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
简介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
一种常见中药材,炮制后可以入药,常被用于中成药中
表实邪盛、内有积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服
中药介绍
红芪取自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
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
主要药性
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
产地选材
主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四川西部。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性状特征
红芪(片)
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厘米,直径0.6~2厘米。
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
饮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浅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断面粉性,嚼之有豆腥味者为佳。
炙红芪
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直径0.4~1.5厘米,厚0.2~0.4厘米。外表皮红棕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及残留少数支根痕。切面皮部浅黄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浅黄棕色至浅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
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有豆腥味。以断面粉性,具蜜香气,嚼之有豆腥味者为佳。
储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古籍记载
红芪之名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早在《名医别录》中“黄芪”项下提到:“又有赤色者,可作贴膏,用消肿,俗方多用,道家不须。”可能是指红芪而言。
功效作用
治疗功效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主治病证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作用分析
补气升阳
红芪味甘性微温,主入脾经,具有补中益气,升举阳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气虚证引起的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者。
红芪味甘性微温,主入肺经,能补益肺气,固护肌表,适用于肺气虚及卫虚不固之表虚自汗。
固表止汗
红芪性微温,主入肺、脾经,能补益脾肺,固表止汗。
擅长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引起的表虚自汗者。
利水消肿
红芪性微温,入肺、脾经,能利水消肿。
擅长治疗因气虚无力推动水液运行而致的水肿。
生津养血
红芪味甘性微温,能益气升阳,气旺则血行,因此具有补益气血、生津养血之功效。
擅长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血虚萎黄者。
行滞通痹
红芪性微温,能益气升阳,气行则血行,故可推动血液运行,发挥补气行滞之功。
擅长治疗气虚血滞引起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者。
托毒排脓
红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能温养脾胃而生肌,补益气血而托毒,有补气生肌,托毒排脓之效。
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敛疮生肌
红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能温养脾胃而生肌,补益气血而托毒,故有敛疮生肌的功效。
适用于治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者。
临床应用
脾肺气虚证
治疗中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等配伍。
治疗肺气虚弱、气短神疲者,可与人参、蛤蚧等同用,以补肺定喘。
气虚自汗证
治疗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常与收敛止汗之品如麻黄根、牡蛎等药配伍。
气血亏虚疮疡难溃,溃久难收
治疗痈肿难溃,久溃不敛致血虚萎黄,不能托毒达外,难溃难敛者,常与补益气血、排脓解毒药物配伍。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红芪有降血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镇静、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
冠心病能用红芪泡水喝吗
冠心病能用红芪泡水喝。但是用红芪泡水喝对冠心病没有特殊治疗作用,也没有权威指南可以说明红芪治疗冠心病有效。
红芪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等功效。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中气下陷(脾胃气虚,出现脏腑下坠等表现)等病症。
合理应用红芪配伍其他中药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患者胸闷胸痛,气虚无力的症状。
冠心病患者可以用红芪泡水喝,但是常规泡水喝并没有治疗效果。冠心病应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西洋参和红芪有什么功效
西洋参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红芪有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的功效。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肺、心、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口燥咽干等病症。
红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固表止汗,补气利尿,托毒敛疮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久泻脱肛,便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气虚浮肿,血虚萎黄等病症。
注意胃有寒湿者不宜服用西洋参,如需服用上述药物,建议使用前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
红芪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
红芪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生津养血(补充体内水液、血液),托毒排脓(排出体内脓毒)的功效。
红芪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中气不足(脾胃气机虚弱)导致的脏器下垂、腹泻、脱肛、气虚水肿、肢体偏瘫、气虚疮疡久不收口等病症。红芪以水煎服为主。
使用方法
中药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红芪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中成药、药膳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红芪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9~30克。
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以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红芪(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后,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炙红芪
取净红芪片,照蜜炙法炒至不黏手。
常见配伍
红芪配人参
红芪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偏于温补固护;人参善于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偏于滋补强壮。
两药配伍,相须为用,有甘温补气的作用,适用于气虚所致神疲、食少、自汗等身体虚弱诸证。
红芪配当归
红芪补脾肺之气,以益生血之源;当归养心肝之血,以补血和营。
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劳倦内伤、肌热面赤、烦渴、脉虚大乏力及疮疡、血虚发热、诸气血不足等。
制成中成药
五黄养阴颗粒
药物组成:黄连、红芪、地黄姜黄黄芩
功能与主治:燥湿化痰、益气养阴。用于消渴病属痰湿内滞、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喜饮、多食善饥、尿频尿多、头身困重、呕恶痰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心悸失眠、形体肥胖、咽燥口干、心烦畏热、溲赤便秘者。
红芪口服液
药物组成:红芪。
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适用于气虚乏力、心悸失眠、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者。
药膳食疗
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等
红芪适量,人参10g,粳米90g,白糖适量。
将红芪、人参切片,用冷水浸泡30分钟,入砂锅煎沸,煎出浓汁后去渣取汁,再把渣加入冷水如上法再煎,并取汁。
将两煎药汁合并后分两等份,早、晚各用1份,同粳米加水煮粥,粥成后入白糖。早、晚空腹服用。
适用于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不振、气虚浮肿。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须知 温馨提示
使用红芪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红芪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表实邪盛、内有积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服,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人群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表实邪盛、内有积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服。
有红芪过敏史的人群,则禁止使用本品。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红芪与黄芪
两者都具有固表止汗、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津养血的功效。
两者都可以用来治疗食少便溏、中气下陷、气虚乏力、便血崩漏、久泄脱肛、表虚自汗、内热消渴(表现为阴虚内热所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疼痛麻木、半身不遂、痈肿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但是两者来源不同,红芪是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简介
功效作用
使用方法
安全用药