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
简介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
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方剂配伍、中成药中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等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中药介绍
桂枝(Cassia Twig)取自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由于桂枝是以肉桂的嫩枝入药,所以被成为“桂枝”。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脘和腹部疼痛,遇冷疼痛加剧、血寒引起的经闭等病症。
主要药性
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产地选材
桂枝主产于广西、广东。
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特征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表面呈红棕色至棕色,有时可以看见点状皮孔或纵棱线。
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呈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髓部类圆形或略呈方形,闻起来有特异的香气,味道甜、微辛。以幼嫩、色棕红、气香者为佳。
储存方法
桂枝需要置于阴凉干燥处。
古籍记载
《医学启源》: “《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主治病证
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作用分析
发汗解肌
桂枝辛甘温煦,甘温可以通阳扶卫,故桂枝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的功效,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证。无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或是因阳虚受寒的人都可以使用。
温通经脉
桂枝有温通经脉的功效,可以治疗心中阳气不足,血液运行不畅引发的心血瘀阻,胸部闷痛,心痛等。
桂枝能散寒止痛,可以治疗脾胃虚寒,胃脘和腹部感觉疼痛,遇冷疼痛加重等。
桂枝既能温散血中寒气,又可宣导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可以增强化瘀止痛的功效,故可以治疗寒凝血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部疼痛等。
桂枝还可祛风散寒、疗痹止痛,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肩膀和胳膊疼痛。
助阳化气
桂枝既可温补脾阳以助运水,又可以温补肾阳、驱散寒邪以助膀胱气化,所以桂枝可以治疗脾阳虚,水湿内停所导致的痰饮病眩晕,心跳加快,伴有心慌,咳嗽者以及膀胱气化作用减弱引起的水肿,小便排出不顺畅等。
平冲降气
桂枝能温补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平冲降气,可用于治疗心阳不足,不能宣通血脉,而出现的心跳加快,脉搏跳动不连续,中间有间歇以及体内寒气重,感觉有气体从小腹向上冲至胸部、咽喉,就像小猪一样横冲直撞等。
临床应用
风寒表证
桂枝常与麻黄一起使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常与白芍同用,可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治外感风寒,表虚有汗。
寒凝诸痛
桂枝能温通心阳,治疗心中阳气不足导致的胸部闷痛,心痛等,常与枳实薤白等同用。
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治疗脾阳虚导致的胃脘和腹部疼痛,遇冷疼痛加剧,拘急疼痛等,常与白芍、饴糖等同用。
桂枝既能温散血中的寒凝,又可宣导活血的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的功效,治血寒引起的经闭痛经,产后出现腹部疼痛等,多配伍当归川芎吴茱萸等。
桂枝能祛风散寒,通痹止痛,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可配伍附子甘草等。
痰饮,水肿
桂枝治心阳不足或心失温养所致的心跳剧烈, 平时喜欢捂着、按着的人,可与甘草为伍。
桂枝治脾阳不运引起的痰饮眩晕,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咳嗽等,常与茯苓白术、甘草等同用。
桂枝治肾阳虚,膀胱气化作用减弱导致的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泽泻等。
心悸,奔豚
桂枝治心阳不足,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者,多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
桂枝能助阳化气,平冲降逆,可以治疗体内寒气过重,感觉有气体从小腹向上冲至胸部、咽喉,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同用 。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本品有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镇静、抗惊厥、抗病原微生物、改善心功能与微循环等药理作用。
使用方法
桂枝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桂枝多入煎剂服用,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10克。
桂枝还可以制成丸剂、散剂服用,外用适量。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润透彻,切成厚片,进行干燥。
常见配伍
桂枝配白芍
桂枝善于宣发阳气至卫分,调畅营血至肌肤表面,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的功效;白芍能养血调经和敛阴止汗。
二者配伍使用,在发汗的同时还有养阴敛汗的功效,发汗但不伤阴,和营之中有调卫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所致的发热、怕冷、出汗、头痛、脉浮缓等症,以及营卫失和所致的出汗,发热等症。
因桂枝又能温中散寒止痛;白芍能柔肝缓急止痛。二药相配,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和腹部的痉挛性疼痛。
桂枝配炙甘草
桂枝擅长温通心阳;炙甘草能补益心气。
二者配伍使用,能温通心阳,温补心脾,宁心定悸,常用于治疗心阳不足所导致的心悸气短,自汗,脉迟等。
桂枝配茯苓
桂枝辛甘温煦,善于助阳化气;茯苓擅长健脾利水渗湿。
二药配伍使用,有通阳利水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阳虚不运化,水湿内停所导致的痰饮、水肿等。
又因桂枝能温通心阳;茯苓善于健脾胃,宁心安神。二者配伍使用,有温阳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阳不足所引起的心悸,气短,失眠等。
桂枝配龙骨、牡蛎
桂枝善于温通心阳;龙骨、牡蛎善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三者配伍使用,有温通心阳,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阳不足,寒气内盛,阳气虚衰浮游于上所致的烦躁,失眠等症。
