜制)、大腹皮、生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浸膏。
功能与主治:调理脾胃气机,祛湿,解除肌表邪气。用于感受外界风寒邪气,体内感受湿邪或因夏季感受暑湿邪气所引起的感冒,临床症状见头痛、头重,胸膈部胀闷,胃脘和腹部胀痛、呕吐腹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暑湿感冒颗粒
功能与主治:祛湿解暑,芳香祛浊。用于暑湿感冒,临床症状见胸闷呕吐、腹泻、发热、出汗不畅快。
柴连口服液
药物组成:麻黄、广藿香、肉桂、柴胡、连翘、桔梗。
功能与主治:解除肌表邪气,宣发肺气,调理脾胃祛湿。用于感冒风寒伴有湿邪的病证,临床症状见怕冷、发烧、头痛、鼻塞、咳嗽、咽干、胃脘部满闷、恶心。
四正丸
功能与主治:祛暑,解除肌表的邪气,祛湿止泻。用于体内感受湿邪,体外感受风寒邪气所引起的头晕、自觉身体重,怕冷、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腹胀腹泻。
药膳食疗
脘腹痞满,食后腹胀等
鲜嫩藿香叶、黄鳝各适量。
先将黄鳝做成菜肴,再将藿香叶洗净、切碎,放入黄鳝菜肴中调匀。佐餐食用。
头晕,恶心呕吐
茶叶6克,藿香、佩兰各9克。
冲泡代茶饮。
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鲜藿香、粳米各30克。
先煮粳米粥,待粥成,入鲜藿香搅匀,继续加热,等待香气出来即成。空腹食用。
口臭
原方未注明用量,可用常规量藿香10克。
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含漱。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广藿香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广藿香与一些药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阴虚火旺、血燥者忌服。使用应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广藿香过敏史,则禁止使用。
本品辛香发散、温燥,阴虚火旺、血燥者忌服。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鲜藿香与生藿香
鲜藿香是广藿香的鲜品,燥性微弱,善于清化暑湿邪气而不伤阴液,夏季湿热的时候更为适合。
生藿香是由广藿香阴干而成,药性辛香疏散,可解表而不伤正气,祛湿又不燥热,通过祛湿行气调理脾胃来止呕,是治疗夏季感受暑湿邪气所引起的怕冷发烧、头晕头痛、胸闷、腹痛、呕吐腹泻的常用药品;感受暑湿邪气的重症患者更适宜。
广藿香叶与广藿香梗
两者都有芳香化湿,解表祛暑,止呕、调理脾胃的功效,用于治疗湿邪内聚、脾胃失常所致胸闷﹑食欲不佳,以及湿温邪气的早期、湿邪阻滞等所导致的呕吐。
广藿香叶味辛,发散之性较强,善于祛除肌表的邪气。
广藿香梗可以调理中焦脾胃,调理气机阻滞,善于调和中焦脾胃、止呕。
广藿香与紫苏叶
两者均有解表,调理脾胃,行气的作用,都可用于外感表证及脾胃失常所致的胸闷呕吐。
广藿香的香燥的药性较强,可以解表化湿,尤其适用于湿邪阻滞脾胃、夏季感受暑湿邪气,还可以止呕,适合湿邪阻滞所引起的呕吐等。
紫苏叶则偏于辛散,发汗去寒的功效较强,善治外感风寒表证,还可理气,安胎止呕,多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呕吐,孕妇腹中胎儿频频躁动等,并能解鱼蟹毒。
广藿香与香薷
二者都有祛湿、调理脾胃、解表的作用,用来治疗湿邪侵袭脾胃或夏季喝冷饮后感风寒邪气所致的腹满、腹胀、呕吐腹泻等。
广藿香善于止呕,是治疗湿邪阻滞导致呕吐、恶心的常用药物,芳香化湿的功效较强,用于治疗湿邪阻滞、暑湿邪气引起的表证、湿温邪气侵袭的早期等。
香薷化湿,调理脾胃,还可以通利小便,并且发汗的作用较强,而广藿香略差。香薷善于发散阳气,利水消肿,用于脾虚所致的水肿、小便不顺畅、水肿等。
药食同源
广藿香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可熬粥、炖汤、泡茶等,应用范围广泛。
特点介绍
广藿香药食两用的性质决定了它用途的多样性,具体使用根据不同用途有所区别。
作为食品使用时,它的用法用量可能与作为药品使用时有所不同。比如,药用时可以生用,可以经炮制后使用,其使用量严格按照组方的要求,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而作为食品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熬粥、炖汤、泡茶等)而其使用量也可根据个人的需要或增或减。食用药膳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吃法用量
广藿香作为中药时,成人每天用量3~10克。
藿香作食品时可适量食用,可以制成藿香饼、藿香饺、藿香锅贴、藿香豆腐羹等。藿香还是一种调味料,常用作炖鱼、火锅鱼的调味菜。
药膳应用
粥类
藿香粥
材料:藿香15克(鲜品30克),荷叶10克,粳米50克。
做法:藿香、荷叶煎取煮汁。粳米煮粥,粥熟后加藿香荷叶汁,微煮即成。
功效:解暑去湿,开胃止呕。
藿香苡仁粥
材料:藿香15克,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
做法:藿香烘干研成细粉;薏苡仁与大米一同入锅,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煮成黏稠的粥,缓缓调入藿香细末,继续用小火煨煮片刻即成。
功效:祛暑化湿。
汤类
藿香生姜汤
材料:藿香30克,生姜10克,红糖10克。
做法:藿香洗净切成短节;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将姜片、藿香、红糖一同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过滤药渣取汁即得。
功效:解表,和胃止呕。
藿香芦根汤
做法:上药洗净加适量清水煎煮为汤液,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解毒去湿。
茶类
调胃茶
材料:陈皮、藿香、生甘草各6克。
做法:一起研末,纱布包后放置到保温瓶中,用适量的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即成。
功效:行气和胃。
豆蔻藿香茶
材料:白豆蔻6克,藿香10克。
做法:一起研末,放置到沸水中冲泡,盖闷20分钟即成。
功效:行气,止呕。
藿香茶
材料:藿香10~20克,绿茶3克。
做法:沸水冲泡,盖闷10分钟即成。
功效:清暑化湿。
苏藿薄荷茶
材料:紫苏叶3克,薄荷叶3克,藿香5克。
做法:上药纳入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盖闷10分钟即成。
功效:化湿行气。
藿香砂仁茶
材料:藿香5克,砂仁3克。
做法:将二者洗净,研碎,放入大杯中开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即成。
功效:祛暑化湿,和胃止呕。
藿香四味茶
材料:藿香、佩兰叶、鲜竹叶、荷叶各10克。
做法:将上4味捣碎,煎汤取汁,代茶频饮。
功效:清暑化湿。
相关食品制品
藿香煎蛋
材料:藿香叶10克,鸡蛋1个,面粉50克。
做法:鸡蛋打入面粉,加水调成蛋粉糊。藿香叶洗净,裹蛋粉糊,放油复炸两次即可。
功效:化浊。
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铁、铜、锌、锰、钙、镁等人体必需营养元素。
食用注意
阴虚火旺、体内有实邪导致便秘的患者禁服。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痰湿、湿热体质人群更适宜食用,阴虚火旺体质人群应忌食或少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
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