桂枝能温通卫阳,龙骨、牡蛎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三药配伍使用,有育阴通阳,固精止汗的功效,与养阴药配伍,可用于治疗阴阳两虚,阳失固护,阴失内守所致的自汗,盗汗,遗精等症。
桂枝配桃仁
桂枝辛散温通,擅长温通经脉;桃仁苦泄性平,擅长活血祛瘀通经。
二者配伍使用,增强了活血祛瘀通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内阻导致的痛经,闭经,头痛,腰痛等症。
组成方剂
麻黄汤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怕冷,头部和身体感觉疼痛,无汗而喘。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与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怕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感觉不到口渴。
小建中汤
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胶饴。
功能与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适用于脾胃虚寒,肝脾不和证,症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精神疲惫,身体乏力,虚怯少气;或心悸,体内虚热引起的烦乱不宁,面色没有光泽;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温经汤
药物组成:吴茱萸、桂枝、当归川芎、芍药、阿胶、麦冬牡丹皮、人参、生姜、半夏、甘草。
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适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症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小腹里急,腹胀,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嘴巴感觉干燥,也可以治疗妇人因为宫寒而长期不孕。
五苓散
药物组成:猪苓白术、茯苓、泽泻、桂枝。
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适用于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蓄水证,症见小便排出不顺畅,头痛,感觉微微发热,心烦、口渴、想要喝水,但是喝了水就会吐出来;或胳下动悸,呕吐涎水清沫并且头晕眼花,或气短咳嗽;或水肿,泄泻。
制成中成药
表虚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葛根苦杏仁(炒)、生姜、大枣。
功能与主治:散风解肌,和营退热。用于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颈部肌肉痉挛、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等。
肾炎消肿片
药物组成:桂枝、苍术、陈皮、茯苓、香加皮大腹皮、姜皮、冬瓜皮、益母草、泽泻、椒目、黄柏
功能与主治:健脾渗湿,通阳利水。用于脾虚气滞、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肢体浮肿、早上起来面部有水肿、按的时候有凹陷、身体重度疲倦、尿少、胃脘和腹部感觉满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沉缓;急慢性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寒湿痹颗粒
药物组成:附子(制)、制川乌、麻黄、桂枝、细辛威灵仙、木瓜、白术(炒)、黄芪、当归、白芍、甘草(制)。
功能与主治:祛寒除湿,温通经络。用于风寒湿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困重或肿胀、局部怕冷;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安中片
药物组成:高良姜、桂枝、小茴香、砂仁、醋延胡索、锻牡蛎、甘草。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和胃止呕。用于脾阳胃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部感觉绵绵疼痛,怕冷,喜欢温暖的感觉,泛吐清水,精神疲惫,四肢冰冷;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心荣口服液
药物组成:黄芪、地黄赤芍、麦冬、五味子、桂枝。
功能与主治:助阳,益气,养明。用于心阳不足、气阴两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隐隐作痛,心悸气短,头晕眼花,倦怠懒言,脸上的皮肤看起来少光泽或无光泽;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药膳食疗
冻疮
肥羊肉500克,桂枝15克,当归15克,干姜10克。
将羊肉切块放进砂锅内,依次加桂枝、当归、干姜、酱油、食盐、糖、黄酒及适量的清水,用文火炖煮至熟烂。分两次服食,每天1~2次。
气虚血瘀所致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黄芪20克,炒白芍、桂枝各13.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白米135克。
先将黄芪、炒白芍、桂枝、生姜一起用水煎,过滤取出汁液,同白米、大枣再一同煮成稀粥,每天服用1次。
脾胃虚寒
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
先将白芍、桂枝、甘草、生姜及大枣一起用水煎,过滤取出汁液,然后加入饴糖,用小火慢慢加热,直至饴糖溶化并与药汁混合均匀,每天服用2~3次。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桂枝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桂枝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如果有桂枝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
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及血热妄行诸出血等均忌用。
月经过多者慎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桂枝与麻黄
二者均辛温,归肺、膀胱经,皆能发汗解表,同用可以治疗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和身体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
桂枝开腠发汗的力度不如麻黄,无论风寒表实,表虚都可以使用桂枝。
桂枝能温通经脉,温助阳气,所以还可用于寒凝经脉诸痛及心阳不振引起的心跳加快。
桂枝还可以用于脾阳不健运,痰饮邪气上犯引起的眩晕。
用于膀胱气化作用减弱引起的水肿,小便排出不通畅等。
麻黄辛散苦泄温通,善于宣肺气,打开毛孔,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是发汗解表的第一要药。
适用于外感风寒,无汗的表实证。
同时,麻黄又善于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为治疗肺气壅遏所引起喘咳的重要药物,常用于肺气不能宣发出去引起的咳嗽气喘以及风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